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特
摘 要:《阿房宮賦》是高中語文的經典篇目,現被選入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下冊第七單元中。該單元屬于“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以“傾聽理性的聲音”為核心任務,旨在引導學生鑒賞說理藝術,培養辯證思維。《阿房宮賦》的教學設計,打破傳統文言文教學精研文本、品讀鑒賞的教學模式,圍繞“從多角度評價阿房宮,發掘其對青少年的現實意義”這一問題,設置“制作‘話說阿房’電視節目”這一具體情情景,設計適宜的任務驅動式教學,促使學生在自主語言實踐活動中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在真實的情境體驗中將能力轉化為素養,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關鍵詞:《阿房宮賦》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 情境教學法
一、教學目標
《阿房宮賦》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代表作品,杜牧描述了阿房宮的雄偉壯觀、富麗堂皇,揭示了秦朝統治者的驕奢淫逸,以此警示當時的唐朝統治者要愛惜民力,不要重蹈秦的覆轍。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把握賦的文體特點。其次,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評價阿房宮,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最后,要圍繞“責任與擔當”的人文主題,結合史實,挖掘杜牧寫作《阿房宮賦》的目的,并與當下相結合,探究阿房宮對青少年成長與發展的現實意義。根據對教材的分析,結合學情,我計劃安排3個課時,采用小組合作法、誦讀法、情境教學法等來完成授課。
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理清文章思路,梳理積累文言知識,賞析語言手法。
2.辯證思考,多角度評價,總結阿房宮的特點和影響(教學重點難點)。
3.探究寫作目的,體會作者情懷,發掘阿房宮的現實意義。
二、教學設計
《阿房宮賦》千古流傳,可阿房宮已經湮沒于歷史中,只剩下些許斷壁殘垣。西安衛視正在策劃一檔電視節目—話說“阿房”,旨在結合杜牧的《阿房宮賦》,從不同角度評價阿房宮,發掘其歷史文化內涵與現實價值,培養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
學習的首要任務是創設合適的情境,設計適宜的任務驅動式教學。基于真實生活,從學生的認知出發,創設問題情境,將讀書轉化為任務驅動式言語實踐活動。其次要厘清學習目標,各階段、各環節的分目標也要具體,具有可實施、可操作性。為此,我將課堂總的情境設置為參與制作“話說‘阿房’”專欄電視節目,并設計了三個學習活動。
三、學習活動
(一)自主學習
1.活動設計
第一,根據課下注解、工具書自學課文,積累文言知識,完成《阿房宮賦》文言知識積累卡,并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沒有理解的字、詞、句。
第二,理清思路,劃分文章層次。
作者是按照—的結構層次進行寫作的。
第三,選擇一句你最喜歡的句子,從語言手法方面進行賞析。
2.教學反思
言不通則意不達,學習文言文,學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義。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注重舉一反三,引導學生利用學習過的文言知識來解決當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可以結合《木蘭詩》中的“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來講解“朝歌夜弦”中的互文手法。
(二)共說“阿房”
1.活動設計
西安衛視正在策劃一檔電視節目—話說“阿房”,旨在結合杜牧的《阿房宮賦》,從不同角度評價阿房宮,發掘其歷史文化內涵與現實價值。我們作為一個團體,接到相關策劃任務,具體為:
第一,皇帝組:設計“秦皇說阿房”環節:根據課文第1、2段,以設計圖的方式復原阿房宮,配以解說詞,從皇帝的角度評價阿房宮。
第二,宮人農夫組:設計“阿房歷史劇”環節:將課文第2、3段改編為課本劇,從宮人、農夫等被壓迫階級的角度評價阿房宮。
第三,杜牧組:設計“杜牧說阿房”環節:以采訪杜牧的形式,賞析《阿房宮賦》,探究《阿房宮賦》的寫作目的。
第四,誦讀組:為課文的每一段配好背景音樂,根據其他小組需要,配合誦讀課文。
2.教學反思
設置“話說‘阿房’”電視節目這一具體情境,引導學生扮演秦始皇、宮女、農夫、杜牧等角色,通過阿房宮設計圖、改編課本劇、杜牧人物專訪等多種形式,從多角度對阿房宮進行評價。
(三)思考探究
1.活動設計
第一,觀眾點評環節:以自由發言的形式,點評前三個環節各小組的展示。
第二,西安市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現舉辦中學生冬令營活動,并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聘學生志愿講解員,假如你現在是參加面試的一名高中生,需回答“你將如何向青少年游客講解阿房宮的現實意義”這一問題。請結合對《阿房宮賦》的學習,小組討論并作答。
2.教學反思
此學習活動是課堂的高潮,在環節1中,學生通過點評,體現了課堂的生成。情境下的實踐學習,不同觀點的碰撞融合,使學生的認知與思維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環節2引導學生由對阿房宮的評價,對《阿房宮賦》的理解,而轉向現實生活,完成思想上的升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擔當意識,也是對整堂課的提升與總結。
四、學習測評
唐敬宗李湛喜歡到魚藻宮觀龍舟競渡,有一天他突然給鹽鐵使下詔,要造龍舟20艘,要求把木材運到京師。這一項的花費總計要用去當年國家轉運經費的一半。假如你穿越回了古代,是唐敬宗手下的一個大臣,你將如何上書勸諫?請結合對《阿房宮賦》的學習,寫一篇400字的奏章。
要求:1.至少運用兩種論證方法。2.點明造龍舟的弊端。3.為皇帝下一步應該如何治理國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