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萍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隴西鄉中心校,四川 雅安 625000)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加、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毙〗M學習模式運用于初中英語教學,是符合此課程標準要求的學習方式,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教學途徑。在學習生活中,各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不同小組之間在英語學習上你追我趕、不甘落后。充分發揮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作用,最大程度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在課前預習中,學生可以提前對本堂英語課所要講授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學生在預習時,如果遇到一些比較難懂或者用法、詞性比較復雜的單詞,可以勾畫出來,在之后的英語課堂上,主動向教師提出,認真聆聽教師的解答。各小組在課前的合作預習中,可以更好地將問題歸置,通過小組內組員的討論,自行解決一部分問題,將其余不能解決的問題做好記錄,在課堂上統一報告給教師,尋求講解。另外,小組成員間可以相互糾正英語發音。同樣,在英語單元課文的預習中,小組成員嘗試朗讀,找出拿不準讀音的單詞,彼此之間相互請教,實在不會讀地做好標識,課堂上有目的性地聽老師講課。
在英語課堂的學習中,小組成員之間進行充分的合作學習。一方面,課堂上,教師會特別準備需要小組成員合作探討完成的學習任務,各小組圍繞此問題展開討論,進行交流。另一方面,通過小組的帶動作用,全體組員能夠共同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比如,英語教師可以提前布置課文背誦任務,第二天的時候,讓同學自發上講臺前背給教師聽,然后教師記錄下來,給小組加分,最后公布小組排名。與此同時,還未找教師背誦課文的同學,可以在教師檢查其他同學背誦時,請求已經被老師檢查背誦合格的不同小組同學檢查,背誦通過,則向教師匯報;不通過,則要求回去重新準備,再進行背誦。
新課改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要能夠培養學生“言語技能發展成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對于英語教學來說,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效掌握每單元英語單詞的正確讀音。學生對于英語語言具體內涵與實際應用的把握是否精準,是其根據社交情景,運用符合場景、地位、關系的英語語言必要的前提。教師在課堂中依據課本內容設置的對話場景,可以使各小組成員之間配合更加默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口語水平提高。運用英語進行對話的過程中,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讓學生在當前的漢語大環境中,有英語口語練習的情景,幫助學生在小組對話中體會到英語口語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口語練習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在小組成員之間的口語差距中,主動提升自己,找到自己英語口語中存在的問題和優勢,促使學生養成聽英語錄音的習慣,以及平時里會自然而然地留意一些英語視頻和新聞,逐漸調整口語發音。
學習不只是學生被動地跟著教師的課堂教學走,學習還可以在學生之間展開。小組合作正可以使學生之間彼此促進、內部完善。學習本來就是一種交互式的知識活動,小組成員共同參與學習的過程,就是彼此進步的過程。比如,有的學生英語口語出色,但是讀寫能力較差,而有的同學讀寫能力出眾,英語口語卻不得要領。像這種情況,英語教師可以將英語學習方面互補的學生安排到一個小組中去,同時注意全班各個小組英語成績和能力的均衡分布,避免出現有的小組中全是英語學霸,有的小組沒有英語成績優秀的同學。在英語實力平衡配置的前提下,能夠最大程度上促進全班同學共同進步,從而提高班級整體英語水平。
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英語教學,收交、檢查作業都是通過教師給英語課代表發布任務,接著,課代表與各小組組長合作,作業、試卷、聽寫均先經由各小組組長檢查,然后統一交到課代表手中,最后由課代表交給老師。如此一來,大大提高了收交任務的效率,責任具體落實到各小組組長,減輕了英語教師與課代表收作業的壓力。同時各小組組長嚴格把關,組員人數遠遠少于班級整體人數,組長檢查起來也沒有太大壓力。與此同時,還使組長責任感更強烈,服務老師、同學的熱情更充沛,有成就感。
總而言之,將小組教學模式應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效果顯著。初中處于小學與高中的銜接階段,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的地位尤其重要,而小組教學可以令學生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促進英語課堂效率提高,課堂學習氛圍濃厚,學生凝聚力、小組榮譽感強,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啟發,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協同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