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全平
【摘 要】情境教學是指教師根據新課改的理念和要求,通過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刺激學生的情感態度體驗,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理解知識的本質內容和內在規律,從而有效地克服傳統教學的弊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體驗,激發課堂教學的生命和活力。因此,每一位初中化學教師都需要徹底改革思維,結合實際學情去探索,運用情境教學法,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化學;應用
正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深入,情境教學法越來越被廣大教師所接受和青睞,如何將它與具體的教學實踐相結合,是每位教師都需要探索和解決的問題。為此,本文將從創設合作氣氛、教學融入生活元素等兩個層面,對情境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具體路徑進行全面分析。
一、創設合作氣氛
1.科學劃分小組
以科學的分組方式進行分組是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分組教學效率的基礎條件。初中化學教師應調整對分組的態度,不再像以前那樣把學生隨意地組合在一起,而應對班上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力水平、思維層次、知識結構等進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并以此作為依據,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學生分為4-6個學習小組,再由小組成員選出一個組長,由組長確定組內成員的具體職責和分工,從而確保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和展示自己,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和合作積極性,為合作教學的實施奠定基礎。
比如在講授“氧氣”課時,過去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學生的學習熱情受教學模式的影響較大,有些老師采用合作教學,通過合作交流活躍了課堂氣氛,但在合作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在分組環節,教師要參與到分組過程中,不能為了節省時間而讓學生自由結組,這就導致了每一個小組的平均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筆者對分組教學環節進行了優化,例如,筆者利用課前準備時間對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方法,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5人,每組成員分組后,筆者再正式展開教學。以科學的分組方式進行分組,為合作教學奠定了基礎。
2.注重教師引導調控
盡管小組合作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完全放任自流,而應該發揮其應有的引導作用,從而實現對小組合作教學的調控。為此,初中化學教師應轉變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學生合作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走下講臺,在教室里進行巡講,觀察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避免出現不合作、假合作等現象。另外,教師要深入到學生的合作學習中去,及時點撥并引導學生的合作思想,使學生能夠沿著正確的軌道進行學習和探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講授“酸堿化學性質及其相互關系”時,筆者會利用學生討論的時間對課堂進行巡講,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在巡講過程中,筆者發現小組成員有不同意見時,會立即給予指導,幫助學生完善學習過程。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的探究思維更加清晰,這也大大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效率。在此基礎上,通過教師指導探究,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3.合理安排探究任務
一般來說,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所探究的任務,進而直接影響合作學習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合理安排探究任務的重要性,要認真閱讀教材,找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結合學生的認知和思維,安排合理的探究任務,以啟發式問題的形式,調動學生合作的積極性,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互動、交流,達到相互合作、互相幫助、互相學習,達到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目的。
比如,在講授“溶液的組成”時,筆者將學生按分組標準分組,小組成員確定后,筆者再帶領學生學習本節課的內容。隨后的教學中,筆者從教材中提煉出一些探究性的任務,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任務下達后,筆者給了學生充分的討論空間。而在此期間,學生們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性,積極參與課堂交流,課堂氣氛更加活躍。通過合理安排探究性作業,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二、教學融入生活元素
在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同感,消除對知識的陌生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因此,初中化學教師應把生命作為教學的出發點,主動地挖掘、收集與學生生命體驗、實際體驗和社會體驗相關的案例、要素,巧妙地融入到奧教實踐過程中,實現真實生活情境的還原和創設,有效地拓展教學思路和范圍,使學生置身于熟悉的環境中,切身體驗化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應用意識。
比如,在講授“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時,這門課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營養物質對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實際上,這門課的內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筆者將生活元素融入到這門課中來進行教學。課堂結束后,筆者首先對一些食物進行了生活分析,讓學生判斷出不同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例如,雞蛋、牛奶、牛肉哪種營養成分最高?藉由學生熟悉的食物引發學生思考,不但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生活的關系。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創設生活教學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總之,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教學實踐是教師教學創新模式的直接體現,是推進新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說,作為合格的初中化學教師,應真正掌握科學的觀念,掌握創新的思維方式,把握課程改革發展變化的趨勢,結合實際學情,探索創新的教學方法與策略,最終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賢金,吳新建,葉燕珠,汪阿戀.課改以來初中化學教學情境創設的現實困境與跨越路徑[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09):86-88+129.
[2]李一凡.以新理念為引領,著力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