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陽
【摘要】結合當前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通過研究和分析股票投資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和證券投資市場目前存在的問題,相應的提出促進金融市場發展的對策,從而促進我國證券市場健康、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證券投資;股票投資;投資風險
一、股票投資基礎理論
(一)股票投資的內涵
股票投資是典型的證券投資方式,它是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越來越多的個人和企業利用閑置資金進行股票投資。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時,投資者根據實際狀況在股票投資市場對基礎性投資項目進行選擇,這樣就使資金提供渠道得到了有效拓展。同時,股票投資平臺能夠有效地改善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金融市場的發展和進步。
(二)股票投資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是投資者進行股票投資的根本目的,其收益獲取主要分為兩種方式,一是股票收入,是持股公司的利潤分配的紅利和股息收入的總和,二是資本利得,是由購買股票的差價而得來的收入。股票投資雖然具有較大的利潤,但是,根據股票的特性,購買股票不一定會獲得收益,這就是股票投資的特點,高風險、高回報。
二、當前證券市場投資的風險研究
證券投資的風險從本質上講主要是指風險因素、風險事件以及風險結果之間產生必然遞進聯系的可能性和概率。其中,風險因素是風險結果發生的必要條件,而風險事件則是風險結果發生的充分條件之一。證券市場涉及了籌資者、證券商、證券交易所和投資者等多個利益主體,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復雜且不穩定,也極其容易受到內部關系網絡和外部市場環境變化的左右和影響。
所謂總風險,是指股票的整個價位波動而引起股票投資的本金和收益損失的可能,一般認為證券市場的風險因素包括系統性和非系統性因素兩種類型。系統風險又稱不可分散風險,是指由于某種全局性的因素引起的投資收益與投資者預期的差異而非系統風險則指那些由某一種因素的變動而對某一行業或企業證券投資收益產生波動的情況,大多數來自上市公司自身的財務風險因素、經營風險因素、違約風險因素、流通風險因素和偶然事件風險因素等。以下對兩種風險類型進行分析。
(一)證券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分析
證券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主要包括市場風險、利率風險及購買力風險。其中,市場風險是指因政治、經濟的宏觀因素,股份公司的微觀因素,以及技術、人為因素等個別或綜合作用于股票市場,致使股票市場的股價大幅度波動,從而給投資者帶來經濟損失的風險。利率風險是指市場利率的變動影響股票的市場價格,從而給股票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股價與利率呈反方向變化,即市場利率越低,股票的價格越高;相反,市場利率高,股票價格低。購買力風險也叫通貨膨脹風險,是由于物價上漲、貨幣貶值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
(二)證券市場的非系統性風險分析
證券市場的非系統性風險主要包括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違約風險。經營風險,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失誤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可能性,一是上市公司內部決策失誤或經營管理方面出現問題而導致盈利下降,二是受到市場因素、競爭陣營變化或產業政策調整等外部因素而出現盈利波動,最終都使股票投資收益不確定;財務風險,是與企業及其融資方式相聯系的風險,它是由于企業資金困難,采取不同的籌資方式而帶來的風險。企業的償債能力是投資者考慮財務風險的關鍵問題,受到資本負債比率、債務結構以及資產與負債的期限等因素的影響,投資股票時必須對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判斷財務風險大小;違約風險,是指發行人在分紅和股息到期時不履行或延期履行支付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的風險。企業由于種種原因,盈利率常常發生變動,當盈利減少時,則這種支付能力下降,就可能導致投資者減少收益。
三、證券投資市場目前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證券投資市場的整體發展狀況來看,隨著證券投資方式的日益增多,證券市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
首先,高證券交換頻率,致使證券價格高低具有很大的差距。在當前我國的證券交易市場中,證券在投資者手中所持有的時間相對較短,證券流動性較強,交易過于頻繁化。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股票投資,選擇這種證券投資方式的投資者看重的是短時間內的利潤,這就會導致整個金融市場內部價格波動不符合基本規律。
其次,市場機制在運營方面以及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能夠依據的政策和法規較少,整個金融市場的管理不夠系統化和規范化,無法有效地體現市場監督管理模式的效用,所以存在一定的市場安全隱患。
最后,證券市場整體性差。通過區域制度的途徑管理債權及股票,監管的依據也僅僅為區域分配額度,嚴重影響了投資者對投資環境的了解,使國內證券市場不能有效銜接國際慣例。
四、促進金融市場發展的對策
在充分認識股票投資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以及當前證券投資市場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之后,我們需要采取有效的證券投資策略進一步推動金融市場的發展。從國家、政府有關部門及投資者個人三個層面,提出了以下對策:
首先,國家應加速拓寬證券市場的資金來源,推動實行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發展,政府應鼓勵更多的民營和個人資本參與到投資中,以此來規范證券市場的運作。同時,還要迅速建立起符合我國現階段基本國情的風險投資退出機制,促進風險資本的順利循環以及增量風險資本的進入。此外,還應該優化風投環境,這一點可以從加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著手,嚴格規范風險投資的運營機制才是保證我國風險投資業健康發展的最根本最有必要的措施和對策。
其次,要降低政府對證券市場的干預作用。既然是市場經濟,它就必然會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市場的自由調控作用難以對資源進行完全合理的優化配置,我們離不開政府對證券市場的調控和監管。但是,有關證券市場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規則發生變化,必然引起證券市場價格波動,影響投資者的收益情況,這就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初衷。因此,應該降低政府對證券市場的干預,讓政策和決策保障證券市場的有序進行,而不是干預和指導,這樣就會降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損失和危害,切實保障一部分個人投資者的利益,維護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最后,“不要將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投資者本人應具備靈活的投資頭腦,采取多元的投資策略,切記將所有的資金都集中放在一個項目當中,以免出現風險血本無歸。同時,投資資金也不宜過度的分散,這樣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資金的管理成本,還進一步降低了投資者的利潤空間,進而打消了投資者的積極性。投資者要能夠根據金融市場狀況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形成良好的應變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宇蕾.新零售背景下零售企業市場投資價值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20(10):121-123.
[2]杜忠平.金融投資對于證券市場的效用研究[J].中國商論,2019(1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