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凱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日益融入教育領域,特別是新課程教學改革實施以來,微課已成為教育教學實踐的流行方式。具體到高中生物教學而言,微課的融入可以在引導預習、導入新課、解釋疑難、拓展延伸等方面達到其特有的教學效果。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師應注意有意識地設計微課、追求微課課件的簡短精致、避免形式主義傾向、調整自身對待微課的角色等問題。
【關鍵詞】微課? ?高中生物? ?應用?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090-01
隨著信息技術日益深入教育領域,微課已然成為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一種流行方式。筆者結合自身的日常教學實踐,對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一些探索與思考。
一、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微課
1.引導預習
高中生物課程中,有一些課時主題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且某些知識點較為零散瑣碎,因而課前預習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必要途徑。對此,教師可以按照課程學習目標及知識點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開發制作相應的微課,以供學生在上課之前進行自主預習。如“細胞器”一節,參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筆者認為掌握各個細胞器的結構與功能,并在理解的基礎上形成一個關于細胞器的整體性知識網是本課時的重難點。筆者制作了一個顯示細胞結構的微課課件,只要鼠標停留在某個細胞器上,就會顯示這種細胞器的名稱、特點及功能。
2.導入新課
導入環節是新課的起始,運用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與學習內容結合,創設出相應的教學情境,往往能起到較好的導入效果。在“細胞中的無機物”一節中,筆者將影視作品《紅樓夢》中的一段對話制作成一個微視頻,微視頻中賈寶玉說了一句學生都耳熟能詳的話:“女人是水做的。”由此,筆者提出問題:人真的是水做的嗎?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從而展開對新知識的探究與學習。
3.解釋疑難
高中生物課程中有許多疑難問題,如細胞呼吸過程、神經信號傳導、光合作用等等。這些較為疑難的知識點光靠教師的講解一來很難理解,二來也會很枯燥,往往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對此,微課的融入既能將使這些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而且也能有助于學生的內化吸收。在“神經系統”相關課時的教學中,為了能更好地呈現神經信號的傳導過程,筆者制作了一個微課課件,將在不同刺激情況下的電流信號的方向及電勢變化情況動態性地演示出來,幫助學生順利掌握了這節課的重難點。
4.拓展延伸
高中生物教學還需考慮盡可能滿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的學習需要,以實現因材施教的效果。對此,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學情設計制作微課,以使所有學生都能獲得適合其自身的學習資源。在“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節,筆者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層次,制作了一個拓展性學習的微課。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點擊觀看有關雜交規律的變式視頻,以滿足他們進一步深入理解知識點的學習需求;水平一般的學生可以使用復習課堂基本知識點的微課,進一步鞏固課堂學習的效果。總之,微課的使用需盡可能兼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應盡可能多做準備,以供學生自主選擇使用。
二、微課融入高中生物教學的幾點思考
1.有意識地設計微課
筆者認為,微課的運用并不是為了取代傳統的課堂教學,而是針對傳統課堂教學難以解決的問題,做一有益的補充或調整。因此,教師在制作和使用微課的過程中需要有意識地進行設計。比如,微課的形式與內容要圍繞學生的興趣點展開,以解決傳統口頭講授枯燥乏味的問題;再比如,充分凸顯微課的可視化特點,將原本需要抽象思維的過程顯現出來,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相關知識。總之,微課需要體現教師獨特的設計思路,以針對性地解決相應的教學難題。
2.微課課件應簡短精致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的融入是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展開的,因此,其需要追求簡短精致的效果。如果微課的內容過多,時間過長,使用太過頻繁,那么可能會造成本末倒置的局面。學生也會因此而無所適從,即不知道該將學習的重心聚焦于課堂,還是僅僅通過微課學習即可。這就要求教師合理平衡好微課與課堂教學的和諧關系,努力追求微課的簡短精致,做到既針對性地解決教學難題,又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
3.微課教學應避免形式主義傾向
作為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效方式之一,微課固然有其獨特的教學效應。但是,教師往往并不理解微課的實質性教學價值,轉而將其視作自己踐行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一種形式。比如,有些內容通過教師的口頭講述就能使學生清晰地理解,但教師卻化簡為繁,為了使用微課而使用微課,卻并不顧及微課在教學上的真正功用。這種形式主義傾向不僅難以真正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更容易導致拖堂等負面教學效應的產生。
4.調整教師角色
微課教學與傳統課堂相比,往往是沒有學生的。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地了解學情,并按照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進行微課制作。因此,教師應時刻關注自己的語言表達、教姿教態,切不可因沒有教學對象而將微課制作成毫無生氣的獨白。換而言之,微課最終只有通過與學生發生直接作用,才有可能達到其預期效果,教師仍應以學生為中心,考量學生的學習現狀與學習特點來制作微課。
【參考文獻】
[1]劉福城.微課小環境下教學模式的探討——以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4(1).
[2]諸葛瑩.淺談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5(12).
[3]滕曉煥.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策略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