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蓮
[摘要]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能夠很好地解決當前數學學科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很多困難,有效地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降低數學教學的抽象性,讓學生以一種直觀、互動的方式,認識數學、掌握數學,快樂而高效地學習數學。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整合過程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小學數學教師要以教學設計為主要教學框架,將信息技術的教學輔助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數學教學
在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厘清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關系。整合信息技術的過程就是利用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服務的過程,信息技術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手段和工具。在教育信息化不斷深入推進的教育背景下,信息技術進校園、助推教學改革,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信息技術以其先進的處理技術、龐大的信息容量等優勢而備受關注,是促進現代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信息技術幫助小學數學教師實現了很多教學的創新,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的學習效率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不斷有新的信息技術涌現出來,對教師的應用要求也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師要進一步拓展信息技術的使用范圍和方法,讓信息技術更加有效地為數學教學服務。
一、運用信息技術調節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態
當學生真正能夠享受學習的時候,他們會更加專注地投入信息技術所營造的數學學習氛圍中。因此,信息技術可以應用在調節學生的學習狀態方面。
(一)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
小學數學教師要注意調節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態,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而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有很多,對于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而言,如果學生以往有成功的經驗,他們的興趣會更高;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更加生動、活潑、有趣,學生的興趣也會更高。因此,教師要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調節學生的興趣狀態,給學生創造取得成功經驗的機會,也要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帶去愉快的學習感受。教師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提高教學活動的生動性、活潑性和趣味性。
(二)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吸引學生的學習內容
學習內容可以有不同的呈現形式,讓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感受,同樣的教學內容以不同的方式呈現,能讓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的過程中產生不同的效果?!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皹贰笔桥d趣的來源,有興趣就會產生學習的動機。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教師設計教學活動中需要考慮的問題。教師可以結合圖片、視頻等資源,讓教學內容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以更加動態、靈活的方式呈現,讓教學內容以多變的方式得到體現。
(三)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創設數學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情境教學能夠發揮更加全面、高效的作用。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運用情境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到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創設富有趣味性的數學教學情境,使枯燥、抽象的數學課堂變得趣味化、直觀化和生動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數學教學效果。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出來的情境,與真實的情境相類似,能大大縮短教師的備課時間,讓教師的操作更加方便。
二、運用信息技術實施因材施教
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我們的教育目標,這需要每一位教師做好本職工作,關注學生之間的不同之處,從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開展教學活動。
(一)因材施教的意義
由于學生人數眾多和傳統教學方式等原因,教師在教學中很難做到因材施教。結合小學生的特性,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避免傳統應試教育的局限,在數學學科嚴謹抽象的特征下,為學生設計新鮮、有趣的教學方案。教師能夠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程內容,也可以讓他們自主安排時間,借助互聯網信息平臺學習。信息技術的應用為教師踐行因材施教的理念提供了便利條件,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信息技術促進因材施教的路徑
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之下,因材施教從理念真正變成了實踐。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成不同的層次,借助互聯網信息平臺,給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課外自主學習任務。給成績好的學生布置的任務難度需要適當拔高,成績差的學生則需要在課下補足、牢記基礎知識。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熟練掌握各種應用軟件,讓學生能夠得到適當的指導,完成適當的任務,高效完成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標。
(三)運用信息技術加強教學活動的信息反饋
運用信息技術,教師更容易做好數學教學活動的信息反饋工作。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快速地收集和反饋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況,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能夠在信息平臺上查看具體內容,出現問題可以及時溝通,提升了教學效率。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課堂講授的方法和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方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運用在因材施教方面的優勢,為小學數學教學服務。
三、運用信息技術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之下,小學數學能夠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一)遵循小學生思維的發展特點
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要尊重學生認知特點,不能盲目拔高,不能給學生提出過分的要求。小學數學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與抽象相結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數學的特點,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運用信息技術,奠定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基礎
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為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作用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讓學生更專注于課堂的學習。
(三)運用信息技術,創新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方式
小學數學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對新事物保持接納的態度,把握信息技術發展的基本節奏和步伐,積極引入新的方法和手段,創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路徑和方法。教師要勇于創新,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把素質教育的理念落到實處。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工作可以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之下進行。小學數學教師要把運用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教學有效地進行整合,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來完成小學數學教學的各種目標,實現各種設想,讓信息技術服務于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創新。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數學的學科特點,以及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和能力水平等情況,進行數學學科教學的綜合設計,讓信息技術能夠為教師的教學設計服務,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單寶勛.探究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111.
[2]李劍飛.淺談數學教學創新與教學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