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要】書院在發展過程中使我國的傳統私學更加的正規化和制度化,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今天,盡管高等教育的各種體制都非常健全,我們仍可以從書院的教育教學經驗中學習有益于高等教育發展的方法和思想,并將這些方法和思想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性,使學生更加適應當代社會的需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書院;特點;高等教育
書院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從宋初到清末,存在了近千年之久。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書院在組織管理形式和教育教學制度、教學方法等方面,形成了許多顯著的特點,對我國封建社會教育的發展產生過重要的影響。
一、書院教育的特色
從學術研究方面,教學和學術研究相結合;從教學形式方面,書院教育實行“門戶開放”的教學形式,主張博取他家之長以豐富自己的學術思想;從教學管理方面,書院注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學生主要以自學為主;從師生關系方面,書院內師生關系比較融洽,師生之間感情相當深厚。
二、書院教育特色對當代高等教育的啟示
雖然書院已成為歷史,但書院的教育模式、辦學特色、治學精神對于當今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一)教學與學術研究相結合
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書院,既是當時一方教育活動的中心,又是著名學者探討學術的圣地。近代以來,高等學校都把教學和科研作為兩種主要職能,并認識到教學與科研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高等教育需要不斷的改革和發展,必須要繼承和發揚我國教育史上的一些優秀的教育思想和實踐經驗。在我們高等教育的實際教學中,我認為可以多增加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術研究中去,了解和掌握治學的步驟和程序,親身體會學習和研究的樂趣及方法,從而提升學生自身的學術水平,也提高學生自身的能力。
(二)教學形式方面的啟示
書院的教學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集中講授,有分齋教學,有個別施教,但以自由講學和講會為主,以品德操守和學問作為教學的重點,開放講學,著名學者、老師可以在幾個學院輪流講學,聽講的人可以是本院學生也可以是其他書院的學生,體現了書院開放性的特點。這里我們可以將這一教學形式應用到當代的高等教育中來,讓每個同學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師生之間也可以爭鳴辯論,使民主真正走到課堂中來。
(三)教學管理方面的啟示
書院教育強調學生自學與教師指導相結合。一般以學生個人讀書鉆研為主,重視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因此,老師們大多都會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和研究經驗來指導學生,并總結出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教授給學生,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我們從中可以學習到:第一,我們應當重視對大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第二,教師要以自己的教學經驗,指導大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科學研究的方法。
總之,書院教學雖離我們的年代較為久遠,但是,其特殊的教育意義需要我們聯系現代的教育情況去發揚它的優點。汲取書院教育有利的一面,不斷促進現代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炳照.簡明中國教育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