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亞妮
摘 ?要:職業高中作為為社會培養高等技術復合型人才的學校,在日常的專業課程教學之外,也應當注意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及正確思想道德觀念的建設。能夠肩負起相應教學功用的學科,便是職高的語文課程。為了使得學生能夠在職高的語文課程教學中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及思想道德觀念的培育,有關教育研究學者開始嘗試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職高語文課程中進行相關教學活動的開展。下文將對此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職高語文;課程融合;傳統文化
一、傳統職高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想要使得職高的語文課程教學融合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對傳統職高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只有如此才能夠有的放矢地采用合適的方法來進行相應課程的融合。下文將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
(一)語文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職高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特征,決定了在日常的課程培養過程中,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來進行專業課程知識的學習,以便自身能夠在日后的就業競爭中保持良好的核心競爭力,成為具有嫻熟專業技能技巧的復合型人才。正因為如此,很長一段時間內職高的日常課程培養并不注重語文課程的教師。語文課程在職高在培養模式中處于輔助教學課程的地位。學生在日常的課程學習中,通常也以進行語文課程的知識學習來作為放松大腦進行日常專業課程學習任務調節的工具。由于職高的日常課程教學中對語文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高,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職高學生的語文課程學習成績并不理想。這直接導致了職高學生的三觀建立,沒有受到很好的引導,思想品德觀念的建立沒有得到較為科學合理的完善,綜合素質也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倘若對語文課程的重視程度依舊沒能得到提升,將會對未來的職高人才培養起到十分負面的影響。
(二)語文課程沒有聯系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語文課程當中十分重要的組成內容。所有入選語文教材的課文,都或多或少在字里行間蘊藏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風俗民情以及傳統美德。故而教師在進行語文課程的教授中,需要深入到課文內部,進行相關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教學。相比較其他課程當中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學,融入課文中的這一部分顯然更加生動有趣,更不容易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枯燥與乏味。而現階段的教師在日常的課程教學中,往往只會注意進行課本知識的教學,而不會對課本知識進行過多的內涵拓展與外延遷移。學生在進行相關課本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并不能夠體會到進行語文課程學習的樂趣。因此職高的語文課程學習會逐漸成為一種惡性循環。
二、相關措施分析
想要使得職高的語文課程聯系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來進行課程教學,那么就要針對現階段所存在的問題,來進行具有可行性的措施對問題進行糾正與改善。下文將對相關措施進行研究與分析。
(一)提升對語文課程的重視程度
想要使得語文課程能夠聯系中華民族的傳統優秀文化來進行課程教學,那么相關教師在日常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就要提升語文課程的重視程度。如果在職高的人才培養模式中,語文課程的教學地位仍然沒有獲得明顯的提升,相關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的學習重視程度依舊不夠高,那么即便在語文課程中進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宣揚,也無法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為此,職高的人才培養模式應當進行相應的改革。在重視學生職業技能技術培訓的同時,也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及思想道德觀念的建立,只有如此語文課程重視程度才能夠達到較為科學合理的標準。以此為背景,職高院校的語文課程教師才能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去進行日常的語文課程教學。這對于提升職高院校的語文課程教學質量,幫助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提升與培育,都是能夠起到較為正面的作用的。提升語文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僅僅表現在語文課時量的增加上,還表現在職高院校日常學生學習狀態能力考查方式的改革上。如果相應的職高院校能夠將語文課程納入了正常的考核體系當中去,那么學生與教師對語文課程的重視程度,自然會得到較為明顯的提升。
(二)課文教學融合傳統文化
在職高院校的日常語文課程教學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后,相關教師并可以嘗試在日常的課程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最為直接的方法,就是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日常的課文教學中。這樣一來,學生既不會覺得日常的課文教學太過枯燥乏味,也能夠從優秀的文學作品中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與精髓。譬如在相關語文教材第6單元的第21課、22課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相關課程的教學,來引導學生對《詩經》《論語》等優秀古典文學名著進行深入的了解。這一類優秀古典名著本身便蘊含了許多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學生進行相關名著的學習,能夠對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現實主義文學創作風格以及中庸等民族精神思想,進行深入的了解與剖析。這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得學生建立正確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都是能夠起到正面作用的。
(三)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傳統文化融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日常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教師也開始嘗試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輔助。語文課程教師在進行職高院校的語文課程教學時,并可以通過海量的網絡平臺資源搜索,來收集與課程主題相關的,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相關的視頻音頻資料。通過對形象化的視頻音頻資料播放,學生便能夠對與課程主題相關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對增加學生的民族認同感、民族凝聚力以及民族自豪感,都是有十分重大作用。學生通過形象化的教育教學資源的學習,便能夠對相關課文以及教學內容有更深刻的感觸,這樣一來,學生進行語文課程學習的興趣便能獲得極大的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日常的語文課程教學中進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融合是很有必要的。相關民族傳統文化的融合,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綜合素養的提升以及思想道德觀念的建立,這對于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才的培養是能夠起到積極效用的。
參考文獻:
[1]李立峰.如何在職業教育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J].教育教學論壇,2020(08):364-365.
[2]謝靜.將傳統文化融入高職語文課程教學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0(0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