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層黨組織是從嚴治黨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促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覆蓋的最小單位。民族高校基層黨支部要順應時代之需,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激發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和戰斗力,全面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建設質量。
關鍵詞:民族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提升路徑
“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1]高校基層黨組織是高校黨委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也是實現黨的領導和執政目標的支撐。黨的基層組織是否堅強有力,直接關系到黨的生機活力,關系到黨的事業興衰成敗,關系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民族高校基層黨支部的建設,要以黨的十九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為指導,緊緊圍繞加強黨的建設質量和執政能力這條主線,從固本強基、增強活力入手,堅持區分層次,突出問題導向,強化黨支部班子建設,提高黨員隊伍素質,促使主體責任在基層落地生根,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一、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是優化黨建工作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九大向全黨旗幟鮮明地提到要“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質量強黨,重點在基層。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直接關乎黨的建設質量,直接關乎黨的執政根基。當前,為了確保黨對高等教育的全面領導,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的基礎上,基層黨支部不斷探求新的建設路徑,催生出越來越多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研究成果。有的結合支部建設和發展的工作實際,有的側重于支部的建設質量、建設水平探討;有的則著眼于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等方面加以研究;有的圍繞制度體系和保障機制進行對策分析;有的偏重于基層黨建的功能建設、“頭雁”引領作用等方面的探討等等。相比較而言,既著眼于頂層設計,又能從基層黨支部建設實際出發,對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和工作能力加以提升的對策性研究還比較薄弱。將高校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以及黨員教師師德、師能培養的結合方面還比較欠缺。對民族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梳理和總結的論文稍嫌不足,尤其是結合民族高校黨建工作的現實,加以綜合性的針對性的研究,尚無實質性的推進與展開。
提升民族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是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的前提。對民族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加以研究,有助于豐富現有民族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理論,提高基層黨組織的綜合素質和工作水平,完善和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主要職能。有助于總結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基本經驗,確保黨的執政方針落地生根。有助于拓寬基層黨建研究的范圍和視野,進一步優化民族高校基層黨建的內容體系。抓好民族高校的基層黨建工作,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保證。解決黨建工作的薄弱環節,真正實現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將大思政意識和“立德樹人”的觀念內化為廣大黨員教師的自覺行為,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優勢和思想政治引領作用,加強基層黨組織規范化、標準化建設,達到“組織健全有力,制度機制完善、黨務工作規范,活動經常有效、檔案材料齊全、黨員作用突出”的目標。 化解基層黨支部建設的制約因素,掌握民族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基本規律,形成民族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工作思路,建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活力機制,提高基層黨組織的能力能力水平,形成提高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的基本方略。加強民族高校基層黨組織黨員教師的隊伍建設,落實黨支部“雙帶頭人”培育機制,發揮“頭雁效應”,促進民族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與中心工作的融合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民族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二、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路徑辦法
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是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核心是立德樹人,興辦人民滿意的大學,為國家培養更多德智體美老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作為高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一體化最基本的組織單位,建設好基層教學組織的關鍵是堅持黨的領導,夯實堡壘根基,全面發揮基層黨支部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建設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引領,圍繞著立德樹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強化黨支部的政治功能,提高黨支部的創新功能和服務功能,深入推進基層黨支部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創新工作思路,優化活動載體,全面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建設質量。
(一)加強民族高校基層黨組織規范化、標準化建設
2018年《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出臺,《條例》對黨支部的基本結構、組織設置、任務、工作機制、組織生活、支委建設、領導保障等內容進行了規范性要求,為新時代全面提升黨支部組織力、加強民族高校基層黨組織規范化、標準化提供基本依據。基層黨組織建設要以《條例》基本遵循,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標準化建設,不斷探索與實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充分激發基層黨組織的學習意識、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使黨支部真正成為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堅強戰斗堡壘。
(二)健全基層組織,優化組織設置,重視黨支部的組織建設
