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積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8年度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持續做好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遼寧金融職業學院的保險專業于2019年8月成為遼寧省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以來,一直致力于現代學徒制教學的實施。實施路徑主要從人才培養計劃、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資源應用、班級管理方式四個方面展開。
關鍵詞:保險專業;現代學徒制;實施路徑
遼寧金融職業學院投資保險學院保險專業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沈陽分公司自2017年建立合作關系以來一直保持密切的合作與交流,在前期合作基礎上為了深化校企雙方的進一步合作,簽訂了涉及學校、企業、學徒三方的“學徒制”定向培養協議,學徒班主要針對中國人保沈陽分公司的需求進行培養,學生畢業后直接到公司上崗。
1.創新人才培養計劃
1.1.調研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在保險專業著手實施現代學徒制教學的最初階段,通過走訪調研、開會研討等方式了解企業對人才各方面素質的真實需求并進行調整新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和相關的課程標準。收集的對開展現代學徒制教學非常有用的信息就是目前行業內比較短缺技能型、綜合型的人才。所謂技能型人才,強調的是實踐技能操作能力,對企業來說也就是來了就可以工作,而不需要培訓和任何的過度。但任何的工作都需要一定的過度與適應,現代學徒制也就是把學生(學徒)的崗前培訓以及適應工作的過程提前了,在校期間就進行了,這樣就能達到學生(學徒)畢業與就業的零過渡。
1.2.調整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
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方案要與以往的教學有區別、有突破,才能打造新型的人才培養方式。我們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計劃進行改革時保留了國家教育部要求的必要課程以外,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注重提高學生(學徒)的技能與相關的職業素養。在課程設置方面盡量滿足企業需求的各方面的技能,增設實踐技能操作課,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學生(學徒)培養的效率。
2.提高教師隊伍水平
2.1. 學校教師隊伍的建設
隨著教育部對高職教育的優化,對培育技能型人才要求的提出,對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要求建設一批“雙師型”教師隊伍。
要求教師具備相應的素質,就需要給教師提供一定的平臺。比如要求教師具備技能操作能力,就應該給教師提供到企業去實踐增強實踐技能的機會。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師來說,要想保持與行業企業相匹配的實踐操作技能就需要定期的到行業企業去進行實踐方面的充電。對此,學校就應該設置一定的政策去鼓勵和引導教師的校外實習,對教師實習期間課時方面的安排有所調整,對實習的過程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對教師在企業的實習經驗在評定職稱、評優和評選骨干教師的過程中給予考慮,從根本上解決教師出去實習的后顧之憂。
2.2.企業師傅隊伍的建設
在學徒制的教學過程中,企業的師傅是學生吸收實踐技能的主要途徑,因此企業師傅選的合適不合適對學生實踐技能的掌握是至關重要的。企業的師傅在進行遴選的過程中要以下方面的能力:首先是要有一定責任心,在帶學生的過程中不但要進行實踐技能的操作,還要有一些職場工作經驗的分享,只有具有一定的責任心和耐心才能帶好學生。其次是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水平,雖然古語有云:弟子不必不如師傅,師不必賢于弟子,但在實踐技能操作方面師傅是一定會有一些徒弟不知道的技術或者經歷,因此師傅專業技能的高低一定程序上也決定了能不能帶好徒弟。
作為企業的員工,主要的工作績效考核就是對工作內容的完成程度,現在讓其擔任學徒班的師傅,不但要指導學生一定的技能操作還要對學生進行職場培訓,這無疑會增加員工的工作量。因此企業在擔任學生師傅的業績考核過程中也要配套出臺一些激勵政策,比如在工資方面每帶一個學生給予一定的加班補助,在年底評優分紅過程中加以考慮等。
3.靈活運用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是指包括教材、案例、課件、教學設施等在內的可被利用于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素材。關于學徒班的教材,我們不能選取理論性較強的現成教材,而要根據每科需要學生掌握的實踐技能針對性地編寫校本教材,使教材的內容更貼近學生所要掌握的技能,使教材的形式也更容易被學生所理解和接受。關于教學過程中的案例,主要來源于企業的提供,這樣在使用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了解實際情況的處理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無形中培養了學生一定的職業敏感度。關于教學設施,目前我們正在采用線上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我們會在線上布置一些案例或者素材讓學生先對所學的內容有所了解,通過學生的思考和總結,對本次課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認知,然后在課堂教學或者實踐操作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最后再通過線上布置作業去更好地讓學生鞏固本次課的重要知識點。
4.構建班級管理方式
對學徒班的班級管理不同于普通班,首先管理的主體體現雙元式,即企業和學校共同對學徒班級進行管理,企業的師傅和學校的老師作為管理的具體實施者,在企業與學校兩個教育場所內,通過工作過程式的班級活動管理、校企雙元化的班級制度管理來達到讓學徒班的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最終實現培養綜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
對班級進行管理的實際過程中,由于學生都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位,師傅的管理主要是從實踐方面考核,在學生的日常表現方面還是照顧不到位,而學校教師又不會時時在學生身邊,因此我們采取小組的管理模式。根據工位建立小組,每個小組有固定的組員和組長,可以互相監督互相打分。同時可以把這種小組的模式延伸到學生在校期間的管理上,課堂活動或者課后實踐都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提高小組的凝聚力和團結力。
在對學徒班的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還要把把企業文化融入到班級文化里,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加入企業的管理理念,一方面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把自己的身份轉移到企業的員工,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比如,學校可以分配固定的教室給學徒班,教室內布置加入企業元素,讓學生進入班級有一種在企業上班的感覺,無形中提升學生的職業意識。
5.結語
總之通過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按照企業的需求來制定教學標準,使學徒制從根本上解決了學校培養的學生與企業需要的員工不對接的問題。通過提高教師隊伍水平進一步優化對學徒制學生的培育質量,在掌握必要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學徒制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通過靈活運用教學資源使學徒制學生的學習不再是傳統的講授方式,而是通過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通過構建學徒制特殊的班級管理模式,培養學生在學徒期間的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志平.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制度困境與紓解路徑[J].教育與職業,2018(2):155-156.
[2]許夕根.現代學徒制背景下中職班級管理實踐研究[J].成才之路,2019(9):12-13.
[3]周香勤.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9(4):113-114.
作者簡介:
朱杰(1983-),女,漢族,遼寧海城人。遼寧金融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職教育,金融保險。
本文是遼寧金融職業學院2019年度校級課題《高職院校保險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教學路徑研究——以遼寧金融職業學院為例》(課題號:LJZYL201905)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