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卿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分析小學中高年級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闡述提升小學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的對策,實現心靈與文本的對話。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4-0096-02
在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因為學生在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和閱讀能力,所以,語文教師需要對閱讀教學做出科學調整,進一步深化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下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小學中高年級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時間安排不科學
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經常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教學目標不明確,進而導致課堂教學時間安排不科學。在遇到某一個問題時,教師會浪費很多時間來講解,或者讓學生自主討論,這樣不僅會導致課堂失去了控制,還會使后面的知識沒有時間講述,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就會草草了事,有時候甚至沒有機會講解重點。
(二)學生缺乏閱讀興趣
在社會迅速發展背景下,科技信息技術已經涉及到了各個領域中。針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講,學生的閱讀路徑呈現出了多種多樣的態勢,學生可以借助圖書館來閱讀圖書,還可以借助手機或電腦等電子設備來進行閱讀。學生在面對這種多元化的閱讀路徑下,也存在其他的業余生活或娛樂方式,如網絡游戲或各種各樣的節目等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方式正在進入到學生的生活中,這些活動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進而導致學生閱讀興趣下降嚴重。這一現象在小學高年級學生群體中十分明顯,因為他們會面對各種各樣的補習或習題練習,導致其因為網絡娛樂的影響而不愿意進行教材文本閱讀。
(三)合作學習形式化嚴重,效果不明顯
小學語文新課標倡導實施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所以教師也會在課堂中提出問題來讓學生討論,但問題基本上都是隨意提出,認為讓學生討論起來就是合作學習。可是這樣的教學效果并不好,看似學生是在討論,其實在討論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不僅會浪費時間,也難以得到真正的答案。這種形式化的合作學習方式難以提升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四)學生閱讀習慣較差,有待改善
閱讀是向學生輸入知識的關鍵環節,但大部分學生都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小動作,這樣不僅會降低閱讀速度,也難以理解閱讀內容,在閱讀到后面時,常常會忘記前面的內容;或者用手、筆指著每一個字來進行閱讀,這些不良的閱讀習慣會嚴重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中高年級閱讀教學對策
(一)明確教學目標,掌握方向
語文教師在教授課文之前,需要告知學生相應的學習目標,做到讓學生心中有數,了解自己要努力的方向,這樣可以使學生主動進入到自主學習和探索中。自學目標中的自主確立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在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出自學氛圍,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白楊》這一內容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課前先預習這篇文章,然后在課堂教學開展之前興奮地對學生說:“相信昨天同學們已經預習了這篇文章,那么大家一定有很多感觸,下面誰愿意說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呢?”話音剛落學生就紛紛舉手想要回答,有的學生提到了文章學習目標:“白楊樹從來就是這么直,不軟弱、不動搖”、“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向白楊樹一樣堅強”等等,這時教師可以在提出問題:“那同學們想一想自己在這篇文章中想要學習的目標是什么?想要用什么樣的方式學習呢?”然后學生就會聯系自己的感受來確定自學目標與方式,在這一背景下,小學生對閱讀內容學習的積極性一下就可以被調動起來。
(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育學家曾經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并不是補課,也不是一味的增加閱讀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基于此,可以說明有效的閱讀不僅能夠開啟學生智慧,同時還可以進一步陶冶小學生的情操。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以此來提升其閱讀質量。在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勤讀、勤抄、勤寫,有效地將略讀與精讀進行融合,使學生可以達到學以致用。勤讀是要廣泛閱讀,然后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籍,之后再反復多次閱讀。勤抄主要就是引導學生在閱讀時抄寫自己認為優美的段落,這樣可以增加自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記憶,例如一段精彩的段落或一個實例等有價值的文本內容,學生可以將其摘抄到自己的筆記本中,以便隨時翻閱。勤寫主要就是指勤練筆,記錄自己的心得體會。在勤讀與勤抄的基礎上,小學生就會有一些自己對文章的見解,然后學生就可以將自己的見解寫出來,作為平時的小練筆,還可以將文本中認為好的實例當作自己學習的方向。這種將零散知識串聯起來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同時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等方面也有著極大的優勢和作用。
(三)進行拓展閱讀
拓展閱讀即為以教材文本為中心線,然后根據這一內容引導學生閱讀其他相關作品。也可以說拓展閱讀是文本閱讀的一種延伸,在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對知識進行遷移,進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閱讀過程還有一個關鍵環節即為思維的拓寬,而拓展閱讀就可以實現這一目標,同時進一步體現出閱讀的人文性。針對于閱讀橫向教學中的人文性來講,教師需要滲透在對各種語文能力進行分層訓練中。在對學生進行語文各項能力訓練的過程中,首先可以對各層級學習內容中存在的人文因素進行挖掘,其次也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關注情感的感染與熏陶。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落花生》這一內容中,文本內容主要講述了花生雖然沒有美麗的外在,但卻有著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自主劃分角色來進行課文朗讀,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掌握文章知識內容以及文章想要表述的情感。另外,在此基礎上,語文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推薦能夠幫助其樹立正確三觀的文章,如《我的花生緣》、《一顆落花生》等等。
