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健玲 黎志覽
摘 要:立德樹人是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師德是教師職業的基本操守,教師在塑造學生靈魂之前首先要塑造自己的靈魂。本文主要從教師行為方面和品德方面去提升自己的師德修養,踐行師德品質。
關鍵詞:立德樹人;師德;職業教育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258
為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深入推進實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全面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總體要求提出以下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師德師風建設全過程,嚴格制度規定,強化日常教育督導,加大教師權益保護力度,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激勵廣大教師努力成為“四有”好老師,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從政策上我們了解到立德樹人乃師之根本!師德是教師職業的基本操守,是教師履行教師責任的基本要求。這就要求我們作為教師要有高尚的品德、關懷和包容學生的心胸、耐心教導學生的責任心。教師應以“立德樹人”四個字為職業生涯的準則,除了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教學技能及教學方法外,也應不斷修煉自身品德。師德是教師的一面鏡子,教師不經意的言行會在學生的校園生活中留下痕跡,教師的思維、個性和行為習慣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好的教師會成為學生的榜樣,指引著學生今后的品行發展。因此教師在塑造學生的靈魂之前,首先要塑造自己的靈魂。 教師教育學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師必須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應具有優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優秀的教師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鍛煉自己的
師德。
1 每日進行反思,讓反思成為一種習慣
古語有云:“吾日三省吾身”,教師可以在每日抽出十分鐘的時間,記錄每日的教學和管理的反思。反思并不是找出自己所有的錯誤讓自己自責,而是給自己一段時間,回憶一下今天的工作,包括上課提及的知識點及備課不全面的地方、在處理學生問題時的欠缺,也可以記錄上課運用某個教學方法時學生的反應。好的方法等。若有不足之處,教師也可以提醒自己留意。讓反思成為一種習慣,從反思中學習,為自己的工作做一個歸因訓練,即找出工作中一件事情好的原因和不好的原因,從反思中獲得寶貴的教學經驗,也能為寫職稱論文準備第一手的材料和寫作思路。通過不斷的反思,不斷的修正自己的言行舉止,讓教師的品德逐漸高尚起來,提升自己的師德。
2 要用發現愛和美的眼睛去觀察學生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我們不能用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不能以成績來評判學生的好壞,要善于觀察他們,要用發現愛和美的眼鏡去發現他們身上的不同特點。中職階段的學生,年齡在15~18歲的比較多。有些學生甚至是在外面工作一段時間后又回來上學。老師在做班級管理時,由于學生人數較多,日常事務也較多,有時未必能面面俱到。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容易給學生帶上“壞學生”的帽子,對于違紀學生的背后不去深究他們違反的原因,而是采取一味的指責和處罰,甚至對他們采取咆哮和威嚇的手段,這樣不僅僅挫傷了學生的自信心,也違背了師德的體現。因此教師應該用更科學的方式對待學生和處理學生的問題, 既要維護學生的形象,也要控制好自己的
情緒。
在中職學校的班級管理中,教師除了從理論出發,更應用現場觀察的方式,多了解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包括課堂習慣、衛生習慣、宿舍生活習慣等,也應定期找學生談話,用筆記本記錄學生對班級管理、自身發展、專業情況等的反饋信息,從談話和觀察中整理出學生管理和班級日常管理的思路。 中職學校的學生比較容易自卑,怕暴露自己的缺點,在乎自身的形象,但也比較活潑,容易打鬧,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老師如果只從一個角度看待學生,容易出現倦怠、審美疲勞甚至厭惡等情緒。教師應通過觀察和談話了解學生的情況,發掘學生與眾不同之處,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推薦學生參與適合自身特點的一些活動,獲得成就感。教師還可以組織班級聚會,換一種方式與學生相處,要用發現愛和美的眼睛發掘學生的另一面。正確的處理師生關系,讓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高尚起來,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學生,讓學生也逐步高尚起來。
3 用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學生
陶行知先生說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應該努力做好學問,有充足的知識和品格來教導學生;要努力樹立自己的形象,規范自己的行為,為世人做個好的典范,成為社會中的楷模。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對生活、工作和學校的態度。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教師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典范。比如為了讓學生保持教室衛生,除了督促學生做好班級衛生工作外,還會親自動手打掃教室衛生、整理宿舍內務和倒垃圾。學生從老師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中感受到應有的工作態度,就也會效仿教師的行為。中職學生在校學習兩年后就會步入職場。其實,他們在校時就已處在職場的邊緣。教師的技能水平、知識儲備、工作態度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備好每一堂課,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是每一個老師應盡的職責,也符合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面對學生的問題,教師應慎思之,明辨之,用實際行動傳達老師的關愛,用實際行動表達職場的態度,用實際行動實踐榜樣的力量。
立德樹人,師之根本。師德建設,重在修煉教師的品行。教師的師德建設,還要關注教師自身修養的提升,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充電,從思想、心理、觀念、行為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我,以身作則,踐行師德品質。
參考文獻
[1].王萬榮.情感教育在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2020(7):172-173.
[2].曹士其.中職班主任德育管理辦法[J].職業,2020(15)63-64.
[3]徐夢雪.新時期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提升策略研究[J].信息周刊,2019(15):412.
作者簡介
傅健玲,女,廣西南寧人,本科,畢業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工業技師學院機械系教師,一級實習指導教師、高級技師,主要研究方向:中職班主任教育,職業技術教育,零部件測繪與CAD一體化課程教學和“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改革。
黎志覽,男,廣西南寧人,本科,畢業于廣西大學,廣西工業技師學院機械系教師,二級實習指導教師,焊工高級技師,主要研究方向:中職班主任教育,焊接技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