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富中 張志洋
關鍵詞國企 黨建 企業文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視野、改革開放近40年歷程和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的方位上作出一個重大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國企黨的建設擺在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上,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基層延伸,“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用更加凸顯。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形成的、為全體成員認同并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等,國企企業文化建設凝結了企業創新發展的豐碩成果,和每位職工息息相關、緊密相連。推動國企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融合發展,既是確保黨的建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把方向、管大局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推動國企黨建工作能夠入腦入心入行的有效路徑。
一、新時代國企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融合發展的必要性
(一)當前國企黨建業務“兩張皮”問題突出,需要發揮企業文化“黏合劑”作用
在全面從嚴治黨壓力層層向基層傳遞的新時代,國企黨建工作開展過程中,依舊存在著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程度不夠,“兩張皮”較為突出的問題。其主要表現為:國企黨建對經營業務工作的引領推動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發揮,黨建部門無法及時掌握國企經營中心工作完成情況,而業務部門對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主動性和積極性較低。同時,黨員學習教育方式的過于單一,黨內教育和職工思想政治教育相脫節,黨建在團結引領服務廣大職工的作用發揮方面存在差距和不足。究其原因,黨建和業務工作“兩張皮”恰恰反映了部門本位主義的盛行,對部門之外的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和了解,這與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與國企的高質量發展目標是不相匹配的。而將企業文化作為中間層,把黨建和業務工作通過企業文化建設黏合到_起,既能通過豐富的企業文化形式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精神傳達到位,又能在文化建設過程中更加清楚地知曉業務部門的所需所惑,為更好破解黨建和業務工作融合難的問題提供破局之策。
(二)當前國企企業文化建設站位不高、創新不足,需要發揮黨建“指揮棒”作用
在過去一段時間,國企的企業文化建設對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忽視了國企“姓國”“姓黨”的政治屬性,在實際工作難免出現跑偏走樣,“低級紅”“高級黑”的問題,這與新時代國企黨建及文化建設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同時,與非公有制企業如互聯網公司相比,國企在經營和改革發展過程中,人員的長期穩定性同時也導致了企業文化建設中缺少了危機感的植入,在工作理念、思路和模式制度上難以做到與時俱進,因循守舊多、主動開拓少,越來越難以滿足新時代國企職工的新期待和新需求。以上國企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的改革創新發展也造成了阻礙,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針對新時代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要求,把企業黨建的這支指揮棒高高揮起來,把改革創新的品質熔鑄進企業文化的精神中,不斷開拓創新,增強職工的歸屬感、認同感和成就感,才能不斷形成國企團結發展的向心力。
二、新時代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融合發展的可行性
(一)領導分工及部門設置的相關性,有利于統籌安排
當前在國企的領導分工和機構設置方面,黨建部門和企業文化部門往往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在領導分工方面,一般是由同一位領導進行分管負責。從工作部署到推進落實,黨建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能實現較好的銜接,有利于人財物資源的整合。可有效避免部門之間溝通不暢、推諉扯皮的問題。同時,在部門設置方面,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存在較大的同質性,在注重精簡機構、提升行政效能的當下,國企管理崗位兩項工作往往是由同一個部門來具體負責,“兩個牌子、一套人馬”較為普遍。這客觀上有利于全盤考量,進行統籌安排、統一推進,而且人員之間的聯系和配合較為密切,為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融合發展提供了契機。
(二)黨建和文化建設工作的相近性,有助于精準推進
在全面從嚴治黨壓力層層傳導的新時代,國企黨建工作的重要性愈加凸顯,“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企業文化建設在國企發展和改革歷程中起著凝聚人心、團結奮斗的重大作用,而國企企業文化的核心,恰恰反映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制度、道路和文化,與單位黨的建設工作緊密關聯。堅持黨的領導,這是新時代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要求;將黨建工作通過企業文化建設真正入腦入心入行,這是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入融合、創新發展的客觀要求。因此,新時代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必須要注重引領、突出重點、豐富形式、統籌推進,達到政治站位高、宣傳效果好的效果。
