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菲菲
摘 要:在高中的通用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為學生學習其他課程奠定基礎,實現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關鍵詞:創客教育;通用技術;高中學生
引言
創客教育融項目學習、沉浸體驗于一體,能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與社會責任感,同時也與新課標提倡的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的理念不謀而合。高中信息技術是一門理論與實踐應用并重的學科,基于創客教育理念的信息技術教學創新實踐研究是改革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途徑。
一、當前高中通用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由于師資欠缺、實驗室配備不足或課時限制等因素,課程開展大都選擇比較容易實現的項目,甚至一些學校只是模仿產品開發的真實環境,并沒有讓學生真正經歷設計的一般過程。因此學生由于缺少設計思維及設計經驗,設計的產品多以模仿教師樣例或已有模型為主,限制了學習者的創造性。比如,木工實踐部分大部分學校選擇便攜式小板凳或孔明鎖為例,項目多年沒有創新。綜上所述,將設計思維運用于高中通用技術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以及創新設計能力,使設計思維與通用技術教學碰撞出新的火花。
二、創客教育理念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對策
(一)培養通用技術素養,鍛煉動手能力
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基于實踐并注重創造力的課程。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和生產相輔相成,設計是所有生產活動的核心,而只有生產才能讓設計化虛為實。設計和生產還包括許多方法和技巧。技術課程非常全面,并且超越了學科體系。它強調知識在各個學科和各個方面的聯系和綜合運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必須全面使用現有的漢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還必須對諸如歷史,社會和藝術等學科的知識進行融合,并具有對經濟學、法律、道德、心理學、環境保護和美學等方面的意識。學生的技術學習活動不僅是對現有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而且是對新知識和能力的綜合學習。因此,我們必須鼓勵學生能全面參與,體驗全過程。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必須緊密整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對技術設計的興趣和探索實驗的欲望。
(二)轉變教學模式
創客教育應用與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意味著教師與學生所扮演的角色發生了改變。在以往的課堂上,教師是課堂的唯一主導,學生只能被動的接收教師所傳輸的知識。而應用創客教育,學生也同樣是課堂的中心。創客教育倡導學習興趣、團隊合作與創新能力,在此前提下,每一個學生都應擁有自我表達的機會,都有機會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教師不再單一的傳輸教材中的知識,而是成為課程的設計者,學生發展的引導者。同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即使學生往往采用了較復雜的實操方式,但也要鼓勵其自主學習、自主創新,真正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足夠的積極性。
(三)聯系生活,提高學習能力
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科學技術,可以說技術來源于生活。教師在教學通用技術課程時,可以聯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生活中涉及到的通用技術知識,讓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高中通用技術教材“技術與設計1”的“技術試驗和方法”一課時,可以把本節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先向學生講解有關于技術試驗和科學實驗的概念,讓學生自行探討兩者之間的類似點和區別,進而減少學生在學習其他學科或將來的通用技術課程中出現錯誤。教師在對課本知識進行講解時,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現實生活中有趣的科學現象,從而把復雜的知識簡單化。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取問答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并共同找出答案,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針對生活當中的科學現象,教師可以進行以下提問:“為什么我們把一個物體拋向空中,它會自動往下落呢?”“為什么我們坐車時,車突然剎車或起步,我們會往前倒或者往后倒呢?”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拋物試驗,把粉筆或者黑板擦等小型物體拋入空中,它們都會自動往下掉落。這時,學生就會思考其中的科學原理。接著,教師再向學生解答:所有東西在空中會往下落的原因是引力作用。這樣,學生在進行試驗和思考的過程中,慢慢提高學習能力。
(四)豐富教學內容
創客教育倡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個性化發展,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通用技術本身正是一門實際性和應用性較強的學科,但隨著中國經濟與科技的快速發展,現實中很多技術的應用方式也在發生變化,單靠教材上的內容,往往無法令創客教育達到理想的效果,針對這一點,教師在備課時應結合實際,搜集與之相關的各種可用的教學資源,令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學習。例如:家用電器的功能增多,門窗和其它家具的組裝,這些都是高中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其次,則是為學生補充教材中所缺少的生活常識。如:面粉的易燃易爆條件。這也是高中學生未來成長所需的重要知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增強學生的技術素養,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時,應當遵循科學的認知規律,結合高中生的個性特點,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轉變教學觀念,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分組方式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程內容,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卞云花.信息化視角下高中通用技術教學模式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1):127.
[2]盛康.試論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有效性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5):99.
[3]祁廣紅.淺談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策略[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