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 ?要:教學內容的安排非常重要,老師設置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老師一直遵循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而沒有任何的創新是不能讓學生更好地吸收到知識,老師要定期地更換和創造教學方式與方法,給學生良好的上課體驗。而且小學階段是思想需要引導的階段,學生的思想體系不完整,老師需要引導他們有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能夠有正能量的思想注入。
關鍵詞:課程思政;小學語文;創新發展
引言:
小學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的基礎課程,這一課程的學習也會對學生的思想素質和文化內涵有很大的影響。而這也恰恰證明了老師需要更好地運用課程內容。能夠給學生傳達更多的精神與文化,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成長與發展,也讓學生的思想可以更加正向、正能量,學生需要學習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老師也要給學生更多的文化與思想的吸收。
一、創設情境,豐富思想
利用情境為學生傳授知識與思想,語文的學習不僅要教給學生語文的相關知識,還要能夠在教授知識的同時給學生注入更多好的思想,讓學生能夠通過語文的學習,也學習到更多的思維與思想。并且這些思想都要是正能量并且積極的,能夠給學生一個好的指引方向,讓學生在小學的階段就養成一個好的思想。
例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的過程中,老師就可以在課程前面為學生播放一個圓明園的歷史,讓學生看一看國家輝煌的時候圓明園是什么樣的,那么在播放完這個視頻之后,再給學生播放一個被侵害過的圓明園是什么樣的。讓學生產生疑問去想一想為什么圓明園會變成這個樣子。在給學生創設完這樣的情境之后,老師再問一下學生:有沒有學生知道這一段的歷史?如果沒有學生知道,老師就給學生進行普及,讓學生知道我們國家經受過了什么樣的創傷,誰給我們寶貴的圓明園造成了這樣的創傷。給學生注入一種愛國的思想,并且給學生普及完這個歷史之后,老師需要隨機挑選幾位學生說一說自己在聽完這段歷史過程之后有什么樣的感受。讓學生們分享完自己的思想之后,老師就進行這篇文章的教授,而且在講授的時候,老師也可以多在多媒體上插入一些圓明園的圖片,適合提醒學生能夠記住圓明園這段歷史,給學生這樣的情境,也可以讓學生用更好的感情投入到這篇文章的學習中。在講完這個課程之后,老師也需要讓學生能夠將這節課所教授的思想與知識都進行總結,讓學生能夠重點去了解到這節課老師給了他們什么樣的思想啟發,并且也能夠帶著這樣的愛國思想去進行之后的學習生活。這樣通過情境創設也可以讓學生的思想和知識都能夠得到豐富。
二、課前五分鐘思政演講
語文需要非常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整合各種知識,并且在這些知識中總結出自己的觀點進行表達,所以老師可以設置五分鐘演講的環節,讓學生能夠通過這個環節鍛煉自己的口語能力,也能夠在這個環節當中搜集更多的知識信息。
例如:在學習《少年中國說》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先將這篇課文講授給學生,讓學生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還有這篇文章的重點內容是什么。讓學生先有一個自己的大概了解,能夠通過這種了解更好地對于這一主題進行一次演講,然后學生通過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理解,還有自己想要表達的少年中國說。那么在老師講授完課程之后,就可以讓每一位學生準備一下下節課演講,一節課不可能讓所有學生都演講完成,所以老師需要選擇幾位學生。在選擇的過程中,老師也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說讓學生抽簽進行選擇或者是通過游戲的方式,哪一位學生沒有接上老師的古詩,哪位學生就進行下節課的少年中國說演講。那么選擇完學生之后就讓這位學生進行準備,總結整篇文章的重點內容,并且能夠對內容有一個自我的表達,還可以說一說自己對于中國的期許和感情,讓學生能夠從這樣的形式當中讓自己的思想有一個提升。
三、小組合作進行語文思政學習
平時的語文學習的時候是在講課,那么老師可以創新型地改良課程模式,讓課堂模式得以良好發展,老師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講課的機會,都有自己掌握課堂的機會。所以老師就可以通過小組講解的方式,讓每位學生都有講解的機會,并且在他們講理的過程中,一定要穿插一些思想方面的表達,比如說在講解相關語文知識的時候,就可以插入一些正能量思想的傳遞,讓每一個內容都可以散發出更多語文內涵和思想內涵,讓學生在講解的時候就可以獲得思想的提高,也能夠通過自己的講解更好地創新語文的學習模式。老師也可以定期舉行一些小組的合作探討,比如說在上課的時候,針對一些思想,老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哪一個思想比較正確,哪個思想是錯誤的。讓學生能夠自己針對性地去了解到如何去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觀。
結束語:
語文這一學科的知識是可以很好地讓學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高的,目前老師在教授課程的時候,一定要潛移默化地為學生多講解一些正能量的信息,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使自己的思想得到進步,可以更好地保持自己那顆純真的心,接受世界的善意與美好。
參考文獻:
[1]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康小東,馮亞莉. 西部素質教育. 2020(02).
[2]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邢紅強. 西部素質教育.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