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珍晨
摘 ?要:運算能力是數學能力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必備的一項技能。小學是學生認知發展階段的關鍵時期,其基礎的打牢、技能的培養對小學生的主體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當前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大多數教師缺乏針對性的培養手段和引導方法,導致小學生的運算能力難以有效提升。因此,本文作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提升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方法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運算能力;課堂教學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較強的基礎學科,其運算能力的有效培養,有助于加強學生對數學概念和計算法則的理解效果,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小學是學生夯實基礎、提升技能的“黃金期”,強化學生的數學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多元化的主體發展。但在實際的教學培養中,小學生大多存在計算效率低下、運算問題頻發、錯誤例題重復犯等現象,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從培養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重要性、提升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具體方法兩個方面出發對此進行探究。
一、培養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重要性
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效果。學習本就是一個不斷認知、不斷積累的過程,對于抽象的數學知識和法則概念,以問題式的方法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學習與理解,更有利于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打牢學生的學科基礎。同時,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運算是一種行為,學生通過計算法則和組合定律,運用適當的方法展開對問題的解析與解決,進而達到學以致用、構建思維的效果,使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加強。
二、提升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具體方法
(一)構設生活情境,激發運算興趣
在日常生活中包含著許多數學知識和數學問題,將這些生活現象以問題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不僅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運算興趣,還能使學生感知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進而有助于培養學生善于觀察、主動分析的學習習慣。因此,在數學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情發展,構設相應的生活情境,引發學生對問題內容的探究心理,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如在三年級上冊乘與除單元“需要多少錢”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已初步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為了檢驗學生對課堂知識點的理解效果,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我利用多媒體投影技術,將生活中經常碰見的數學問題展示給學生,如“小明和媽媽去商場買玩具,猴娃娃的單價是24元一個,玩具牛的單價是18元一個,機械虎的單價是36元一個,請問買2個猴娃娃需要多少元?那100元可以買4個玩具牛嗎?買2個機械虎,付100元,應找回多少元?”等問題,學生看到生動形象的問題信息,不由自主地展開運算活動,紛紛舉手說出答案。通過生活問題的情境展示,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學生的課堂基礎得到鞏固。
(二)注重方法引導,提升運算效率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解題方法的傳授有助于提升學生對數學問題的運算效率,保證學生的運算質量和計算結果。因此,在數學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學情基礎,針對課堂問題采取多樣化的解析方法,多元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方式和運算思路,拓寬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得到切實有效的能力提升。如從1~10的十個數中,每次取兩個數,要使其和大于10,有多少種取法?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打破傳統的固有解析思路,從新引導學生對問題信息進行分解和解答。思路一:從較大數想起。較大數不可能取5或比5小的數,取6有6+5;取7有7+4、7+5、7+6等等;以此類推,取10有九種組合,進而可以計算出1+3+5+7+9=25種組合取法。思路二:兩數不能相同。較小的數為1,只有一種取法1+10;為2的有2+9、2+10;以此類推,可計算出1+2+3+4+5+4+3+2+1=25種取法。通過不同的方法引導,既能豐富學生的解析思路,又能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
(三)加強錯題分析,夯實運算基礎
錯題是一種教學資源,能直接反映出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掌握情況,深入分析進而展開針對性的培養與訓練,有助于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因此,在數學課堂活動中,教師應加強錯題的分析環節,正確對待學生所出現的錯誤問題,挖掘本質,對癥下藥,進而使學生在下一階段的學習活動中避免重復犯錯,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如“500÷25×4=500÷(25×4)=500÷100=5”,其錯誤原因是學生對簡便運算定律的概念掌握不牢而導致的。大多數學生受到數學組合的干擾,一味湊數,進而致使計算結果錯誤。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著重加強學生對混合運算或簡便運算的概念理解,強調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如不具備簡便運算因素的,要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同時,在理解運算定律和四則運算的基礎之上按照針對性的練習活動,以此打牢學生的運算基礎。
綜上所述,通過生活情境的構設、解析方法的引導、錯題分析的加強,不僅使學生的運算興趣和探究熱情得到激發,還使學生的運算效率和計算能力得到加強,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概念和法則的理解效果,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同時,針對不同學情的學生,深入分析問題本質,采取多樣化的引導策略,正確引導學生對問題的解析思路和計算方向,保證學生的有效學習。
參考文獻:
[1]梁仁華.芻議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計算能力[J].開心:素質教育,2017(3):56-56.
[2]康文馨.小議如何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南北橋,2017(3):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