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生活在如今這樣一個信息化時代的小學生而言,信息技術儼然已經成了他們的一種必備能力。雖然信息技術課堂是提升小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前沿陣地,但是,當前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卻面臨著諸多現實困境,諸如,“理論多于實踐、束縛多于自由以及指導多于引導”等,文章將在深入淺出地分析這些現實困境的基礎上,圍繞“少一些理論,多一些實踐;少一些束縛,多一些自主以及一些指導,多一些引導”三個方面,并結合一些具體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案例,例談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益的一些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困境;對策
一、 引言
對于生活在而今這樣一個信息化時代的小學生而言,信息技術儼然已經成了他們的一種必備能力。信息技術,在當今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無處不在,諸如,查資料、練聽力、看視頻、去旅游、叫外賣等。因此,信息技術能力的缺乏,勢必就會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日常生活。
信息技術,就是一門旨在提升小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學科。立足于該學科,學生不僅可以初步學習一些信息技術理論知識,還可以顯著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進而更好地借助于信息技術手段,方便自己的生活以及促進自己的學習。然而,通過對當前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深入調查與了解,筆者發現,在當前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存在著現實困境。下面筆者以深入分析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現實困境為切入點,詳細論述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一些有效策略。
二、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困境
為了了解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現實狀況,筆者選取了三至六年級一些班級,并深入這些班級的信息技術課堂。通過課堂觀察,筆者發現,“理論多于實踐、束縛多于自由以及指導多于引導”等教學困境,幾乎是這些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一些“通病”。
(一)理論多于實踐
盡管理論是實踐的先驅,是理論的指導,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學習信息技術之根本目的,在于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而學生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提升,僅僅依靠“高大上”的理論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憑借“接地氣”的實踐。然而,從筆者長期觀察小學三至六年級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情況來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理論講解,或引領學生探究理論知識的教學時間,要明顯多于讓學生進行實踐探究的時間。而這,不僅會降低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還會提升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難度。
(二)束縛多于自主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天堂”。當學生在課堂中自主探究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不應該給予學生過多的干預,不應該束縛學生的創造能力,不應該束縛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讓學生自主探究新知,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讓學生自主尋找失敗原因、尋求成功蹊徑。當然,這里的“自主”,并不等同于完全意義上的“放任”,而是在教師引領下的、方向明確的、有的放矢的“自主”。但是,在當前一些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當學生在自主探究相關知識時,教師總是過多地干預和束縛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過程以及創新能力等。而這,又會在無形之中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學生的學習實效性。
(三)指導多于引導
“你的字符間距設置不合適,你應該……”“他的文字背景設計不美觀,他應該……”“她的字體格式設置不準確,她應該……”,諸如此類的指導,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不絕于耳。盡管有教師這樣的指導,也有助于學生掌握某一項信息技術,但是,從長遠來看,卻極不利培養學生自主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教師的指導,不僅“剝奪”了學生自我認識的機會,還“剝奪”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機會。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指導多于引導,也是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所面臨的一個主要現實困境。
三、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對策
在對當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現實困境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與了解之后,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促進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擺脫現實困境,逐步提升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實效性。
(一)少一些理論,多一些實踐
既然“理論多于實踐”是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所面臨的一大現實困境,那么,為了擺脫這一現實教學困境,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就要想方設法少一些理論灌輸,多一些實踐探究。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在主題鮮明、層次分明的實踐探究活動中,循序漸進、卓有成效地掌握相關信息技術,進而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讓學生準確區分“線條圖形工具”,以及靈活運用“線條圖形工具”繪圖是閩教版小學信息技術六年級上冊“線條圖形工具”這部分內容中的一項教學目標。盡管教師也可以通過理論灌輸,直截了當地告訴學生準確區分各種“線條圖形工具”的方法,以及靈活運用“線條圖形工具”的方法,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很無趣,也很無效。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教師直截了當地灌輸理論知識,是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而不是讓學生主動探究知識。
