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玲
【摘要】學習品質是幼兒游戲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心理特征,良好的學習品質能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要在理解幼兒學習品質的基礎上,探究在積木構建游戲中發現幼兒的學習品質,關注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為幼兒創造機會突顯未形成的學習品質,并關注幼兒積極學習品質在其他生活游戲、學習中的體現。
【關鍵詞】積木構建;中班幼兒;關注;學習品質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提到過有關學習品質的內容,提出要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像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指南》中提到的幼兒學習品質,是否與生俱來就伴隨著幼兒的發展?幼兒的學習品質,教師如果不培養是否就不存在呢?筆者嘗試在積木構建游戲中關注幼兒學習品質的表現,了解幼兒在積木構建游戲中學習品質的形成,積木構建游戲與幼兒學習品質發展的關系。
一、對幼兒學習品質的理解
什么是幼兒的學習品質?學習品質是指幼兒作為學習個體,在學習過程中行為、思想、認識、態度上所呈現出的綜合特征。幼兒學習品質是幼兒參與學習實踐活動過程中的整個心理特征的總和。包括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行為等等要素。也就是說幼兒以怎樣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去了解事物,影響著幼兒的整個心理狀態和個性特征。
從幼兒學習品質的含義看,它不是獨立存在于某個內容或者事件之中,而是個體在面對活動中表現出來的,這不同于知識、技能本身。例如,一位幼兒在積木游戲中很喜歡構建自己喜歡的作品,但不能根據教師的要求有目的地構建作品內容。幼兒有認識能力,但是卻沒有在學習品質中體現出相應的品質。又如,幼兒不能按老師的要求拼出作品,但是卻能旁觀同伴構建的作品,幼兒沒有技能卻能表現出相應的品質。學習品質與學習知識和技能之間可以互相融合,也可以互相支持。教師理解幼兒學習品質,則能更好地關注幼兒在積木游戲中學習品質的發展。
二、對積木建構游戲的認識
積木構建游戲是幼兒園的常用游戲,在游戲中我們利用與樂高積木類似的積木材料,這種積木有寬有窄、有長有短、有薄有厚,蘊藏著很多數學知識在其中,幼兒在構建的過程中可以發展數概念、促進幼兒的認知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訓練思維能力。其次,利用積木是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教師可以發現幼兒游戲中表現出來的專注性、堅持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想像力、創造力等等學習品質的積極態度。
積木這種游戲材料雖小卻包羅萬象,幼兒拼出來的“小動物”,結構性強,這是基于幼兒對動物的認知水平;構建出的“橋梁”解決“橋墩”的長短,讓“橋梁”穩固;幼兒在游戲中解決數的問題等等,通過積木游戲積累相關的構建經驗,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發展。 積木游戲作為媒介讓教師很好地關注、發現幼兒學習的品質,從中培養幼兒積極學習的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行為,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良性發展。
三、積木構建游戲開展中發現幼兒原有學習品質的表現
開展積木構建游戲,教師發現幼兒對積木構建游戲的興趣十分濃厚。積木是幼兒的“恩物”,幼兒通過圍合、壘搭、嵌入等方式構建出自己喜歡的作品,與同伴分享,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合作的需要等。通過連續兩年的觀察,中班幼兒出現的最初學習品質特征:幼兒構建積木的堅持性比較好、大部分幼兒有一定的專注力,想像力和創造力也能表現出來。例如,幼兒在構建積木的時間可以持續1小時以上,中間不愿上洗手間,專注自己構建的飛機、樓房、車等簡單結構的表征性作品,部分幼兒不愿意接納他人的意見,修改自己的作品;個別幼兒愿意分享自己的作品,喜歡邊拼砌邊交流。
例如,老師提出構建主題“小鴨在池塘游泳”,一個幼兒就是不按活動內容構建,他喜歡飛機,構建的飛機有機翼、有機尾,然后拿著自己構建的飛機投入地玩耍,教師發現了想干預他,改變他按預定的要求構建作品,但是他不接受,并且很投入自己的構建內容。分析這個幼兒的學習品質,可以發現幼兒的堅持性,有主見,但是幼兒沒養成專注傾聽,接受任務并完成任務的習慣。
在觀察中教師能發現幼兒原有學習品質的表現,這是幼兒與生俱來的學習品質。幼兒構建的作品與幼兒的認識能力相關;積木游戲中構建的積極性與幼兒的活躍度、動手能力、想像力相關。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積木構建游戲將幼兒原有的積極學習品質進行提升,未形成的學習品質促進它的形成,加以提升。
四、積木構建游戲內容的選擇以及組織形式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形成
中班幼兒的學習品質在于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像和創造。合作與分享等方面的表現需要教師在游戲中創造機會,幫助幼兒形成學習品質。因而在積木構建內容上,我們由簡單的接受任務、有目的的構建內容過度到創設問題情境,合作完成目標任務,幫助幼兒學會專注地傾聽,學會接受學習任務、與同伴合作構建,分享小組作品。
例如,主題“可愛的動物”“我的家”“游泳池”以及教師設計的主題“小小海綿城市”“美麗的廣州城”等。在“小小海綿城市”主題游戲中,結合環保教育,讓幼兒了解海綿城市的構成:綠色屋頂——雨水收集管道——污水處理廠——濕地公園——森林——湖泊。設置了問題:如何將家里的雨水收集管道與污水處理廠進行連接。地面與地下的管道連接在長短上給幼兒設置了障礙,太長或者太短都不能將管道連接,幼兒們以小組的方式兩人合作一起探索。幼兒遇到兩個難題:第一轉角處如何轉彎?第二長度如何解決?幼兒們在不斷嘗試中拆了裝,裝了拆,不合適再拆,活動過程中幼兒沒有放棄,在教師的點撥下更換積木材料,學會接納他人意見,活動結束后分享自己構建過程中的心得。教師給幼兒創設的機會,讓幼兒未出現的學習品質得以顯現,慢慢形成一種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五、積木構建游戲中幼兒學習品質的養成對幼兒生活游戲與學習能力的影響
任何一個游戲都可能會突顯幼兒學習品質的某個方面,在積木游戲實踐中幼兒養成的積極學習品質是否對幼兒在其他的生活游戲與學習中有影響呢?教師帶著這個問題觀察幼兒的表現:
1.低結構材料的游戲:幼兒在積木構建游戲中積累的經驗,他們會遷移到班上的游戲材料。玩游戲的目的性比較強、有主見,構建或者組合材料都呈現出有結構性的作品,例如,磁鐵圓點拼出的“恐龍”、積木構建帶電梯的“高速公路”、積塑拼出的“小狗拖車”,說明幼兒對待游戲的態度是積極的,愿意動手動腦。
2.體育運動中幼兒比賽拍球,有勇氣嘗試同時拍兩個球,愿意為成功的同伴點贊;知道能力弱的同伴展示拍球,會為其吶喊:“加油,你可以的”。
3.美術活動中幼兒在繪畫、剪貼中表現出的專注,遇到難處懂得尋求幫助,不受他人影響。
4.游戲中喜歡結伴一起玩、喜歡分享自己的見聞。
以上的觀察讓筆者感受到幼兒學習品質的養成對幼兒將來的生活、游戲、學習會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六、結束語
幼兒積極的學習品質伴隨他們的終身,不同階段的幼兒學習品質的發展不一樣。借助積木構建游戲關注幼兒學習品質的發展,采用適合的積木構建內容和形式,為幼兒創造機會,展現幼兒學習品質,從而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發展,教師重在發現幼兒的學習品質。
參考文獻:
[1]孟奕彤.構建游戲對3-6歲幼兒學習品質影響的實驗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