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靜嫻
摘? 要: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過程當中,對于游戲精神進行倡導和應用,其能夠促使整個教學質量的提升,培養幼兒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游戲課程化的方式,其本身能夠更好的對幼兒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進行適應,并且促使幼兒能夠在參與游戲的過程當中更好的完成知識內容的學習,幫助幼兒實現全面的發展和成長,這是現階段幼兒教育工作當中的一個研究重點。
關鍵詞:游戲精神;幼兒課程;游戲化;促進作用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0-0060-02
The role of game spirit in promoting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Gamification
WANG Jingxian? (Cao'an kindergarten,Huaqiao,Kunshan,Suzhou,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Gamification,the advocacy and application of game spirit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whole teaching quality and cultivate children's interest in learning activities. The way of game curriculum,itself can better adapt to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and promote children to better complete the learning of knowledge content in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game,and help children achiev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growth,which is a research focus in the current stag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Keywords】Game spirit;Kindergarten curriculum;Gamification;Promoting effect
游戲課程化主要是指將游戲與幼兒課程進行融合,是一種重要的教學理念。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過程當中,既需要具備游戲精神,這樣游戲本身的自主性,創造性以及自由性才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證。教師通過利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讓學生接受所學習的內容,增強學生參與興趣和積極性,培養他們的主動意識。在課程游戲化的過程當中,也應該對游戲的時間進行充分的保證,并且對于整個游戲化課程的時間進行合理的規劃,提升對幼兒參與游戲過程的引導與指導。
1.游戲精神對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促進作用
第一,能夠促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過程當中,通過對于游戲精神進行應用,其能夠更好讓教學質量得到提升。課程游戲化的過程當中,其需要依據幼兒園的時機,資源情況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征來進行開展,這樣才能確保游戲化符合幼兒的發展需求,并且具備一定的特色。幼兒階段的孩子,他們活潑好動,并且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強,注意力不夠集中,行為相對隨意,這對幼兒教育活動開展而言會產生一定的困難。而通過倡導游戲精神,對于幼兒園的課程游戲化進行更好的落實,其能夠為一線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更好的幫助,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
第二,能夠更好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倡導游戲精神,其能夠更好的利用不同的游戲形式,對于幼兒的參與興趣進行激發,這樣就能夠把教師的督促讓幼兒自身的主動性得到激發,并且深入的參與到知識內容的鉆研當中,拓展幼兒自身的知識面,提升他們的成長效果。
2.游戲精神應用于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思考
第一,對于游戲時間進行保證。課堂教學當中,游戲的時間相對有限,為能夠提升教學效果,這需要對于游戲時間進行充分的保證。雖然游戲化課程教學的應用已經具有一段時間,但是實際效果卻依然有待提升。在教學上,教師應該對游戲精神進行全面的應用,改變以往的教學手段,避免簡單的拼湊和穿插,讓游戲化教學方式的特點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對教學理念進行適當轉變,整合與精煉教學資源,突出教學目標,打造具有教學意義和內容的環境,實現游戲、課程的一體化,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游戲化的積極作用。
第二,合理設置學習的情境,自然的融入游戲。游戲化教學當中,對于游戲環境進行合理的構建,吸引學生的參與興趣,這是非常必要的。在學習情境的創設上,應該突出學生的興趣愛好,并增加教學設置,選擇學生熟悉的內容和環境,這樣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和發展。例如,在對于中班教學上,中班的學生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幼兒園學習生活,他們具有一定的紀律性,同時也熟悉幼兒園的一些游戲。在游戲設置上,我們可以選擇“傳遞皮球”的游戲,讓幼兒們圍成一圈,手遞手的進行傳遞,并且從增加趣味性的角度,增加一些數字的循環,這樣游戲更加新穎,也能夠更好的突出游戲精神的特點。
第三,選擇正確的培養方式。在當前的幼兒教育中,教師一般都是通過講故事、說教等方式,對幼兒行為習慣進行培養,如此很難充分凸顯幼兒的課堂主體地位,導致其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無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鑒于上述情況,教師一定要提升對幼兒行為習慣培養工作的重視程度,將游戲教學作為主題,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方式,確保幼兒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其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從而可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幼兒園在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的過程中,為強化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根據一些寓言故事,組織幼兒開展角色扮演的活動,使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如此不僅可幫助其更加深入的了解故事的內涵,同時還能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教師可將《丑小鴨》作為范本,在課堂上開展角色扮演的活動,如有的同學扮演丑小鴨,有的同學扮演其他的雞鴨和牧人,從而使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尊意識、自愛意識以及愛心。此外,教師也應在活動過程中進行正確指導,對幼兒的錯誤行為進行及時指導,以此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再如,在以“環保活動”為主題的幼兒游戲中,教師可在活動場地中放置一些垃圾,但要注意的問題是,這些垃圾一定是無毒無害的物品,不會對幼兒身心造成損害和影響,接下來將幼兒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環?;顒?,主要是引導其將活動場地中的垃圾拾起,并統一放置到垃圾箱。通過類似的實踐教學活動,可大幅度提升幼兒的參與興趣和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幫助其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提升其社會責任感,從而也能在生活中更加自覺的履行好自己的義務。
第四,通過游戲對幼兒不良行為進行糾正。針對幼兒成長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不良行為,游戲療法和心理療法是很重要的矯正方式,通過一些情境游戲的開展,可對幼兒情緒方面以及性格方面的問題加以矯正,具體如攻擊性、膽怯、焦慮、愛發脾氣、固執等等。實踐過程中,幼兒園可以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開設幼兒心理健康咨詢室,通過游戲的方式,與幼兒進行交流和溝通,同時還可借助一些輔助道具,具體有鼓、大球、蹦床等等,鼓勵一些具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幼兒能夠主動的參與到平衡運動游戲過程中,從而更好的疏解其不良情緒,使其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但在具體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對幼兒的心理狀況和行為變化進行仔細觀察,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有意識的對其不良行為及時糾正,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第五,對師生關系進行合理的構建。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是否具備良好的成效,師生關系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課程游戲化應用上,教師應該重視和學生之間關系的合理構建,讓學生們在游戲當中的緊張感得到消除。例如,對于“五指歌”游戲來說,教師可以讓幼兒圍成一圈,并請其中的一個幼兒扮演小獵手,隨著歌詞做動作,其他幼兒雙手隨歌詞節奏,逐一伸屈,扮演“獵手”的幼兒做打槍動作,瞄準誰,誰立即做松鼠動作跳出,幼兒隨歌詞自由創作表演、“小豬”和一幼兒互相指著鼻子交換位置,交換角色。這一游戲可以有效的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和靈活性,并且也有助于促進他們創造性的提升。在日常教學當中,通過對于師生關系進行合理的打造,這樣學生們的緊張感能夠得到消除,能夠更好的配合教師,跟隨教師的思路來參與到學習當中。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應用上,游戲精神是必不可少的。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該充分的分析和思考,對于課程游戲化的應用進行合理的優化和改進,促使幼兒自身素質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岳春曉.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策略[J].學周刊,2019(12)
[2]何永珍.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
[3]傅惠萍.幼兒課程游戲化和區域活動結合的策略[J].名師在線,2019(11)
[4]陳英霞.自由游戲 快樂成長—在游戲活動中發展幼兒智力[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10)
[5]蘇琴.幼兒自主游戲中教師支持策略分析[J].亞太教育,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