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燁 吳琛 王東 吳金道
【摘要】目的:探究翻轉課堂法對肝膽外科見習的效果。方法:將2019年5月-6月在我科進行臨床見習的2015級臨床專業學生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此次研究者共40名,隨機數表法將其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0名,對照組的學生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研究組學生采用翻轉課堂法教學,筆試評估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情況及問卷調查學生對此教學方法的滿意程度。結果:研究組的學生使用翻轉教學法,其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學習興趣及動手能力均比對照組高,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于學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水平的提升,值得推廣。
【關鍵詞】翻轉課堂? 肝膽外科? 見習
【中圖分類號】R-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4-0124-02
傳統的教學流程主要包含知識傳授和內化兩個階段。知識傳授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來完成的,知識內化主要通過課后學生完成作業、操作或實踐完成[1]。翻轉課堂法則顛倒了傳授知識與內化知識的順序,改變師生角色,可以達到重新規劃課堂時間的效果。翻轉課堂上知識的傳授主要通過課前課程管理系統或信息技術軟件輔助完成,通過課堂上教師的幫助與學生的探究式學習完成知識內化。這種教學使知識轉移發生在課下,知識內化發生在課上,為學生之間協作學習、師生之間互動留下了充足的時間, 效果甚佳。[2]外科學作為臨床醫學生必學且較為重要的一門學科,因其涉及到的醫學基礎學科較多,需要學生較扎實的知識[3]。肝膽外科作為普通外科的一大分支科室,收住院的病人病種多樣,病因復雜,更需要有較扎實的基礎知識。肝膽外科臨床見習作為臨床醫學及其他專業學生首次接觸臨床的機會,帶教老師的教學就尤為重要。加之近年擴招,學生眾多,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很好地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走馬觀花式的學習、渾水摸魚、甚至有部分學生逃課 [4]。故本研究將翻轉課堂法應用于肝膽外科的臨床見習中,并對其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具體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將2019年5月-6月在我科進行臨床見習的2015級臨床專業學生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此次研究者共40名,隨機數表法將其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0名,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見習課,每周兩次。將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學習狀況等資料進行對比,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學生講授原發性肝癌的知識,講授教師主要為我科臨床及教學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對照組的學生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如:(1)見習課之前規定學生提前復習原發性肝癌的流行病學、病因、發病機制、臨床癥狀、診斷及治療等;(2)由帶教老師準備課件,課上講授;(3)帶學生入病房對原發性肝癌患者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要求每位學生寫一份入院病歷;(4)老師對學生進行抽查提問,檢查其掌握情況。而研究組學生采用翻轉課堂法教學:(1)帶教老師上課前將教學內容以錄制視頻上傳至網絡,由學生自主觀看學習,包含主要內容、重點難點、參考資料及書目等;(2)上課時老師減少基礎知識講解,增加學生闡述和提問交流,給學生時間闡述自己對此病的理解,提出疑問與老師溝通交流;(3)帶領學生教學查房,主要教授學生對患者詢問病史、體格檢查的意義、具體方法及注意事項等,查完房后對每位學生進行病例書寫的培訓,講解主訴提取、現病史和既往史詢問等病例書寫的要點;(4)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對原發性肝癌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對重點和難點進行總結歸納,下課后上傳無菌手術的操作規范及肝切除的手術視頻至學習小組的QQ群,由學生自行學習,并留下聯系方式供學生提問請教。
1.3評價指標
對學生進行筆試,來評估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情況,以問卷調查的形式考查學生對此教學方法的滿意程度。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主要包括: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的考核,兩部分各50分,總共100分;問卷調查主要包括:此次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是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提高了學生的臨床動手實踐能力,所有的調查問卷都以滿意和不滿意為評判的標準。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使用百分率表示,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以P<0.05作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2.結果
2.1 兩組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情況
研究組的學生理論知識得分為46.5±1.79,操作技能評分為47.3±1.68,對照組理論知識得分41.2±1.22,操作技能評分41.9±1.16。理論知識得分和操作技能評分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總分滿分50分),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學生的教學滿意度情況
研究組的學生理論知識掌握、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滿意度為85.0%、90.0%和95.0%,高于對照組的50.0%、45.0%和55.0%,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與總結
