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
(北票市職教中心,遼寧 北票 122100)
引言:中職院校已經成為我國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其在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也更多地需要考慮市場的發展方向以及行業產業的實際需求,計算機概論課程是一項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學生們通過理論學習來掌握更多的時間操作,而基于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則能夠幫助學生針對性地進行學習與聯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產教融合是指職業學校根據所設專業積極開辦專業產業,把產業與教學密切結合,相互支持、相互促進,把學校辦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服務為一體的產業性經營實體,形成校企渾然一體的辦學模式。這是當前中職學校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舉措,是培養高質量技能技術性人才的必由之路。
教學模式是不同院校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點、辦學風格所制定的具有獨特風格的教學樣式,并且還會根據教學的不同階段、不同內容而有所變化,將其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主要是興辦專業產業,并使之與教學相結合,這樣也能夠給予學生更好的實習條件以及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同時在專業導師的帶領下,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能夠更好地運用到實踐當中,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中職計算機概論課程來說,其主要目的在于對剛進入學校的學生傳授計算機方面的概念、知識以及操作技能,學生會在學習過程中掌握計算機前沿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情況,基于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應用能夠充分的補充教材中沒有涉獵的知識,十分有利于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
現代信息社會的迅速發展也衍生了眾多信息技術產業,計算機專業也成為當前各大院校的熱門專業,就中職院校來看,其在計算機概論課程的教學上還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是教學內容比較滯后,主要表現在教材內容上的局限性比較大,由于計算機行業是每天都在變化的,其涉及到的基礎知識、技術手段等等都無時無刻不發生著變化,但是學生整個學期可以學習的教材可能就那一本,甚至好幾屆學生用同內容的教材,這就導致計算機領域內的新進展無法及時的教授給學生,一些新的概念或者新術語也有沒及時的納入教材當中,不利于學生與時俱進;二是學生方面的問題,中職院校受到招生條件和招生對象的限制,在校學生的學習能力相比普通的學校較差,其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不上心,導致實踐鍛煉的效果也不顯著,嚴重影響了課堂質量的提升。從上述問題來看,當前的中職計算機概論課程教學質量并不高,嚴重影響了學生在計算機專業上的學習質量。
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是以學生為主體,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產教融合視角下,學生的計算機概論課程學習要想加入實踐元素,就需要在教師的帶領下來有針對性地制定實訓計劃,并在教師的監督下開展實訓。因此,應該采用學生為主體與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設計,要求教師做好領導者和導師的角色,不斷提高實訓的有效性。
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產教融合教學模式下的主要途徑,就計算機概論課程來說,其基礎知識比較豐富,理論學習占據較大的篇幅,這時候教師就需要在理論的基礎上開展有效的實際訓練手段,并且掌握好理論學習與實際訓練的時間分配,避免學生感到枯燥乏味。
校內單項技能實訓與綜合技能提高的進階式安排指的是先從研究單項技能的培養方式入手,然后在此基礎上在實現綜合技能的提升,即完成一個個小目標后再完成一個大目標,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進階式的學習也更符合其學習實際。
學校方面要加強教師培訓工作,轉變教師的工作觀念,鼓勵教師能夠深入企業進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教學能力,這樣才能夠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并不斷突破課堂、教材的限制,使學生能夠更快地融入現階段的企業人才需求范圍。
產教融合是一項長期、艱巨的系統性工程,學校方面需要花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全面實現整個學校的教學模式改革,因此需要依賴于各地教育部門的領導,并號召社會資本的支持,真正實現以區域協同發展促進中職學校教學模式的巨大改革。
中職學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符合現代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能技術性人才,因而建立“學校和企業合作、邊工作邊學習模式”結合人才培養方案也是當前產教融合趨勢下的重要舉措,在該背景下,學生能夠最大水平實現理論與實踐鍛煉的完美融合,使其能夠更快速地融入到未來的就業當中。
產教融合是當前職業學校開展教學活動的一大趨勢,而且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更加重視與學校的合作,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數量以及質量也成為當前各行業重點關注的問題,因而中職院校在實際教學中必須要重視起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全面促進在校學生的技能、技術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