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尉怡
【摘要】所謂“教學無痕”,筆者認為就是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自然地、水到渠成般地學到知識,讓他們覺得學習是一種享受和追求。那么,如何能達到這種境界呢?通過研究,我們發現采取“以重整單元內容為前提、以真情實景為鋪墊、以生活話題為主線”出發來組織我們的教學,比較容易達到無痕的效果。
【關鍵詞】單元備課;創設情境;知識疊加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都是為了不教?!睖丶覍氃凇栋倌甏笥嫞逃秊楸尽芬晃闹幸舱f道:“我一直信奉這樣一句話,教是為了不教?!比~老先生的原話說的是教學,教學的目的是達到用不著“教”。怎樣讓才子佳人用不著“教?一是學生有了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二是學生掌握了學習的要領和方法,能自主學習。如何才能做到以上兩點?有許多方法,但我們相信,只有用學生樂意接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惫P者覺得只有當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知識,那就是最理想、最有效的教學方式,而“無痕教學”恰恰符合這些要求。所謂“教學無痕”,筆者認為,就是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自然地、水到渠成般地學到知識,讓他們覺得學習是一種享受和追求。那么,如何能達到這種境界呢?通過研究,我們發現采取“以重整單元內容為前提、以真情實景為鋪墊、以生活話題為主線”出發來組織教學,比較容易達到無痕的效果。下面筆者談談對“無痕教學”的認識。
一、單元備課,重組整合
很多一線的教師在教學上往往只會按照教材的編排進行次序教學,有時會出現半節課就能處理得當的教學內容,教師要花一節課去反復操練,有時也會出現一節課內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內容的任務。因此,作為英語老師,要有對教材理解參透的能力,能通過自己對教材的理解進行合理的整合,讓教學更緊湊、自然??梢詮囊韵聨追矫鎸滩倪M行分析。
(一)分析單元編制的主題。不難發現,各個單元的編制都會以話題的形式進行安排,了解了各單元的主題,就可以把以前甚至現在要學習的內容進行收集,為梳理整合做好前期工作。
(二)分析單元編制的重、難點分布以及各部分內容間的異同。同一個單元內容的編制有時候是按人稱、單復數、簡到繁等順序安排的,我們在設計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心中有數,遵循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來設計,只有通過老師的巧妙處理,才能降低學生對學習的抗拒或恐懼,讓教育真正無痕滲透。
(三)形成主線,貫穿單元。在教學中,個別教師只會根據本課所教學的內容一塊塊拼接著教。形成教學主線把零碎的知識系統化、整體化,有助于學生對內容的理解。
二、情境真實,感受語用
情境法能使學生身臨其境或給學生展示鮮明、具體的形象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達到抽象的理性思維和頓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自覺活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學藝術就在于設法引起學生的興味,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體?!鼻榫敖虒W法,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教學中,巧用情境教學法不失為一條錦囊妙計。正如布魯姆所說:“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情境教學一直是英語教學常用方法之一,合理巧妙地創設出合適的情境將突顯教學內容在實際生活中溝通交流的作用。如何才算是合理、合適的情境呢?筆者認為,它必須符合以下幾點:
1.情境的設計要真實,貼合生活。
2.情境的設計要讓學生感興趣,愿意談論。
3.情境的設計要緊繞單元的主題。
三、知識疊加,擴大語量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不強、易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干擾等等。同時“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學生遺忘知識的速度甚快,“溫故知新”也顯得十分重要。按照以前的做法,我們會傳統地把前一課的知識用每節課的前幾分鐘進行加熱,結果效果不怎樣,卻占用了學生們最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其實我們只要把學過的,需要為新知識服務的內容隱藏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自然會吸收得更好。
四、巧妙鋪墊,承接新知
每課的知識相信都需要舊的知識進行鋪墊才可能讓學生更容易去掌握。我們可以采取很多的方法進行巧妙地鋪、無痕地過渡。如,可以通過編歌謠、歌曲和一些TPR等游戲方式進行課前或課中的熱身或活動,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下對新知識進行銜接。如,教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What are you doing?,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What is he/she doing?筆者編了一首chant 進行過渡,其內容如下:
Doing ,doing ,What are you doing ?? Singing ,singing ,I am singing.
Doing ,doing ,What is he doing ?? Singing ,singing ,he is? singing.
Doing ,doing ,What is she doing ?? Singing ,singing ,she is singing.
通過押韻的歌謠,學生很自然地掌握了第三人稱的問句,在后面大量的鞏固操練中表現出高度的準確性。
五、巧妙疊加,螺旋上升
檢驗語言的學習,最好的方法就是檢驗學生對語言的運用。如果只把教材的內容單獨、孤立地進行教授,學生的語言會出現局限性,很難靈活地進行交際溝通。因此,我們在設計教學時需要適量地疊加一定的詞匯和句型,去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體會真正交流了的樂趣。如,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My favourite season.我們可以挖掘這個單元所談論的話題,如,四季的不同天氣,這涉及四年級hot,cool,sunny ,windy ,warm ,cloudy,rainy ,snowy等天氣類的單詞,也涉及到相關活動的短語如,play sports ,go hiking,play football,painting等,只有做到心中有數,在學生能力可接受的情況下適量、適當地添加,學生學到的語言才會更加鞏固,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樂,建立交流的信心,學習也自然會成為很有樂趣的事情。
六、巧妙延伸,擴大語量
跳出課本,回歸生活,是學習的根本目標。學習是多元化的,除了學習語言知識外,我們還要注重文化的滲透和課外知識的擴充。以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為例,除了教會學生運用該單元的句型外,還要關注話題延伸外的真正的生日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如,如何慶祝生日等單元話題外的延伸,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情況下吸收更多的詞匯或句型,擴大語量,為加強交際提供足夠的材料。
潤物無聲,教育無痕。讓我們在今后的教育中悉心呵護每棵幼苗快樂健康地成長,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