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初中教育教學階段,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的提升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也是促使學生得以更好發展的基礎與保障,而初中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在提升其綜合能力及素質方面發揮具有重要的價值,因而需要促使學生有效進行綜合性學習,而鄉土民俗文化在這一方面可以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及價值。基于此,文章主要對鄉土民俗文化在初中生綜合性學習中的應用實踐進行分析,從而使鄉土民俗文化的價值得以更好發揮,使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得到滿意效果。
關鍵詞:初中教學;綜合性學習;鄉土民俗文化;應用
一、 引言
在當前素質教育及新課程標準改革背景下,對于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而言,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屬于重要目標,而促使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在實現這一目標方面十分有利。就目前初中階段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而言,需要對相關的教學資源進行充分合理的應用,而這些教學資源中比較重要的一種就是鄉土民俗文化,因而需要教師充分把握及合理應用,以幫助學生進行更有效的綜合性學習。
二、 初中生綜合性學習概述
初中階段在學生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屬于十分重要的時期,其屬于小學教育的進一步延伸,也是高中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因而這一時期的學習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及成長發展有著關鍵的影響,在這一時期的教育教學中,促使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也就有著重要的價值及意義。由于目前新課程教學標準改革中對于學生綜合能力及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也就需要注重教學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而就目前教學實踐而言,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在這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綜合性學習,就是改變傳統教學中的單一學習的模式,即初中教師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入手進行學習,并且對多個方面的知識進行學習,以實現學生總體知識水平及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就初中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而言,其實際上所針對的并不是某一特定學科的學習,而是學生的整體學習,更準確地說,綜合性學習屬于一種學習理念及學習模式,在這種學習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可以對各個方面的知識進行探討,對于各種知識進行學習,其中不但包含理論課程知識,同時也包含實踐內容。因此,在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具有更好的價值,在綜合性學習得以實現的基礎上,可促進學生對各種知識的有效學習及掌握,有利于學生對各個課程的更好探究,尤其當前社會上對人才的綜合要求越來越高的形勢下,更好的注重在初中階段引導學生實行綜合性學習,為學生今后更好地成長及發展提供基礎與保障。由于在初中學生的綜合性學習中需要學生對各個方面的知識進行更好的學習,也就需要對各種教學資源與教學內容進行更好的應用,鄉土民俗文化作為特殊的教學資源可發揮重要的價值及意義,因而需要初中教師對于鄉土民俗文化的價值充分把握,以便更好應用這一教學資源幫助學生進行更好地綜合性學習。
三、 鄉土民俗文化在初中學生綜合性學習中的應用價值及意義
在目前初中學生的綜合性學習過程中,鄉土民俗文化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一種資源,在促進學生綜合性學習方面有著重要的價值及意義。就目前初中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實踐而言,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價值及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初中學生綜合性學習中,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可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在目前初中教育教學階段的學生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屬于重要任務,也是必然需求,在保證具有較高的興趣的基礎上,才能夠使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更好的參與。就目前初中學生綜合性學習而言,通過將鄉土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及學習資源,這些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度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十分有利,可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以保證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可以得到滿意的效果,使學生實現更好發展。
其次,初中學生綜合性學習中,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增強。就目前初中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而言,一項關鍵任務及目標就是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以增強,從而實現學生整體能力及水平的有效提升,而鄉土民俗文化的融合可使這一目標有效實現。對初中生的綜合性學習而言,其就是讓學生對各個方面的知識進行學習,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綜合修養,而鄉土民俗文化的融入可使學生在學習初中課本知識的基礎,對于課外知識也能夠進行更好地學習,這樣一來,也就可以保證學生學習到更加豐富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實現其整體知識水平的有效提升,使綜合性學習的目的更好實現,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及要求。
最后,初中學生綜合性學習中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有利于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在初中學生的綜合性學習過程中,不但需要學生學習各個方面的知識,實現學生知識水平的有效提升,并且還需要實現學生文化素養的有效提升,這也是學習綜合性學習實施的一個重要目標。在初中學生綜合性學習的實際開展中,通過將鄉土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可使在了解各種民俗知識的基礎上,對于民俗文化更好的體會及把握,隨著時間的不斷增長,也就可以使學生的文化素養得以有效提升,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得到滿足,使學生實現更理想的發展,真正實現初中生綜合性學習目標。