肝膽外科在普外科里屬于較重要的一個科室,但是因為學生人數眾多、帶教老師不能很好地集中精力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學生的基礎醫學知識掌握不牢固等原因,導致學生在肝膽外科見習過程中出現較多的問題[5]。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嘗試將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應用見習中,翻轉課堂教學方法是錄制一些音頻及主要的學習資料,將其傳至網絡,以供學生進行學習和復習,效果良好。
本研究表明,對研究組的學生使用翻轉教學法,其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學習興趣及動手能力均比對照組高,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翻轉課堂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學習興趣。
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園高中的兩位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Jo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為了給生病無法前來教室上課的學生自學以追趕學習進度,首次使用錄屏軟件去錄制PPT演示文稿和教? 學實時講解的音頻,然后把該視頻上傳到網絡供學生下載或播放,以此幫助課堂缺席的學生進行補課,這便是“翻轉課堂”的起源[6]。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基于當前的網絡大環境,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利用建QQ群、微信群甚至專用的教學平臺等構建學習共同體,教師可以上傳包括視頻課程以及與學習內容相關的 PPT、參考資料等學習資源,對于臨床帶教老師而言,可提前將臨床實際帶教中所涉及的案例內容上傳至共享?平臺等,學生可在一定時間內自行安排學習進度以滿足其自身的學習需求。學生可根據學習能力、需求、精力自定步調,控制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學習內容和學習量,大大減輕記憶負擔,在需要時可快速獲取所需信息,最大程度地發揮大腦的潛能,從而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7]。
在數字信息時代下的學生更樂于接觸并接受新事物,利用翻轉課堂法學習,將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的轉換為以學生為中心,得益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得以加強,帶教老師能及時發現總結和解決學生在臨床見習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除此之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使越來越多的人研究現代認知科學中學習和發展,通過肯定學生的積極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成績來證明主動學習的有效性[8-10],為發展終身學習能力和培養責任意識提供重要手段。
但是翻轉課堂教學法也帶來了一些不足,比如需要學生在課余的時間進行學習,就非??简瀸W生的自學能力和對自己的自我約束,如果有些學生自我約束能力不強的話,很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其次,對帶教老師的專業水平要求較高,多數老師因為長期接觸臨床,故教學方面專業水平有所欠缺,尤其是在備課的時候,極有可能講課中重點不突出、不知所云。帶教老師教學水平也有待提高。作為教師要發揮好引導作用,那就需要教師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信息素養。
總的來說,翻轉課堂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于學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水平的提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陳曉平.傳統教育模式被翻轉的端倪[J].中國成人教育,2013(10):122-124.
[2]潘炳超.翻轉課堂模式應用于高校教育教學的實驗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3):83-88.
[3]陳潔,黎樂群.翻轉課堂教學法在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肝膽外科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29):15-17.
[4]羅放,吳小建,王學虎,朱方玉,朱浩然.PBL教學模式聯合臨床路徑在肝膽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4(03):581-583.
[5]朱繼巧,馬軍,董紅錳,寇建濤,李先亮,賀強.肝膽外科臨床見習帶教效果的探討[J].中國病案,2016(11):70-72.
[6]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7):5-16.
[7]Noonan M.Mind maps:Enhancing midwifery education[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3(8):847-852.
[8]Gardner SF.Preparing for the Nexters[J].Am J Pharm Educ,2006(4):87.
[9]Litzenger T, Lattuca LR, Hadgraft R, et 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J].Journal Engineer?鄄ing Education,2011(1):123-150.
[10]Johri A, Olds B.Situated engineering learning: Brid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he Learning Sciences[J].Journal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1(1):151-185.
作者簡介:
范燁(1978.09-),男,博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為肝癌的精準外科治療,肝移植的供受體評估及手術。
吳金道(1982.11-),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肝癌肝移植的基礎與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