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平
[摘要]隨著當前教育改革的推進,教師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的創新顯得比較重要,只有創新教學方法,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文章主要就小學語文古詩詞美育教學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探究小學語文古詩詞美育教學的措施,促進教學工作的良好開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美育功能
小學的古詩詞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方便學生學習理解。將古詩詞中的美育價值充分發揮出來,能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新課改下的古詩詞美育教學符合教學改革的要求,只有從學生的學習發展創新的角度出發,才能真正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美育教學的問題及原因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美育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不注重學生情感培養
在古詩詞美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是比較關鍵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情感體驗沒有加強重視,在指導學生誦讀古詩詞時也沒有進行科學設計,缺乏正確的指導,使學生在誦讀過程中缺乏情感,無法促進學生體驗古詩詞中的情感,影響了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二)沒有加強學生審美培養
教師在古詩詞的教學中常采用串講的方式,沒有給學生預留思考的空白時間,這就對學生欣賞古詩詞的意境產生諸多阻礙。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沒有將古詩詞中留白的價值挖掘出來,采用串講串問的方式,對古詩詞審美特征方面沒有準確的把握,這就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審美,不利于學生感受古詩詞中的情感。教師在古詩詞的教學中講述比較多,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不注重古詩詞的意境
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對字面知識的解釋,對學生古詩詞意境的把控沒有充分重視,影響了學生對整個古詩詞內涵的體會。教材中涉及的古詩詞內容比較豐富,不同古詩詞的內容所呈現的意境不同,這就需要讓學生進行準確把握,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古詩詞的內容,在教學中比較注重字詞的翻譯,而忽視了對古詩詞的意境感受,影響了學生從整體上體會古詩詞的內涵,無法體會和感知古詩詞的美和情感。
(四)教學方法比較單調
教師對古詩詞美育教學的意識不強,教學方法比較單調,這就必然會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學習綜合能力的提升。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不能創新教學方法,就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古詩詞的審美上缺少有效、直觀的途徑,影響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小學語文古詩詞美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①教師專業能力有待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對古詩詞美育教學的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自身教學能力不足,必然會造成教學質量低下。教師如果不注重后續的學習,知識結構單一,古詩詞教學的能力比較薄弱,必然會造成學生古詩詞知識學習質量低下。教師專業能力不高體現為教學過程的模式化,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薄弱等,這些都會影響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②教師自身審美能力不高。教師要挖掘古詩詞中的審美價值,需要自身有著比較好的審美素養,才能勝任美育教學的任務。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自身的審美能力相對比較薄弱,教師很難體現自身的專業能力,必然會影響古詩詞美育教學的效果。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美育教學的措施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美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從多角度進行優化。
(一)提高教師審美素養
小學語文古詩詞美育教學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從多角度進行考慮和優化,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美育教學活動。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加深對教學素材的理解,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等,這些都是教學的基本功。教師自身的審美素養對古詩詞美育教學的質量影響很大,所以教師要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多途徑培養審美素養,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真正為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強化教師古詩詞美育教學能力
教師要提升古詩詞美育教學質量,需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的美育教學能力。教師要注重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加強口頭語言、肢體語言的鍛煉,善于運用優美的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如采用優美語調和詞匯修辭等,讓學生通過美的語言來感受和體驗古詩詞中美的韻味,通過美的語言打動學生,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體會,真正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教師還要注重自身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化的引導,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古詩詞中的美。
例如,在教學《望廬山瀑布》時,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就要注重結合詩歌的特點,通過圖片等教學資料,為學生呈現“瀑布”生動形象的畫面,沖擊學生的視覺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學生將圖片的內容和古詩的內容進行比照,能產生聯想,在腦海中形成關于“瀑布”的美的景象,提高審美能力。
(三)創新教學方法
在古詩詞美育教學中,為了達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通過多樣化的導入來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審美興趣。有美感的課堂構建,就要注重審美性的導入,為學生創設審美性的情境。在學生產生審美的期待下,激發學生對詩歌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教學小游戲,用游戲導入法來調動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學習,在游戲中學習古詩詞,感受積極參與的快樂。教師還可以設計猜謎語的游戲活動,用懸念來吸引學生參與活動;可以結合實際生活,通過生活導入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聯系實際生活,與生活產生共鳴,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墨梅》時,教師用多媒體來呈現生活內容,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來感受寒風中的梅花,發表自己對梅花的品質、氣節的看法,提高學生發言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思考,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總之,通過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教師能充分發揮古詩詞的美育功能。教師在古詩詞教學方面要加大對學生美育教育的力度,注重方法的創新,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陳麗明.探究小學語文古詩詞的審美教育[J].基礎教育研究,2019(24):74-75.
[2]魏青林.深挖古詩詞育人價值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J].青海教育,2019(Z2):55.
[3]蘇志恒.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7):75.
[4]劉亞平.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美育探索[J].中國新通信,2017,19(7):132.
[5]張歆沂,楊其勇.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古詩課堂美育探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29(9):89-9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