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心理發育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與家長、教師的溝通會逐漸減少,甚至產生隔閡;但由于經驗、見識不足,面對一些問題時沒有正確應對的方法,在心理方面就容易出現問題。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重要的引導者,應該重視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發育狀況,應用合理的疏導方法培養學生積極、開朗的性格,促進中學生健康成長。基于此,文章就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心理疏導的方法進行了探究與實踐。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中學生;心理疏導;探究與實踐
初中階段是學生從兒童心理向成人心理過渡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旺盛,對教師、家長的說教容易產生排斥心理;但這一階段也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關鍵階段,對學生性格塑造、心理思想都會產生長遠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應該充分了解中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日常滲透的方式幫助學生疏導心理問題,使學生能夠及時解決遇到的困難,最終幫助學生成為堅強、樂觀、開朗的人。
一、 加強日常溝通,獲得學生的信任
《學記》有云:“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要放下架子微笑地面對學生、心貼心地和學生交流,獲得學生的信任。在疏導學生的心理時,首先要獲得學生的信任,使其敞開心扉。贏得學生的信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教師與家長的防備心理極其嚴重。因此班主任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并具備一定的技巧。
首先班主任要尊重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李鎮西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尊重是相互的,當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尊重時,學生也會尊重班主任。比如當學生之間鬧矛盾時,班主任不是一味地批評學生,而是先了解事情發生的經過,和學生分析討論在這次事情中的得失、吸取教訓并引導孩子今后應如何處理此類問題;當學生的成績退步時,班主任不是表現出失望,而是和學生一起分析前一階段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耐心地引導學生。
我們班晶晶同學由于自控能力較差,在此次疫情期間沉迷于網絡游戲,沒有認真進行網課學習,知識掌握極差,在復課后的摸底測試中數學和科學僅得39和46分,總成績由上學期班級前十掉至近三十位。她在校變得沉默寡言、無精打采;與家長聯系后得知孩子在家經常不吃、不睡、暗自流淚,家長也非常著急。于是我找她談心,告訴她對自己要有信心,復課后老師會對知識的重難點進行梳理。鼓勵她只要認真努力一下,憑她的基礎和接受能力完全能夠補漏;同時和任課老師溝通,在教學中多關注她,平時測試盡量采用較簡單的試題,使她一步步恢復信心。到期末時她總成績位于班級前十,還被評為“校三好學生”,她的臉上出現了久違的笑容。
其次班主任要關愛學生,成為學生的依靠。李鎮西老師說過:“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班主任要讓學生時刻感受到你的愛。
我們班小欣問我:“老師,如果打架會不會被開除。”我的第一反應不是批評她有錯誤的念頭,而是詢問她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難;在了解到她被初二的兩位同學敲詐勒索時,我調查后聯系對方班主任和學生處,經教育對方退還了錢款并進行了道歉;之后她在每次遇到問題時都敢于向我求助,并對我產生依賴心理。
另外班主任要主動與學生溝通,成為學生的傾聽者。在多年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學生不敢主動與班主任溝通,甚至會躲避班主任,導致班主任與學生之間互不了解;班主任要放下老師的架子微笑地面對學生,從心里喜歡孩子,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才更容易獲得學生的信任。平常我會和學生聊聊天,傾聽孩子在學習生活中的趣事,獲取孩子的思想動態,發現問題及時加以引導。這樣做有利于提高疏導工作的開展效率與開展質量,進而有效開展心理疏導工作,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二、 采取激勵措施,增強學生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讓每個孩子都抬頭走路。”的確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而激勵是培養孩子自信的關鍵。班主任在平時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化批評為激勵,增強學生的信心。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本身就比較敏感,對外界的評價非常在意,激勵的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熱情,使學生敢于面對困難;批評則會使學生產生消極心理,甚至許多學生選擇“破罐子破摔”。因此班主任化批評為激勵,有利于學生塑造自信、積極的性格。
在激勵學生時,班主任也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并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像有的學生本身就容易驕傲,班主任在激勵時,除了要表揚,還要與學生一起制訂更高的目標。
如我們班的小軒同學考了班級第一名,我在表揚的同時,會給他制訂下一次進年級前三的目標。
面對學習基礎薄弱、學習困難的學生,在激勵時要把握好尺度。
又如我們班的博文同學學習較差,自暴自棄,一度有放棄學習的心理。我鼓勵他并結合他的實際情況,給他每周制訂一個簡單的小目標:這一周落實哪幾個知識點,讓他明確努力的方向。當孩子看到進步時,自然會產生信心,對學習更有勁頭。班主任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恰當的激勵,代替批評與指責,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還可以促使學生更好的進步。
三、 組織主題班會,分享排解方法
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可以通過組織主題班會,鼓勵學生分享排解情緒的方法。許多初中階段的學生在遇到心理問題時,沒有正確的解決或排解方法,進而對學生的性格塑造和心理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班主任通過主題班會鼓勵學生分享排解情緒的方法,豐富學生的選擇,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