四、 初中生綜合性學習中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策略及途徑
依據上文所述,初中綜合性學習中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具有重要的價值及意義,因而需要對鄉土民俗文化進行充分合理應用。具體而言,在初中生綜合性學習中,對于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充分認識鄉土民俗文化
在初中生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對于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而言,為能夠得到比較滿足的效果,首先就是需要對鄉土民俗文化加強重視及充分認識,從而為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提供更好地支持及保障。作為初中階段的教師,學生綜合性學習中的相關要求需要加強認識,這樣才能夠為促使學生進行更好的綜合性學習提供有效指導。同時,對于鄉土民俗文化需要充分認識,把握鄉土民俗文化的內涵,對于鄉土民俗文化在促進學生綜合性學習方面的價值及意義需要加強重視及認識,這樣才能夠積極應用鄉土民俗文化促使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比如,潑水節、斗牛節,這些屬于鄉土民俗文化中的組成部分,并且具有豐富知識內涵及文化內涵,需要教師注重這些民俗文化的應用,以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實現綜合性學習。
(二)選擇適當的鄉土民俗文化內容
就目前初中生綜合性學習的實踐而言,對于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還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應當對鄉土民族文化內容進行合理選擇,使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具有更好的內容基礎。作為初中階段的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應當依據學生的具體學習內容,對民俗文化內容進行合理選擇,保證民俗文化內容與學生的學習內容可以實現聯系,使民俗文化內容的價值得以更好地發揮。另外,在選擇民俗文化內容時,為能夠更好滿足學生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教師還應當注意鄉土民族文化內容的豐富性,也就是說,教師應當選擇各種不同的鄉土民俗文化內容,從而幫助學生對各種民俗文化進行更好的學習,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豐富,為學生綜合性學習的實現提供更好地支持與保障。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過程中,可將春節貼春聯、端午節賽龍舟以及清明節插柳條等各種民俗文化融入學生的學習內容中,幫助學生了解及掌握這些文化內容,在此基礎上實現學生文化知識水平的有效提升,保證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可以得到滿意的效果。
(三)開展鄉土民俗文化實踐活動
對于初中學生綜合性學習中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而言,為能夠得到比較滿意的效果,還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應當有效開展鄉土民俗文化實踐活動,從而使學生能夠對民俗文化加強體驗及感受,有利于學生對民俗文化的掌握。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端午節賽龍舟的民俗文化活動,也就是說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賽龍舟比賽,通過讓學生參與賽龍舟比賽,可使學生對這一文化活動形式更好地了解及掌握,增強學生的親身體驗,并且通過參與這種實踐活動,可使學生協作能力及動手能力均得以有效增強,這與學生綜合性學習內容相符合,可使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得到滿意的效果,進而實現學生更好的發展,也能夠使鄉土民俗文化價值更好的發揮。此外,初中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鄉土民族文化的過程中,還應當注意實施對多樣性文化的實踐活動,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對各個方面知識進行學習,實現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有效培養。
(四)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在初中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方面,對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教師也是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因而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為更好實施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提供有效的基礎與支持。作為新時期的初中教師,在不斷學習教育教學方式及專業知識的同時,對于各種鄉土民俗文化也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在對這些文化知識不斷學習的基礎上,才能夠使教師的文化素質及素養實現有效提升,從而也就可以更好地投入到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過程中,使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具有更好的師資支持與基礎,最終可使鄉土民俗文化的應用取得滿意效果。
五、 結語
在當前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已經成為重要的任務及需求,也是實現學生更好發展的基礎,因而需要使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得以有效實現,而鄉土民俗文化在這一方面能發揮出重要的價值及意義。基于此,初中教師應當注重鄉土民俗文化的有效應用,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鄉土民俗文化實現更好的綜合性學習,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及要求,使學生的整體水平及素質都可以得到有效發展,使初中階段學生的教育培養需求得到滿足。
參考文獻:
[1]藺則月.將鄉土民俗文化融入中學美術課堂中[J].中國農村教育,2020(8):124-125.
[2]田慧.綜合性學習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2019(19):89-90.
[3]魏建軍.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能力培養策略芻議[J].求知導刊,2019(28):48-49.
[4]溫惠紅.借力鄉土民俗 培育學科素養[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8(10):61-63.
作者簡介:
石玲中,浙江省諸暨市,浙江省諸暨市店口鎮湄池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