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姣
摘 要: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國家與社會對我們的事業有著更高的要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培養出具有傳統文化思想的多元化學生。如果能在小學數學科目中帶入到傳統文化思想,不僅能讓學生受到熏陶,而且還能增加學生對數學科目的興趣與喜愛,這對于新時期的教育理想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同樣也能夠影響學生的“三觀”導向。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探討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方法及作用。
關鍵詞:傳統文化 小學數學 滲透 作用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0.009
數學是一門客觀、精確、嚴謹的學科,它有著極其豐富的創造性與想象性。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找到數學科目與傳統文化思想相融合的地方,找到它們的結合點,深挖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引導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我們傳統文化思想的真正意義所在,培養學生文化底蘊素養。
一、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的意義
1.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
通過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滲透,能夠對小學生們的思想文化進行影響,為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讓小學生們能夠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理解,讓傳統文化能夠在數學教學中得到弘揚與傳承。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對傳統文化的課堂教學滲透給予重視,積極結合教學內容將傳統文化融合在數學課堂教學中。
2.強化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
通過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滲透,能夠讓小學生了解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傳承,讓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提高,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也能夠充滿自信心。而在小學階段作為學生思想發育的重要階段,通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也能促進小學生們健全人格的建立,對小學生們的良好道德品質進行培養,是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關鍵教學因素之一。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1.挖掘數學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結合知識內容對文化進行滲透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對數學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容進行挖掘。結合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容與課堂教學的知識點,讓傳統文化能夠在數學課堂中進行滲透。引導小學生們在對數學知識內容進行學習時,能夠了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而在傳統文化中,傳統數學文化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通過對數學文化的滲透,不僅能夠引導小學生了解我國數學歷史的發展,還能通過文化滲透提高學生們的文化自信心,讓學生對數學學習與傳統文化學習充滿了興趣。
例如:在對《簡易方程》進行課堂教學時,數學教師便結合“雞兔同籠”的問題,引導學生們對方程思想進行了解,并能夠熟練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而“雞兔同籠”是記載于我國《孫子算經》中的經典問題,是我國古代數學問題之一。而數學教師可以結合之一問題,對我國傳統的數學文化進行滲透,讓小學生意識到古人的智慧。同時,在古代人們便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通過對傳統文化的滲透,能夠讓小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更加深入,同時也能意識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這對學生們文化意識的養成和文化自信心的提升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2.結合傳統文化的小故事,滲透傳統文化內容
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開展數學教學時,也要結合傳統文化的小故事,對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進行調動。讓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學習充滿熱情與動力。而這也能夠集中學生們的課堂注意力,讓小學生們通過課堂學習對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認知。而在對傳統文化故事內容進行引用時,數學教師要對故事內容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明確,讓學生在對傳統文化進行學習時,也能夠掌握課堂的教學內容,讓數學課堂教學能夠一舉兩得,在提高小學生們的學習能力的同時,促進小學數學課堂與傳統文化的融合。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對《找規律》開展課堂教學時,數學教師便可以結合“田忌賽馬”的故事對傳統文化進行滲透。學生們通過對故事內容的分析,掌握田忌賽馬中的規律,并通過故事內容對其中涉及的傳統數學文化進行了解。讓小學生能夠學習古人的智慧,培養小學生們的數學思維。同時讓小學生們意識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通過傳統文化的故事收獲自己的感悟。讓小學數學教學課堂能夠成為學生們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
3.結合傳統文化圖形,開展數學課堂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幾何知識內容也是課堂教學的重點。而在開展幾何教學時,小學數學教師便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通過傳統文化中的圖形與圖案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滲透。這樣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了解,還能對學生們的文化認知進行提升。而在我國傳統圖案中不僅蘊含了傳統藝術文化,其中也有著許多數學的思想和文化內容。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對如何進行教學滲透給予重視。在對數學課堂與傳統文化圖案進行融合時,要將古人美好的生活向往進行體現。
例如:在對《圖形的運動》開展課堂教學時,小學數學教師便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通過我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圖案對平移、軸對稱和旋轉的知識內容進行教學。而在對傳統文化圖案進行選擇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傳統藝術文化中的窗花剪紙、京劇臉譜等,也可以結合我國傳統建筑文化中的圖案,如:故宮中的古典建筑圖案,引導學生發現古人對于對稱的運用,讓學生發現對稱蘊含的美感。在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們理解教學的知識內容,有效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果,讓傳統文化與數學教學能夠有效結合在一起。
4.拓展教學內容,感受文化內涵
數學這門學科對學生的思維有著深遠持久的重要意義,它內容豐富,邏輯性與準確性高。教師在授課中一定要找到傳統文化與數學學科的契合點,把它們完美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能夠感受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思想,以加之學生的興趣,使傳統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在當今的小學數學課本中,其實已有很多傳統文化思想相結合的習題或知識點,教師應在這些方面上重點強調說明,利用手中的教材以及結合相關傳統文化思想,來培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樂趣。
5.積極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對于小學生們來說,數學實踐學習不僅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教學方式,也是學生了解知識內容的重要學習方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開展數學教學實踐活動,并在其中對傳統文化進行滲透。讓小學生們能夠對知識內容和傳統文化進行學習與探究,促進小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對《圓》進行課堂教學時,小學數學教師便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實踐學習活動,并將中秋節與課堂教學進行融合,實現在數學課堂中對傳統文化的滲透。小學生們通過課堂實踐學習,能夠了解我國中秋節的團圓文化,并通過月餅等文化遺產引導小學生對“圓”的知識內容進行了解。讓小學生不僅在活動中對數學知識內容進行學習,也能夠了解我國傳統文化中“圓”的意義,并積極對小學生文化素養和意識進行培養,發揮出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中的教學價值。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讓傳統文化通過與數學教學的融合能夠發揚光大。
6.通過名人故事對傳統文化進行滲透
在我國數學歷史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數學家,如:祖沖之、劉徽等,這些數學家們寫作了傳統數學文化的著作,在書中詳細描繪了許多數學問題的解題方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對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時,也可以結合我國古代數學家的故事,并結合他們的數學成就對傳統數學文化進行滲透,引導小學生對傳統數學文化進行了解,讓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弘揚與傳承。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依據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積極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滲透。讓傳統文化對小學生們的思想與觀念進行影響,培養小學生們的良好品質與修養,體現出傳統文化教育的價值,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映民《淺談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中外交流》2019年第51期。
[2] 高波濤《淺談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新課程研究(下旬)》2015年第1期。
[3] 楊柳《探究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考試周刊》201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