三、新時代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融合發展的路徑思路
(一)注重國企黨建作用發揮,確保思想引領
國企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石和中堅力量,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堅持黨對國企各項工作的領導,突出黨的先進『生和人民群眾的主體性,發揮黨建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思想引領作用。
1.堅決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
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其中重要一環,通過層層加壓、責任傳導、督查到位,把落實黨建工作責任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上,將國企內各級黨組織的責任逐一細化明確,做到年初有計劃、年中有檢查、年底有落實,保證黨建工作責任能落細落實。
2.持續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新思想指引著新時代的發展前進。通過黨組領學、支部促學、黨員自學、職工齊學,不斷豐富學習形式,并在實際工作中檢驗學習成效。
3.不斷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生產經營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
黨建鑄魂、文化同心,把黨建的硬指標、硬要求嵌入到企業文化的“軟實力”之中,讓黨建和企業文化融合發展既有強大的引領力和號召力,不斷鼓舞斗志、砥礪前行,又能春風化雨,起到潤心入行的效果。
(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夯實組織基礎
在國企中,基層黨支部既是推動黨建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的有力抓手,同時教育引導、聯系服務部門職工的關鍵載體,在推動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基層黨組織特別是黨支部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建強基層黨支部,努力為黨建與企業文化深度融合打下堅實的組織基礎。
1.堅持對標對表,深入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認真對照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的內容和要求,細致梳理支部黨建各項工作,仔細分解“有沒有”“好不好”各項細則,把考核點、評分點落到實際工作上,確保黨支部建設的高質量。同時,注重整體謀劃、協調推進,既要保證通過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升企業文化建設的標準和質量,又要將企業文化所富含的精神元素在黨支部建設中進行提煉升華,把支部真正建設成為黨建和企業文化融合共生的有效載體。
2.注重黨支部和黨員作用發揮
在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在科研工作中,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有效發揮,可以推動企業文化建設更好開展。黨員做先鋒、當表率,面對重大工作挑戰時,黨員走在先、干在前,用實際行動為身邊的職工群眾作出表率。企業文化建設強調“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看中團隊合作的重要價值。而強有力的基層黨支部恰恰是最具有戰斗力和團結性的集體,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為黨建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的深入融合注入了精神動力和強勁動能。
(三)借鑒非公有制企業經驗,創新思路方法
在新時代,非公有制企業黨建的發展就內涵和深度而言,正處于以黨建工作引領非公企業文化建設的“紅色引領”階段,這種“引領”,既符合黨建工作要求,也符合企業文化建設規范、提升的客觀需要。非公有制企業里,黨建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有其融通之處和發展規律,在在創新融合發展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做法。
1.更加關注職工自身需要
非公黨建和非公企業文化在建設方法上,都主張采用教育、培訓、引導等辦法,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迎合年輕員工的興趣和需要,通過先進示范的導向和社會輿論的倡導,使企業員工逐漸形成共同的企業精神和價值觀念。國企同樣需要與時俱進,在繼承過往優秀經驗和做法的同時,更加關注到人,關注到國企職工本身,把黨的創新理論和廣大職工特別是年輕職工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
2.更加注重融合發展成效
在非公企業中,黨建和企業文化融合發展不僅是在形式上注重創新,更是重視推動企業發展的實際效果。對企業職工而言,在豐富多彩的黨建和企業文化生活熏陶下,在以人為本、勤奮學習的文化氛圍中,生活品質和自身素質得到了提高。同時對企業而言,通過黨建和企業文化融合發展,進一步凝聚了人心、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為企業發展增添了澎湃動力。因此,國企更要充分注重黨建和企業文化工作的實際效果,通過緊緊圍繞企業經營發展中心工作,完善黨建引領作用發揮的制度機制,充分發揮好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