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劉文
【摘 要】 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樹立現代化的教育理念,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以及育人的方向,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使小學數學教學課堂能夠滿足新課標所提倡的新要求,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實現雙贏的教學效果。因此在當前教學中,教師應當著重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為其后續的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口算能力? 培養
1. 引言
當前,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基礎,所以為了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能力,教師要對學生的口算能力進行良好的鍛煉以及培育,使學生可以結合自身所學到的知識點,更加靈活的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并且要加強學生口算能力的鍛煉,培養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使其數學素養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
2. 向學生講述口算的技巧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在對學生口算能力進行培養時,為了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口算的重要性以及口算的樂趣,教師可以向學生著重的講述一些口算的技巧。例如在課堂開始時,教師為了讓學生認識到口算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向學生說:“同學們在課后買東西時要計算物品的價錢,是通過筆算方便還是通過口算方便呢?”教師在向學生說完這句話之后,每個學生就會認識到口算的必要性,在后續教學課堂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口算的樂趣,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140+56+60=?、25×16=?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口算時,可以讓學生通過這樣的順序來進行口算:140+60+56=?、25×4×4=?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提起對口算的興趣以及積極性。在課堂結束之前,教師要向學生說:“同學們在課后做作業時,可以通過口算的方法更加快速和精準性的得出問題的答案,同學們想不想在做作業時嘗試一下,先運用口算來進行練習呢?”由于在課堂開始時學生已經認識到口算的優勢,所以在后續做作業的過程中,學生會嘗試性的進行口算的練習。
3. 基于學生認知規律,強化算理教學
算理是指計算過程中的思維方式,正確掌握算理可以解決題目為什么應該這樣算的問題。只有學生正確掌握算理,才能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提升課堂教學活動效果,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教師在學生沒有正確掌握算理的情況下開展口算教學活動,在短時間內可能達到課堂教學目標,但從長遠來看,當學生進入高年級以后,其口算水平將無法得到提升,極不利于學生數學生長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在培養中段生口算能力時,應基于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心理特征,在學生正確掌握算理的前提下,再開展口算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以“12×11=?”(尾數相乘、相加均小于9)口算教學為例,有的教師可能會這樣教學生:當出現十幾乘十幾,應采用“百位數為兩數的頭數相乘,十位數為兩數的尾數相加,個位數為兩數的尾數相乘”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看似教給學生口算的技巧,短時間內提升了學生的口算水平及正確程度,但學生沒有正確掌握其中的運算規律,當出現“17×16=?”(尾數相乘、相加均大于10)時,學生由于無法套用同樣的方法,往往會出現口算錯誤。因此教師需要先講解算理,在學生清楚乘法算理的情況下,再輔之以一定的口算技巧的教學,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
4. 基于教學內容,掌握正確算法
在數學學科的教與學過程中,通過對數學概念、運算定律以及性質等算理方面的強化教學,可以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這樣計算”的問題,而至于“怎樣計算”的問題則需要教師基于教材中教學內容的有效講解,讓學生掌握正確算法,在此基礎上再開展口算的訓練活動,才能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算法的正確掌握可以為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的思維活動提供正確的操作程序以及方法,從而保證計算的正確以及便捷。當學生掌握計算的正確算法之后,教師再傳授部分計算過程中的運用技巧,這樣學生在訓練中口算能力才能得到穩步提升。
以“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為例,學生可以輕松口算出如“30÷5=?”“240÷6=?”這類“末位為0”的習題,也可以通過口算得出如“25÷5=?”“155÷5=?”等此類“向首位借數且可除盡”問題的答案,而當出現如“168÷3=?”“216÷4=?”等“向首位借數且未能除盡”類的口算習題時,學生可能會出現計算答案錯誤的情況,其實質是由于學生并沒有掌握正確運算方法的緣故。此時教師需要暫停這類口算習題的訓練,而應將整個計算過程向學生詳細講解,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為口算訓練打下良好基礎,再開展諸如此類的口算習題訓練活動,才可以取得良好訓練效果。
5. 基于學生學習興趣,多樣方法訓練
在學生明確認識算法的基礎上,教師再開展多樣方法的口算訓練活動,自然可以收到水到渠成的良好效果,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口算能力。由于口算訓練枯燥乏味,很難吸引學生的參與興趣,自然無法達到良好訓練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樣化的訓練方法,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熱情,達到口算訓練的教學目標。
比如,教師在開展小學中段生數學口算訓練活動時,可以用諸如“我來問你來答”的組內游戲方式、“口算實力大比拼”的組間游戲方式,并輔之以一定的小獎品,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口算訓練活動的興趣;也可以用諸如講述數學家高斯創造性地解答 “1+2+3+4+……+99+100”這100個自然數之和的小故事的方法,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從而積極參與口算訓練活動,提升口算的能力;還可以根據學生已知的運算規律,編制符合學生性格特點的口算順口溜,讓學生掌握巧算的方法,提升口算速度,還能讓學生記得牢固,從而在口算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有效提升口算學習興趣。
6. 結束語
在當前小學數學課堂中,老師在對學生口算能力進行鍛煉時,首先要樹立現代化的教育理念,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口算練習的趣味性以及優勢,逐步地提起學生對口算練習的積極性,在無形之中鍛煉了學生的口算能力。
參考文獻
[1] 羅世綺.小學數學口算能力的培養探究[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7,000(030):108.
[2] 張少雁.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口算能力策略的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4(1):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