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杜林,德國小資產階級思想家,以折中主義哲學和庸俗經濟學為基礎,撰寫一系列文章及著作,攻擊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1878年發表的《反杜林論》一書正是恩格斯為捍衛馬克思主義,保證德國工人黨乃至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健康發展而作,與此同時系統論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本文僅從論述認識的辯證法和樹立唯物主義歷史觀兩個方面結合中外具體實踐,淺談《反杜林論》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反杜林論》;辯證法;唯物主義歷史觀;現實意義
一、認識的辯證法
杜林在世界觀上的先驗主義和形而上學(世界模式論),決定了他在認識論上的局限性和不徹底性。杜林將他的哲學稱之為“終極真理”,不受時間和條件的制約。恩格斯辯證地分析了人的認識能力,批判杜林的絕對主義真理觀。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僅靠個人無法達到“終極真理”,因為人的認識總是受到他所處的社會環境,自身的主觀因素,客觀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實踐水平的種種限制,都不可擺脫歷史的局限,不可能脫離歷史的限制而產生絕對真理性的認識。
而今重讀《反杜林論》,要求我們不僅要繼承和弘揚先輩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革命的批判精神,更要深刻領悟和內化其科學的研究方法,將認識論和辯證法進行有機結合。對于我們青少年,重在學習用辯證的眼光看待不同階段對于不同問題的認識,接納與以往思想不同的新思想,不斷糾正錯誤思想,拓寬認識廣度,提高自身思辨能力,并將其廣泛應用于生活和學習的實踐當中。針對文化市場上良莠不齊的文化思想,我們應采取謹慎態度,靈活運用辯證法,吸收先進文化養分,促進認識發展,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才能。面對發展變化中的尖銳問題和挑戰更應該腳踏實地,立足問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對問題的看法和觀點也應該因時而變,汲取正確思路,不能墨守成規。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能力建設對于廣大黨員干部也提出新的要求,通讀《反杜林論》,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對于提高黨員干部的認識能力,黨性覺悟和科學思維能力,更好的掌握黨的看家本領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兩種對立的歷史觀
在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首次闡發了唯物史觀基本原理:(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隨物質變化的發展而發展;(2)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3)社會形態是建立在一定生產力發展水平之上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辯證統一;(4)階級的存在是由于生產力發展不高的狀況決定的,階級主要通過剩余產品的出現和奴隸出現兩種方式產生;(5)革命的本質問題就是政權問題。
林認不是把客觀世界及其規律作為哲學研究的出發點,而是把所謂的原則當作哲學研究的對象。對此恩格斯始終強調歷史唯物主義始終堅持從現實的物質生活條件出發研究社會歷史。
在理論層面,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其的創新包括但不限于列寧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發展:(1)提出帝國主義理論;(2)社會主義可以首先在一國或幾國取得勝利的理論;(3)提出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與革命的理論。
在實踐方面結合中國具體實際—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生產力發展水平呈階段式的大步前進,但是不同的階段也暴露出不同的問題。從鄧小平時代“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論斷到現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和諧自然發展理念,我們對自然環境的態度從征服又一次回歸到和平共處。而這些思想的轉變不是領導人在頭腦中憑空臆造的,而是立足于現實,看到了環境破壞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消極影響,看到了經濟發展中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所以才在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二者的動態平衡中,做出“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的重大戰略決策。
解決現實問題不像解題“套公式”,不斷發展的具體情況沒有現成的公式可套。在以習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帶領下,根據具體實際做出了“生態興則文明興”,“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要論斷,將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不斷深化,時刻為黨的指導理論注入新的發展活力。把馬克思主義當做不變的教條,當作是萬能的公式的時候,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庸俗化、片面化的時候。
三、深化認同,全面踐行
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教訓高度凝練了以上兩方面內容,以斯大林的著作—《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例。斯大林在理論上的最大貢獻是對列寧有關思想的捍衛和發揮。在《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斯大林用通俗易懂的形式闡述了作為無產階級政黨的世界觀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針對蘇聯當時所處的社會歷史條件提出無產階級專政的三項主要任務:一是鎮壓國內外剝削者的反抗,保家衛國;二是保證無產階級對國家的領導權,鞏固工農聯盟;三是組織社會主義,消滅階級,向無產階級社會過渡。這在當時為指導蘇聯的社會主義運動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他在闡發列寧主義和蘇聯經驗的國際意義的同時,忽視其應有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點,而且在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中,過于重視政治手段輕視經濟手段。而這其中最大的失誤是忽視辯證法,例如其初衷是希望集結各方面力量,壯大社會主義陣營,然而在推廣蘇聯經驗時卻產生了處理別國社會主義運動時強加于人的錯誤做法。由此可見,忽視對立統一規律和實踐觀點,否定之否定規律,對于社會主義道路的建設和發展存在的消極作用。
認識的辯證法和唯物史觀時至今日依然是我們黨組織籌劃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世界觀和方法論依據。《反杜林論》其中五個部分的內容為我們系統詳盡的梳理了杜林思想的錯誤之處以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為我們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在實踐中踐行科學社會主義指明了道路,同樣也為我們黨永續發展提供不竭精神動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中共中央宣傳部編.- -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6
[2]王樂,《反杜林論》導讀,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8.1(2020.3重印)
作者簡介:王鑫茹(2000--),女,漢,河南,本科在讀,學生,重慶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