我曾在班級中組織了《我的憂傷誰能懂》的主題班會。這一班會就是鼓勵學生分享排解情緒方法的班會。考慮到這一年齡段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小秘密,而且有的學生比較內斂,因此在搜集方法時,我設計了一個“神秘箱”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在小紙條上寫出自己排解情緒的方法,并放到神秘箱中,然后選擇一名學生抽出紙條,分享方法,供大家討論。在這個環節中,我見識到了學生排解情緒的諸多方法,像有的學生說自己不開心時會找朋友聊天,同時吐槽這一方法有可能會被泄密;有的學生說自己不開心時會大聲歌唱,唱到嗓子啞掉心情就會變好;還有的學生說自己會悶在心里,慢慢遺忘。通過“神秘箱”環節,我了解到學生排解情緒的方法,并進行了適當的指導。像有的學生說心情不好時會在網絡上與別人吵架,我就提出建議可以通過跑步排解情緒,吵架傷身又傷心。在這次班會之后,我進行了一次回訪,發現有的學生已經會尋找合適的方法管理自己的情緒,而且有的學生說,現在的情緒排解已經有了標志,當某個人唱歌排解情緒時,可能其他人會發現該同學情緒不好,于是大家過來勸解,最終使該學生得到安慰。通過這種形式,孩子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管控自己的情緒,從而提升學生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的成長。
四、 開設趣味課程,培養交際能力
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可以開設趣味課程,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初中階段學生遇到的許多問題都是由交際障礙產生的,比如交友不慎、不合群、與同學鬧矛盾等等。班主任在課余時間開設趣味課程,引導學生學習交際的方法,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可以有效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塑造良好的性格。
開設趣味課程之前,我先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在交際中遇到的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設計策略和教學方法,從而促進趣味課程的有效開展。比如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到,我們班有一位女生成績總是不穩定,每當她與朋友關系不好時,就沒有心情學習,成績就會受到較大影響。在了解具體的情況之后,我就以“朋友的相處”為主題設計了趣味課程。在這一趣味課程中我設計了“情境表演”“互訴衷腸”和“方法講解”三個環節。第一環節就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改編,設計簡單的情節進行情景再現;第二環節就是根據學生的心理分析和問題解讀;第三環節就是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法,像大膽說出自己的心理感受、拓寬朋友圈等等。通過趣味課程的開設,學生從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際方法,在與同學、朋友甚至家長相處時,能合理地把握尺度,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減少了煩惱。當然,初中階段學生最重要的還是學習,趣味課程設置頻率不宜過高,可以每月一次開展課程。開設的趣味課程是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形式有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接受程度,還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交際能力,并鍛煉了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最終促進了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
五、 緊密家校合作,構建和諧環境
除了社交障礙會影響學生的心理發展以外,家庭環境也會影響學生的心理發展,比如親子關系不和諧、夫妻關系不和諧等等。因此班主任在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時,要加強與家長的合作,通過為學生構建和諧的生活環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大多數家長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關心較少,而且沒有正確的方法,這導致初中階段的學生與家長的溝通逐漸減少,甚至會因為家庭關系產生消極、叛逆的心理,進而影響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班主任在與家長合作時,應引起家長的重視,指導家長要用正確的方法與孩子溝通。
如我班的小郭同學,平時學習成績很不錯,但每次考試都會發揮失常。經過與孩子溝通我了解到,因為家長對他寄予的期望比較大,平時很少夸獎他,反而每次考試都會施加壓力,考差了就打罵等懲罰。在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我與小郭的爸爸進行溝通,引導家長正確解讀孩子每次考試不好的原因,讓家長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如果自己在工作中要面對公司、家庭雙方面的施壓,是否還能從容面對。通過這次談話,家長開始關心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小郭同學經過這次事情,逐漸克服了考試恐懼癥,而且抗壓能力也逐漸增強。學生敢于在外面飛翔,是因為知道有一個溫暖的港灣永遠為他敞開,在他受到挫折時會給予力量;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使學生塑造堅強、樂觀、自信的性格。因此班主任在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時,要重視家庭這一因素,通過家校合作,為學生提供勇敢飛翔的勇氣。
綜上所述,文章從加強日常溝通、采取激勵措施、組織主題班會、開設趣味課程、緊密家校合作五個方面,就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心理疏導的方法進行了研究。中學生心理疏導不僅影響中學生當下的發展,還會影響中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班主任要重視中學生心理問題的疏導。希望文章的一得之見,可以為中學生心理疏導的方法探究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議,使中學生在恰當的引導下健康地發展,綻放出獨屬于這個年齡的光芒。
參考文獻:
[1]丁娟.初中班主任對學生心理疏導的方法[J].華夏教師,2019:14.
[2]匡鳳蓮.班主任工作中對初中學生心理疏導的方法研究[A].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六卷)[C].2018:92-98.
[3]張惠英.新時期班主任對學生心理疏導的策略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2018:1107-1111.
[4]劉鳳.初中班主任運用心理疏導法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107.
[5]朱進鴻.關于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溝通技巧探討[J].學周刊,2020:173-174.
作者簡介:
傅來富,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蕭山區寧圍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