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馥團
摘要:目前,“后進生”問題已成為素質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在過去,人們往往把“后進生”的原因歸結為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差,但事實上,他們的心理問題也很嚴重。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學校和家庭中,“后進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這就導致了他們的心理問題日益嚴重。所以教師、家長和社會都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關鍵詞:小學;后進生;心理障礙;對策
一、小學后進生的心理障礙
(一)情感的復雜性導致極端人格
心理學家認為情感在人們的實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了達到目標,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后進生”渴望得到師生的關心和幫助,以及公平、平等的待遇。但是,由于學校和家庭的偏見和批評,以及同學們的嘲笑,他們總是擔心別人會輕視自己,陷入懷疑的負面情緒中,容易敏感和恐懼,甚至有可能會出現情緒扭曲和極端人格的形成,或表現為沉默、回避、對一切事物和人漠不關心、拒絕交流。
(二)強烈的自我表現欲
有些后進生思維靈活,智力發展潛力大,有一定的組織能力,他們是一些學生的“領導者”,但是他們的能力往往不用于好學習上,他們在課堂上惡作劇,在違反紀律方面“出類拔萃”,他們總是拉幫結派或個性孤僻,無視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他們的行為往往是盲目的、冒險的和有害的。在事實上,他們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和尊重。
(三)自卑心理
“后進生普遍”學習成績很差,其中一些是由于他們的學術基礎差。盡管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仍沒有明顯的進步,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挫敗感,然后又不愿為之付諸努力。有些經常受到老師和父母的指責和抱怨,同學的歧視和拒絕,因此缺乏對進步的信心和勇氣,導致他們自甘墮落、自暴自棄。他們往往心理封閉,寡言寡語,常常陷入痛苦和糾結的心理狀態。
二、小學后進生心理障礙的轉化對策
(一)傾注愛心,喚醒自尊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人性最深的嘗試之一就是期望得到稱贊、欽佩和尊重。”老師真誠的愛與尊重是啟蒙的關鍵,而“后進生”是最需要得到愛與尊重的。只要老師真誠地愛“后進生”,以多種方式關心和幫助他們,那么這些“后進生”也會隨之發生改變。例如,去年,我班上有一個女孩。由于她的母親患有嚴重的風濕性心臟病,而且臥床不起,她的父親整天忙于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她。結果,她放松了學習且成績下降了很多。五年級時,她與社會上的人在一起“混日子”,學生們不愿意與她交往。課后,我對她進行了家訪,發現她的家庭狀況比我想象的要差,住在她家的叔叔實際上是個吸毒者。看到這一切,教師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就產生了,我決定給她我全身心的愛。我特別關心她的生活,并讓她感受到母親的溫暖。逐漸地,她愿意靠近我,喜歡和我談談自己的擔憂。同時,我鼓勵同學們在課堂上接近她,給她集體的溫暖。通過對愛的各種心理咨詢,她的思維和學習得到了明顯改善。后來,她的母親過世了,但她并不沮喪。相反,它將悲傷變成力量。在畢業入學考試中,她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順利邁進了中學的大門。
(二)培養“后進生”的學習興趣
后進生的共同特點是:沒有學習興趣,沒有思考,整天無所事事,無組織、無紀律。所以促進后進生思維方式的轉變,必須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愛上學習。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能夠聽懂課,并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幫助他們建立信心,以及正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有意義的,不要太在乎最后的結果,應該鼓勵他們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對于達不到目標的人,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競爭態度,養成持之以恒的態度。
(三)寬容與自我完善
寬容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師者寬容學生,可以緩解和調節師生之間的緊張關系,使學生從對抗轉變為信任老師。在對“后進生”的教育過程中,寬容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時候容忍度道德沖擊寬容比懲罰更強大。”如:有一個學生,上課總是走神,喜歡拖延家庭作業,甚至出口傷人等,這是非常不文明的。雖然他很敏捷,但他不喜歡學習,經常去打游戲。有一次,我在他的作文里寫了一句話:“你的表現讓老師真的很傷心,我不想看到這樣的作文。”之后下午放學時,他又寫了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盡管句子不夠生動,有許多語法錯誤,但這時我對他的評價是:“這是你自己寫的最好的作文,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太棒了。”從那以后,他每天都及時交作業,與同學們的關系也緩和了不少。
(四)信任學生,委以重任,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大多數成績差的人沒有學習的動力,他們的學習成績也很差,他們總是認為自己比其他學生矮一截,他們通常在心理上有“障礙”,他們對老師和其他學生的話更敏感。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他們通常會采取極端行動。因此,為了消除后進生的心理“障礙”,教師必須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學生,不妨嘗試讓他們參與某些班級管理任務,例如:制作一些班級記錄,保管公共財產等,或鼓勵他們參加班級干部的選舉,并讓他們自己組織一些班級活動,將重要任務委托給他們并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雖然小學后進生存在著各種心理障礙,但只要我們能認真探究根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關懷和耐心,我相信我們的努力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邱曉雯.試談小學“后進生”心理問題及其改善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4(10):110-111.
[2]孫華敏.縮短與后進生的心理距離[J].中國校外教育,2015(06):5.
[3]鄧芳.后進生心理特點及轉化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3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