丁暢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廣州 510520)
《會展場館經營與管理》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經濟會展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會展場館經營與管理》課程全方面的介紹會展場館的概念意義和類型,以及介紹會展場館內的工作崗位職責和工作的基本技能。會展專業的學生學完該門課程之后,應該掌握相關的會展場館知識以及工作技能。因此,該門課程不僅僅會有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會有實踐部分,具有綜合性、多學科性、復雜性的特點。
傳統的教學對于學習該門課程不再適用,學生難以掌握相關知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傳統教學的步驟主要是課堂講授、板書、學生學習和記憶。傳統的課堂講授主要是介紹相關的概念和理論知識。但是概念和理論知識都會顯得比較單一和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定義。因此記憶效果也不理想。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地積極性降低,同時不利于培養思維能力。
(二)傳統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的最好辦法就是要主動學習。但是傳統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學生只是機械記憶,導致學習效率不高。而且考試方式也單一,就僅僅是通過期末考試來檢測學生,學生通過死記硬背過關,但是考完試以后也容易忘記。
(三)傳統教學中,師生缺乏溝通。傳統的課程中,教師講授占大多數時間,即使學生有機會回答問題,也只是占小比重。更多的時候,老師并不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或者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并不感興趣,在課堂上睡覺,老師依舊按照自己的模式講解,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傳授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于是養成了一種不愛問不敢問的習慣。這對于課堂的效果是大打折扣的。久而久之學生會逐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四)理論知識和實踐生活差距較大。在傳統教學中,有學生反映說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和在實踐的工作中是脫節的。學習的內容不能很好的指導實踐工作。理論性和實踐性不能統一在一起。這就導致更多的學生忽視理論學習。而且課堂的理論學習也并不能夠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在工作崗位上,所需要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沒有很好的培養。學完相關的理論知識后,也不能在工作崗位上進行相應的運用。
總之,傳統教學已經不再適應學生的要求和老師的發展。
為了讓學生提升學習的興趣,更高效掌握知識,并且學以致用,本文建議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式:
(一)案例式教學。案例式教學方式,最早來源于美國哈佛大學。當時主要把案例教學應用在工商管理領域,案例式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結合實際理解知識,而不再是單純地理解概念。老師在課前應該根據相關理論查找聯系比較緊密的現實案。
(二)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避免學生在課堂上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相應的問題讓學生提前進入。而且在課堂上教師也不是“一人堂”,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回答。
(三)豐富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單一,也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所以我會在教學之前查閱相關文件和資料,同時也查看其他優秀老師的教學視頻。比如大學慕課網,百度文庫資料等。平時關注相關的財經新聞,注重積累,豐富教學內容。豐富的知識可以拓寬老師和學生的知識面,不斷擴大視野。講授知識的同時,也不再是只有文字。而是增加了圖片和視頻。課堂的豐富教學模式受到了良好的鼓勵和歡迎。
(四)增加實踐性教學內容。為了避免知識無法服務實踐工作的現狀。在課堂上我采取了多種實踐性教學方式。比如案例式教學、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情景式教學等。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興趣高漲,同時在實踐活動當中也鞏固了理論知識,還增強了相應的技能,起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
(五)在實際情況允許的條件下,鼓勵學生多去參觀相應的會展場館,并形成報告,在演講臺上分享知識。參觀實際會展場館有利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同時擴大視野。并讓學生把參觀過程當中的想法記錄下來,制作ppt,以小組模式分享。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鍛煉了演講能力,還鍛煉了邏輯能力,受到學生的喜歡。
(六)利用大學慕課平臺。提前讓學生進入到這一平臺進行課前預習。同時將相關的優秀教學資源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利用網絡現有的資源,不斷豐富自己的學習內容,可以更好促進教學效果提升。或者在課堂上播放慕課上的5 分鐘的教學視頻,再設計相應題目讓學生回答。
(七)完善教學考核方式。以往傳統的教學考核方式,以及不再適用于現在的課堂和學生的要求。所以可以多樣化考核。比如增加考勤、作業、討論、發言、小組互評等方式。
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都是為了能讓課堂不再是傳統“一言堂”,讓學生積極性增強,提升對學習的興趣,鍛煉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課堂上不再是學習枯燥理論,而是鮮活的案例和多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參與性增強。作為老師,我應該不忘初心,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和豐富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分析,總結出適應的教學方式,培養符合現代商業社會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