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燕++龐玉清++劉孟勇
【摘要】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模式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迫切要求。為此各地都積極進行了各種不同程度的嘗試和改革,讓素質教育蔚然成風。本文就我校開展的選課走班教學模式談下自己的認識和看法,結合本學科的特點談下在選課走班模式下如何開展政治教學。
【關鍵詞】素質教育 ; 選課走班 ; 課程改革 ; 教學理念 ; 分層次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070-01
所謂“選課走班”是指學生根據學校課程設置方案自主選擇課程,教師根據班級層次分層次備課,通過課程安排以走班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的一種教學新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根據所教班級層次進行不同模式的備課和授課,既尊重了學生個性發展,又保證課程實施的順利進行。這既是深化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大力實施規范化辦學的必然要求。
1.選課走班的作用
(1)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大幅提高
傳統教學將學生限定在一個固定教師,接受固定老師按固定的教學模式來進行學習,時間長了,很容易產生倦怠感,從而對學習提不起來興趣。而選課走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和自己喜歡的老師,學習環境的開放多元,讓學生多了很多新鮮的感覺,這種教學模式易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不同環境,不同思維,不同觀點的相互碰撞更易于擦出智慧的火花,相互比較中更利于實現共同的成長進步。
(2)教師的專業化素養發展進程加快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一本書教30年,始終如一,教師的主動性大為降低,也不追求專業知識的擴展和教學方法的改變了。而選課走班模式的實施,學生選老師,教學效果不好,教學方法調動不起學生興趣,不及時充電,不嘗試改變就得不到學生的認可,就沒有學生選你的課。這種情況下,教師只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加快教學理念更新,苦練教學基本功,擴展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形成深受大家歡迎的教學風格。
(3)教學班和行政班進行雙軌管理
實施選課走班教學模式,進行雙軌管理模式也將成為必要,二者雙軌運行,但又各有側重,教學班側重教學管理,行政班側重常規管理,二者并行不悖,又能做到相互促進。既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又有利于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從而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
(4)課程設置多元化,學生選擇多樣化
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就是要開齊課程,開足課程。只有把課程開全了,把每節課上好了,學生才能獲得全面發展,素質才能獲得全面提高。而選課走班的教學模式就為開齊課程,開全課程提供了形式上的支撐。
2.政治課在走班模式中的措施探究
(1)實施分層走班,實現模式突破
我校實施的是分層走班教學模式,由教研組長負責,全體政治組教師參與,通過對學生政治成績、學習能力、發展潛能的評價,將學生分為A、B兩個層次,A層次學生側重于能力提高,B層次學生側重于基礎鞏固。將同等學習能力的同學集中在一個班級進行教學,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在完成預定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
(2)進行分層次備課,提高教學針對性
搞好分層次教學的關鍵是做好分層次備課。同一學科的不同教師也有不同的教學風格和擅長領域,教學風格有的活潑有的嚴謹,有的擅長尖子生培養,有的擅長普通班管理,有的擅長特長生拔高。學校本著教師“自主選層”的原則,讓每個老師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自主選擇教學層次,同時學校合理配置A,B兩個層次的師資。本著“先學后導,和諧高效”的理念制定的導學案要做到三備:①備教材,教師要吃透教材,參考教學大綱,明確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教學目標,并能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②備學生,需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水平。③備教法,在教學方法上A層次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較強,教師完全可以課前以導學案的形式布置給學生任務,讓學生提前準備,上課就以學生講為主,教師加以點撥,對B層次的學生,更多的要傾向于傳統教法,以老師講解為主,講明白講透徹,加以適當的鞏固練習。
(3)開展分層次教學,實現因材施教
分層次教學最終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的,針對A、B不同層次的班級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不一樣,教學設計自然不同。例如在講經濟生活第六課《投資理財的選擇》時,我們在導學案上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甲買彩票,突然中了五百萬,他準備把錢存銀行,在去銀行的路上,碰到了熟人乙和丙,乙建議甲用這些錢買債券,說債券收益高,長期炒股的丙則建議甲炒股,說炒股能賺大錢,這時在保險公司工作的丁湊了過來,建議甲還是買點保險比較好,這樣生活有保障,這時甲被說的左右為難,不知道怎么辦才好了”。同樣的一個教學情境,對A層次學生我們要求分成四個課題組,分別對銀行儲蓄,債券,股票和保險展開調查研究,在課堂上由各課題組推薦一人為大家講解本組所研究的理財產品的相關知識,其他人做相應補充。在課堂上創設情境,由各課題組極力向甲推銷自己的理財產品,從而分析比較各種理財方式的優缺點,根據理財原則,為甲設計一個合理的理財方案。整堂課課前學生自主學習,課上學生進行成果展示,開展自主探究形成研究性成果,教師在其中起引導點撥的作用。而對B層次學生我們先以知識填空的形式讓學生課前預習同時加強對知識點的背誦掌握,課上教師先通過多媒體課件講解知識點,然后提出問題“甲究竟應該怎樣處理這部分錢?”然后由學生就同一教學情境開展合作探究得出探究結果,教師做知識總結,然后隨堂練習鞏固。兩種教學方式的運用,既照顧到了預定教學目標的達成,又注重了個性化差異的培養,對A層次的同學來說,有利于能力的培養提高,對B層次的同學來講,有利于基礎知識的鞏固。
(4)強化差異性測試,增強練習針對性
學生能力水平不同,教學設計不同,各種習題訓練也應當是針對性的開展,在實踐中我們一改以往“一刀切”的作業布置模式,根據A、B兩個層次學生的不同,擬定A、B兩種不同的作業和試卷。A層次為基礎題加綜合或者能力提高題,B層次為基礎題加鞏固練習題。根據學生不同水平搭配不同的“套餐”,成績提高的同學也可以自主選擇更高一級的“套餐”。這樣的練習更有針對性,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利于學生能力的逐層提高。
選課走班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生事物,一種新的嘗試和改革創新,勢必會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和問題的存在,這就需要我們要下大功夫去鉆研課堂,改進教學方法,明確責任和任務,積極落實學校選課走班的有關措施和規定,將素質教育理念和選課走班模式切實落實到我們的實際教學工作中去,為社會培養更加全面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偉君;試談高中政治課堂中的分層教學[J],學周刊,2011,8:45.
[2]黃文濤;高中選課走班制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科學論壇,2011,4: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