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文國 劉桂珍 韋麗儀



【摘要】2019年,廣州市正式進入新高考新課程改革的實踐階段,本文從第一屆學生的選課走班實踐中總結出學校在上課組織管理、作業收繳、走班自習、選考科目自習課測試、選考科目段考組織、選考成績統計等方面比較成功的做法,以供廣大一線學校管理者交流研討。
【關鍵詞】選課走班;走班自習;分層;選考;合格考
2019年9月,廣州市高二年級正式開始選課走班,是第一屆進行選課走班的年級。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是廣州市一所市級示范性高中,在選課走班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代表性表現在一校兩區模式,就是高中校區是分為兩個校區,高二級共有12班級,每個校區有6個班級。相對于以前的高中學習模式,新高考新課程下的選課走班,教學管理難度增加了不小,一個學校兩個校區的選課走班難度會更大,給原有的教學秩序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這樣的挑戰需要一線教師,需要中學的教學管理者發揮聰明才智,才能想出較好應對措施,達到原有行政班的教育教學效果。現就高二級選課走班的實踐研究總結如下:
一、上課組織管理方面
1.走班模式。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是固一走二模式,也就是固定了語數英物理歷史科目,分層物理和歷史行政班,化生政地選考科目是要進行走班上課的。當然這種模式下,化生政地合格考科目也是要進行走班上課的。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固二走四,每個學生有四個科目的走班上課,即選考一和合格考一科目是固定上課,選考二選考三科目是走班上課,合格考二合格考三科目是走班上課。
2.課時安排。高二級第一學期,物理歷史選考班一周約4個課時,不用走班上課。化生政地選考班都是一周約3個課時,需要走班上課。物理歷史合格考班一周一個課時,不用走班上課。地理生物合格考班級一周是約2個課時,政治化學合格考班級是一周一個課時,需要走班上課。在這樣的課時安排下,一周需要安排11個點位(點位就是節數)進行走班上課。
3.上課考勤。上課考勤是用電子班牌進行,刷臉或者打卡就可以進行每節走班課的考勤。這個操作比較簡單,對遲到的、缺課的學生可以及時地拿到信息。當然也可以用原始的座位表考勤,一目了然。
4.走班課室安排。學校安排一部分課室是用來進行化生政地選考走班上課,同時進行化生政地合格考的走班上課。為了區分每個走班課室的安排,學校要制定每個課室的使用表,張貼到課室門口。
5.座位表。任課老師確定學生的座位表,要提前公布,學生按照老師給出的座位表就坐。因為每個學生有2個選考科目走班,還有2個合格考科目走班上課,加起來就有4個走班的座位表,所以每個走班的座位表提前公布并相對固定,而且要張貼到課室,方便學生查看,也方便任課老師盡快熟悉走班上課的學生。
6.上課資料的攜帶。走班上課,學生課間可以走動的時間很短,經常會忘記帶一些課本或者資料。如果發現了沒有帶課本資料,再回行政班課室去拿,來回肯定會浪費不少時間。為了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我們建議學生用資料袋裝好走班課的資料,把課本、教輔用書、試卷、學案等資料全部裝入一個資料袋中,上課時整包帶去。
二、作業收繳方面
走班學生的作業收繳是個難題。布置的作業一般是在走班課室,最好寫到黑板上,方便學生查看。學生寫作業的時間一般是晚修的時間,所以科代表還要把作業寫在行政班的黑板上,這樣學生不容易遺忘作業。由于每個行政班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選考班級,所以寫在黑板上的作業要寫明是哪個選考班級的作業,如,化高一班作業、化高二班作業、化高三班作業(化高一班是指化學選考一班),并注明是何時上交作業。為方便學生交作業和取走作業,可以設置作業柜,每個作業柜都注明是哪個走班班級的。學生的作業本要注明是哪個教學班的,是哪個行政班的,方便作業的登記和收發。
三、走班自習方面
由于一周安排了11個點位(點位就是節數)上課和自習,這11個點位大部分學生都在走班上課,每個點位都有一部分學生上自習。這些學生的自習一般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集中自習的學生在某個大課室(或圖書館)自習,這種模式的好處是方便對自習的學生進行集中管理,但不太好的地方是,學生增加了走動的機會,走去大課室自習需要時間,下課時回行政班課室又要走動,如果自習時帶的學習資料不夠用,還要回行政班課室去拿。第二種模式是可以在行政班課室進行自習,這樣的好處是減少了自習學生的走動,也方便自習學生使用資料,由于留在行政班課室的學生少了一些,學習環境也比較好,但不好的地方是如果在行政班課室自習的學生自律性不高的話,自習的學生又分散在各個行政班課室,會增大自習課的管理難度。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采用的是第二種模式,為了加強行政班課室走班自習的管理力度,把11個自習點位分配給班主任,由沒課的班主任輪流管理走班自習的紀律,每節課做好信息反饋,也方便行政班班主任的跟進管理。為方便管理,年級還可以制定一份走班自習的課表,方便在平時繁忙的工作中做好抽查。
四、選考科目自習課測試方面
平時的走班課課時比較緊,很難拿出走班課時進行測試。如果專門用一些自習課安排在走班課室內進行測試,組織起來也比較困難,因為學生的選科是交叉的,不好統一。由于每個學生除了物理歷史以外,都只有2個選考走班科目了,所以我們可以把兩節自習課連排,一起用來測試。操作方法是在行政班進行選考科目測試,每個行政班四個選考科目的科代表分發試卷,學生手上收到的是兩份試卷。第一節下課,四個選考科科代表收每個學生的第一科答卷,沒有交的登名字。第二節下課,四個選考科科代表收每個學生第二科考試的試卷。這樣的操作方式,可以做到兩節課時間把全級難以操作的四科的選考科目測試解決掉,既節省時間,又解決難題。
五、選考科目段考組織方面
考試時間表:全級的學生物理歷史學生可以同時編排,因為學生不是選物理就是選歷史。剩下的四科選考有兩種排法。第一種是選考和合格考同時進行,比如,地理選考考試的時間同時排地理合格考的時間。第二種是合格考不參加測試的情況,就是四個選考科目分別排在不同的時間段,其他沒有選考的學生,就按照該科目合格考的考試座位號上自習,整個年級秩序會井然有序。
試室編排:每個學生有5個試室號和座位號,即語數英物理歷史用同一個試室號和座位號、選二、選三、合格考二、合格考三分別是不同的試室號和座位號。
六、成績統計方面
每次考試,高二化生政地需要兩份成績統計,即行政班和教學班各一份,這樣才可以比較全面地進行成績分析。數據的呈現也有兩種:一種是所有科目都以原始分呈現、一種是語數英物歷以原始分呈現,選考二選考三以等級分呈現(等級分以學校的人數為樣本數據),兩種數據同時呈現可以更加客觀地反映學生學習的效果。
七、結語
以上的高中選課走班學校管理實踐研究是在一個學期探索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集中了選課走班任課老師、班主任、年級級組長、教導處主任、教學校長的集體智慧,大家在新高考新課程大背景下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進步,希望找到適合自己學校校情的選課走班教學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