鑒于此,筆者設計了這樣一項實踐探究活動,即讓學生自主打開繪圖工具,自主研究、摸索各種“線條圖形工具”,仔細對比、深入思考,各種“線條圖形工具”之間究竟有哪些區別?相比于直截了當地理論灌輸而言,這種迂回曲折的實踐探究,更加有助于學生清晰、直觀、詳細地認識與了解各種“線條圖形工具”之間的區別,更加有助于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更加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
另外,在“線條圖形工具”這節課中,教師還設計了這樣一項實踐探究活動,即讓學生在閱讀教材中相關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喜好,利用各種“線條圖形工具”繪制一張圖畫,并說一說自己在繪制這張圖畫的過程中,運用了哪些“線條圖形工具”?與教師直截了當地通過講解,告訴學生“如何利用線條圖形工具繪畫”而言,這種迂回曲折的實踐探究,能夠讓學生更加具體地、形象地、牢固地習得這部分知識。
從上面的這兩個教學片段中可以看出,如果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少一些理論灌輸,多一些實踐探究,不僅能夠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有趣有效,還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
(二)少一些束縛,多一些自主
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他們應該有更多的自主空間。之所以如此,一則因為學生的實際學情不同。有些信息技術知識,對于有些學生而言,早就能夠駕輕就熟、運用自如了,所以,教師完全沒有必要讓這部分學生花費時間去研習、掌握以及運用這部分信息技術知識,而應該基于他們更多的自主空間,讓他們去探究他們不熟悉、不熟練的信息技術知識。
再則是因為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毋庸置疑,在設計學習任務時,教師必須要圍繞學習目標,設計一系列的學習任務。但是,教師在設計這些學習任務時,應該盡可能地少一些束縛,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發揮空間,自主選擇權利。如此,學生完成相關學習任務的興趣會更加濃厚,積極性會更加高漲,實效性也會顯著提升。
比如說,在教學閩教版小學信息技術六年級上冊“卡通畫”這部分內容時,筆者圍繞“讓學生熟練運用各種圖形工具創作一幅電腦卡通畫”這一教學目標,結合不同的學生喜歡不同小動物的實際,設計了這樣一項教學活動,即讓學生以“我喜歡的動物”為主題,創作一幅電腦卡通畫。有些學生喜歡“小貓”,他們就利用畫圖工具創作了“小貓釣魚”“小貓睡覺”“小貓爬樹”等;有些學生喜歡“小狗”,他們就利用畫圖工具創作了“小狗咬骨頭”“小狗搖尾巴”“小狗跳障礙”等;有些學生喜歡“小鴨”,他們就利用畫圖工具創作了“小鴨子游泳”“小鴨子覓食”“小鴨子散步”等……
顯而易見,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的時候,就為學生給予了更多的自主選擇空間。少一些束縛、多一些自主,能夠讓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少一份枯燥、多一份趣味,少一些約定俗成、多一些創新生成,少一些思維阻滯、多一些腦洞大開。如此,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也就會變得更加具有生機與活力,更加具有趣味與效益。
(三)少一些指導,多一些引導
在“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背景下,教師不應該是學生學習之路上的“指導者”,而應該是學生學習之路上的“引導者”。那么,“引導者”與“指導者”之間,究竟有哪些區別呢?很顯然,倘若教師作為一名“指導者”,那么,學生在習得知識的過程中,主動探究的知識就會少一些,被動接受的知識就會多一些。反之,如果教師作為一名“引導者”,那么,學生在習得知識的過程中,主動探究的知識就會多一些,被動接受的知識就會少一些。正因為如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少一些指導,多一些引導。
比如說,在教學閩教版小學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賞析電子作品”這部分內容時,筆者均在不同的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了不同的引導。首先,筆者引導學生欣賞多媒體課件中的一些電腦作品,并要求學生說一說這些電腦作品在制作時,運用了哪些圖形工具以及繪畫工具等。緊接著,筆者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了這樣幾個問題:1. 這些電腦作品的主題分別是什么?有哪些基本圖形組成?2. 說說這些電腦作品中哪些圖形工具運用得恰當,哪些不恰當?3. 對于這些不恰當的地方,應該運用哪些圖形工具進行糾正,或美化?這幾個問題,就是教師引導學生欣賞“電腦作品”的一些抓手。通過讓學生思考這幾個問題,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更為細致地欣賞電腦作品,更為靈活地運用繪畫工具。
歸因于教師的引導變多了,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更好的發揮,所以學生學習的實效性也就會得到明顯的提升。
信息技術是21世紀的第一生產力。對于身處21世紀的小學生而言,更要扎實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努力提升信息技術素養。信息技術課堂,是小學生提升自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前沿陣地。對于每一位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而言,既有責任,也有義務,引領小學生逐步擺脫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現實困境,著力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益,讓高效的信息技術課程成為孕育小學生良好信息技術素養的一片沃土。
參考文獻:
[1]龔勝男.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基礎教育研究,2018(2):55-56.
[2]李仙偉.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對策探討[J].學周刊,2018(33):35-36.
[3]孫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困境探析及對策略談[J].讀寫算,2018(23):8.
[4]吳雙.分析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文理導航:中旬,2014(14):83.
作者簡介:
吳開烈,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北團電力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