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雯
【摘?要】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構成了英語核心素養,具體為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語言教學強調培養創造性思維、發散性思維、靈活性思維以及邏輯性思維。所以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培養語言能力,還要設計含有思維鍛煉的活動,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從而進一步提升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英語;思維品質;教學
作為一種國際交流語言,英語成為一大主力課程,在我國小學教育中的地位逐漸升高。教師要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讓學生正確、流利地使用英語,大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
一、小學英語思維品質的概述
(一)思維品質的類別
思維是有機體的神經活動,是人類高級的認知活動。從教育心理學的視角來看,思維是人的神經系統與環境互動中表現出的心理行為。基于意識的角度,思維活動分為三種類別:
無意識思維:當感受到外界對人的刺激時,神經系統表現出的一種思維活動。
潛意識思維:指人在沒有主動開展行為時,人的神經系統受到外界影響時表現出的思維活動。
有意識思維:人在受到外界刺激后,神經系統主動進行的思維活動,這也是提升英語學習中思維品質的最重要的部分。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需要發展的思維品質
學生的漢語思維與英語思維有個體差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主要發展學生的以下思維品質:
深刻性:英語獨特的文化內涵能有效發展思維的深刻性。
準確性:英語的掌握與交流能有效發展思維的準確性。
開放性:英語是一種用于交際的工具,本身就有著特有的思維開放性。
靈活性:中英文兩種語言間的轉換,可以有效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創造性:學習、掌握課本知識后進行一定的拓展,開展模擬情景的表演和展示,能有效發展思維的創造性。
發展以上五種思維品質,對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小學英語思維品質培養中的誤區
(一)對思維品質的重視度不高
除少數偏遠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小學都開設了英語課程,有的在一年級就開設英語口語課,但英語教師對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培養有著不同程度的認識和要求。有的認為低年級學生年紀小,只重視朗讀正確、拼寫26個字母以及簡單的拼讀,考試達標即可,完全忽視了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將思維培養寄托于中高年級教師,人為地推遲思維品質的培養。
(二)應試教育背景下對成績的重視
在應試教育這一大環境下,成績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所以,教師的精力致力于提高成績,英語課堂教學偏向于單詞拼讀、語法等,通過不斷刷題來增加學生記憶和理解。長此以往,英語學習勢必機械化,更無法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其發散性思維等。
(三)英語學習復雜化阻礙了思維品質的發展
有關研究表明,漢語比英語復雜得多,但我們依然能流利地用漢語交流。而由于沒有正確看待英語,忽略了它是語言交流工具的作用,加上應試要求,人為地將英語學習復雜化,降低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拼寫復雜的單詞和各類短語頭疼不已,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更是無從談起。
三、提升小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建議
(一)轉變教學觀念,脫離應試的枷鎖
教師的首要目標應是學生的發展,不能受限于考試成績,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師生問答中,不應在細枝末節的散碎知識上做過多糾纏,而是由點式教學走向網狀教學。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文本主題,設計鏈狀問題,通過Mind Map,Brainstorming,Thinking Map等形式來進行場景的任務設計,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其主動思維的習慣,在課程框架內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靈活使用教材,指導學生抓住文本框架,掌握教學內容,并靈活交流,達到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目的。
(二)依托情景對話,訓練思維靈活性
課堂的節奏還是比較快的,所以學生必須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分析及解決問題。這樣能鍛煉學生的思維靈活性,進而讓學生更快地掌握學習內容并熟練運用。任務設計的根本點是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和思維能力。所以在課程設計時,應安排一些生動有趣、貼合實際的活動,如美文欣賞、課前演講、組間競賽、正反方辯論會等,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分析要求,找到最恰當的語用途徑來完成任務,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使他們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同時,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普遍受學生喜歡,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情境任務,在鍛煉思維靈活性的同時也提高了思維的速度。
(三)保證有品質的思維,離不開聽、說、讀、寫
(1)教師可以通過聽力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如快速獲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對信息作出合理判斷的能力、預測信息的能力、總結所得信息的能力、區別主次要信息的能力。
(2)說的訓練主要以課堂實踐活動為主,有助于強化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可以設計多形式的課堂口語展示平臺,將課內結合課外,盡可能多地創設英語情境,結合讀辯模式,結合試聽,結合個體展示,結合對話和小組合作等形式,多方面訓練學生思維,如進行課前演講、課堂辯論賽、希望之星英語口語大賽、動畫電影配音秀、講故事大賽等。
說的一切活動都要基于標準的英語口語。除了課堂模仿、朗讀、交流時的教師示范、配套視頻語音播放,教師還要額外推薦孩子觀看全國希望之星英語口語大賽視頻并分享最喜歡的句子,通過“一起作業”網的口語作業來跟讀課文鍛煉口語,在分組匯報時讓其余學生認真觀摩傾聽、記錄相關信息并作出精當的點評等。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用英語進行交流,久而久之能進行完整流利的闡述,促進了思維的發展。
(3)大量的閱讀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思維的表現形式是語言的輸出,而語言的輸出離不開大量的閱讀,因此,閱讀是培養思維品質的基礎。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理解文本的表層含義和深層內涵,學會辯證地看待事物,總結文本和對文本再創造,養成對不同文化的欣賞能力,發展邏輯清晰的文筆交流能力。
(4)寫作鍛煉可以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英文寫作可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分析和綜合使用語言的思維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當下的作文教學幾乎成為一種應試技巧的訓練,不太注重思維訓練。在教學時,教師應重視語言的表達,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他們自由地表達、有創意地表達,減少寫作固定形式的束縛,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寫作平臺,同時要求學生注意語法規則,在寫作的同時也要培養思維的嚴謹性,從而提高英語水平。
(四)思維導圖的應用有助于梳理文本結構
人的思維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而形象具體的思維導圖可用可視的形式呈現思維,更加規范完整地展示詞匯及語法的關系和應用,利于總結和復習課堂知識。同時,制作思維導圖要求學生快速地閱讀和歸納信息,鍛煉了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敏捷性和批判性。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文本信息,分析結構,采用不同的思維導圖。如果文本內容是因果關系,可以采用Flow Chart;如果是時間順序,可以采用Timeline或Sequence Map;如果是總體和部分關系,可以采用Spider Map,Fishbone Map,Tree Map等;如果是分類的文本,則可以使用Tables,T-chart等。
四、結語
思維品質的培養不是頃刻見效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研究探索出更加多樣化培養思維品質的模式,為學生英語素養的提高奠定基礎。英語教師要在關注基礎知識傳授的同時突出語言的綜合應用,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趣味性,幫助學生在各種情境的活動中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蔣春蘭.小學英語思維品質的培養策略[J].教育擷英,2018(3).
[2]魯子問.英語教育促進思維品質發展的內涵與可能[J].英語教師,2016(5).
[3]康鴻雁.例談小學英語思維品質的培養途徑[J].教學策略,2018(3).
[4]殷嵐.疏通思維流脈 有效推進小學英語思維品質生成[J].多元智能教學,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