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組織程序既要規范有序,又要不走過場。尤其要重視支委會的改選、換屆及選配等工作,選配黨性強、作風正、思想政策水平高、組織能力強的黨員干部。讓有公心、有責任感和工作能力的黨員干部適得其所,真正發揮作用。優化組織配置,做好責任分工,發揮支委會的政治引領作用。提升基層黨支部的活力,力爭各種形式的組織生活都有實質內容和實際效果,這樣廣大教師黨員和干部才能增強黨的意識,強化組織觀念,遵守黨的紀律,確保民族高校基層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
(三)完善制度體制, 明確工作職責,確保黨建工作規范標準
深入貫徹“三會兩課”制度,切實保證各制度清晰、明確,不搞形式主義,力爭貫徹有力。多樣化地進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加強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教育等。嚴格規范落實黨務工作程序,黨支部工作有計劃、有目標、有跟蹤、有監督、有檢查。形成黨務工作流程圖,集思廣益,明確黨務工作職責,完善工作條例。堅持從嚴從實,認真貫徹各項規章制度,有工作計劃或要點,有落實痕跡,有驗收有考核。
(四)建立激發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活力機制
基層黨建工作走入新時代,建立激發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活力機制,是時代之需,也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之需。新時代增強高校基層黨支部活力,既是全面從嚴治黨在高校落地生根的需要,也是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針對當前活力提升面臨的各種阻礙,高校黨支部應當堅定信心,明確戰斗堡壘的定位,不斷進行組織結構與活動的調整,建立黨支部活力的長效機制。
(五)豐富學習方式,優化活動載體,重視黨支部的能力建設
改變單一的傳統的學習方式,增加浸潤性、微黨課、翻轉課、自媒體等多種學習方式,保證活動經常,工作有力。結合工作需要,探索有意義的活動模式,增強思想交流、青年教師培訓、志愿服務、活動陣地建設、講黨性、反腐倡廉、弘揚新風正氣宣傳等活動,務必經常、務實、有效。充分挖掘、培育豐富多彩的活動載體,營造氛圍,夯實基礎,優化內涵,激發黨建工作活力。結合學院教學、科研、育人等工作實際,以創新載體、創新陣地、創新機制、創新作風等具體做法,促使基層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增強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促進基層黨組織建設與中心工作的融合發展
民族高校的基層黨組織是教學、科研和育人三維一體的最小單位,也是黨在高校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黨團結和聯系廣大師生的橋梁紐帶。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全力推動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走向深入,就需要集思廣益,數措并舉,搭建基層黨建與中心工作融合發展、良性牽動的思想橋梁、工作載體、實干環境,貫徹落實“融入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奮斗目標,確保民族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與中心工作的融合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服務中心工作,服務地方,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服務意識。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立德為公,執政為民”理念在基層黨建實踐中的具體體現。基層黨建工作需凸顯服務意識,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融入群眾路線,“寓領導與管理于服務之中”。只有這樣,才能使黨的理論政策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解決實際問題,立足本職做奉獻,愛崗敬業創佳績。真正將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凝聚起來,實施惠民工程,夯實堡壘深基。
(一)發揮“頭雁”效應,培育落實雙帶頭人工程
為切實推進民族高校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增強基層黨支部的凝聚力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要全力培育雙帶頭人工程,落實培育方案,明確發展方向,細化改革措施。加強對黨支部書記的教育培訓,把有條件的支部書記培養成學術帶頭人,把有行政職位的領導干部發展成為支部書記。全方面地調動基層黨務工作者的工作熱情和信心,把黨支部書記培育成黨建和學術“雙帶頭人”,發揮“頭雁”效應,從而推動立德樹人和教學科研“雙促進”,促進民族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與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
(二)強化大思政意識,加強黨員教師師德師能培養
鄧小平曾經指出: “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關鍵在教師。”[2]教師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歷史使命,立德樹人是檢驗高校教師教書育人成效的重要參照,加強師德師風師能培養是基層黨組織責無旁貸的工作要點。把強化黨建政治引領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突出位置,構建大思政格局,強化大思政意識,多渠道地加強民族高校黨員教師隊伍培養,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意見中強調,高校教師黨支部是教育、管理、監督、服務教師黨員的基本單位,是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高校基層的戰斗堡壘,是黨團結和聯系廣大教師的橋梁紐帶,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支撐。因此高校基層黨建需要充分滿足時代之需和人民之需,在永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紅色底色基礎上,創新載體、凝練特色,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建設質量。
高校黨的基層組織處于高校工作的第一線,擔負著黨在高校聯系、引導、組織群眾,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在基層的重要職責,是黨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基層黨支部要真正為新時代高校基層黨組織中的政治核心,就必須立足民族高校黨的事業發展全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出發,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將黨建工作與民族高校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全面從嚴治黨到基層,激活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和潛力,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建設質量和建設水平,使高校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堅持立德樹人思想引領 加強改進高校黨建工作[N].人民日報,2014-12-30.
[2] 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 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8.
基金項目: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一般項目《民族高校基層黨建“一核二基三能”建設模式的探索與實踐》(2019GXDJ-YB008);大連民族大學2020年黨建研究項目重點項目《民族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提升路徑的探索》(DLMD2020DJXM-ZD001);大連民族大學2019年度“課程思政”專項課程建設立項。
作者簡介:丁穎(1975- ),女,遼寧大連人,文學博士,副教授,大連民族大學文法學院,研究方向:中國多民族文學及基層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