(四)緊抓閱讀方式指導
有效的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拓展學生視野,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品質。生物學研究發現:“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信息都是借助視覺來獲得的”,也可以說是借助閱讀來獲得的。讓小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且更全面的知識閱讀方式十分重要,基于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首先可以從題目入手,扣住學生的心弦。課文題目通常都是文章內容的概括,也是作者表達文本內容的某種思想。如在《破繭成蝶》這一文章中,通過題目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寫作方向與寫作意圖。在這一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全面分析文本題目,找出題目中的關鍵內容,這樣可以有效扣住學生的閱讀心弦。另外,這樣的方式對學生掌握文章內容有著很大的幫助。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草原》這一內容中,教師可以先讀題目,然后帶領學生一同閱讀題目,讓學生了解“草原”一詞。接下來教師可以問學生:“同學們在閱讀課題以后,你們知道了什么?”學生紛紛舉手回答道:“寫得是大草原”、“是描寫大草原的美麗”、“還有說是為了發展大草原的旅游事業”等等。這時語文教師可以做出科學引導:草原的美麗在哪里?草原人們是如何熱情好客的?只要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用心體會課文內容就可以理解。這種從題目入手進行閱讀教學的方式,可以很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文章大意。
其次為圖文結合,重點分析。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都配備了優美且顏色鮮艷的插圖,這些形象生動的插圖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對閱讀的學習興趣。使用圖文結合的方式開展閱讀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還能夠進一步發展小學生的語言能力。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荷花》這一內容中,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的圖片來進行閱讀。作者主要是從觀察的角度為主線,然后進行續寫,在此過程中可以引導小學生將課文劃分為兩個部分來進行理解和歸納。第一部分即為“我”到公園聞到花香,直接描寫出了荷花,小學生可以從圖片中進行聯想:“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了嫩黃色調的小蓮蓬……”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色。在第二部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看圖片再細品文字,通過“眼前的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畫”這一段落來進行想象,體會和感悟作者在描繪荷花時的心情。圖文結合能夠實現情景交融,既可以讓小學生看到荷花的神韻,同時還可以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自己的心靈與課文對話,這樣在提升小學生審美情緒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激發其對大自然的熱愛。另外,這種圖文結合的方式可以有效縮短小學生與課文之間的距離,加強學生對語文文字的理解,進而調動學生對閱讀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最后抓住重點詞句,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篇課文都有重點詞句,而這些詞句在文本中有著一定的作用。如果學生不能理解和抓住這些重點詞句,那么就難以理解文章內涵和中心思想。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來進行理解,這是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對策。
結束語
結合全文,在小學教育體系中,語文學科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模式,借助先進的教學方式來指導學生進行閱讀,以此來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借助有效的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同時還可以加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為學生學好語文知識奠定強有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莉.在思辨中彰顯語文課堂的理性光輝——小學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7(1).
[2]安秀玲.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J].新課程, 2019(4):40.
[3]李憲昌,劉金艷.澆灌學生心靈綻放閱讀之花——中小學銜接階段語文閱讀的教學實踐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B),2019(5):21-22.
[4]金志燕.讓學生的心靈在“群文閱讀”中飛揚——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219.
[5]王文倉.試析當前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讀與寫(上,下旬),2019(012):72.
[6]陳華玲.關于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上,下旬), 2019(022):254-255.
[7]陸黎明.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方式與快速閱讀能力培養探尋[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025):183.
[8]孫秋連,秦海榮.淺談小學語文閱讀——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策略[J].新一代:理論版,2018(023):169.
[9]陳建建.讓閱讀有趣一點——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教研版),2018(0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