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艾
【摘要】扭轉小學音樂教學形式單一的傳統弊病,教師重點關注提升小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將體驗式的學習活動融入教學中,讓體驗式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扎實掌握知識,并且享受音樂學習所帶來的快樂,給學生的音樂課堂營造出愉快互動的學習氛圍,增強小學音樂教學的創新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音樂 體驗式教學 音樂素養
通過體驗式音樂教學,學生的音樂認知、音樂情感和音樂技能的學習,會整體系統化的得到培養和訓練,體驗式教學強化了音樂學科的特點,彰顯了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獲得感。因此,在素質教育思想的進一步深化指導教學的實踐中,筆者認為體驗式教學可以使小學音樂課堂煥發出更新的活力。學生在音樂課堂中提高學習樂趣,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特殊魅力。這要求小學音樂教師,指導學生主動地參與進來,充分感受豐富的音樂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讓學生的情操得到有效地陶冶,也建立起對音樂的積極學習興趣和態度,從而讓他們建立終身音樂學習和參與音樂活動的習慣。因此,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更容易感受到以上的變化和進步。
一、在小學音樂課堂開展體驗式教學的作用和意義分析
我們之所以提倡將體驗式教學融入到小學音樂課堂上,主要是基于素質教育的思想指導,以及在此思想指導之下,所衍生出來的一些科學的理念和教學實踐的經驗。由于受到傳統音樂教學僵化刻板單向傳輸的弊端的影響,如何讓學生真正參與進來,變成學習的主人,帶著積極性學習一門學科,是每一門學科教師都在認真思考,探索和實踐的問題。對于小學音樂這門學科的教學來說,我們強調體驗式教學,也是貫徹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的需要,體驗式教學強調,學生在體驗之中,掌握學科的知識獲得學科的技能,并且通過體驗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聯系,也讓學生的心理素質,道德素質等得到熏陶和培養。所以,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設計,讓學生在音樂認知情感和技能方面,有更多自身的體驗和體會,在這樣的模式中,學生身臨其境,全心投入,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從而也使得教師的教學安排收獲了更好的效果。所以,對于貫徹實施素質教育的思想,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培養學生終身學習音樂,產生與音樂密切關系的主動性,都有著很強的促進價值。
二、在音樂體驗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音樂是一門藝術學科,學科本身具有自己獨特的知識體系和架構,所以,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素養,必然需要從讓學生掌握音樂的基本思維方式入手,在音樂內部,各種知識概念,方法程序之間建立起來一定的內部聯系,讓學生主動建構這樣的知識體系。這些都需要音樂思維作為一種邏輯關系穿插在其中。可以從學生現有的基本素養入手,考慮學生的認知發展階段特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運用合適的音樂教學素材對學生的音樂思維的發展進行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培育。精心選擇教材,教材的選擇可以讓教師更加系統化科學化的梳理前后教學內容的關系,并且能夠根據教材上的提示和教師個人的經驗以及進一步的探索,創新更富實效的體驗式教學的活動,讓理論傳授和體驗式學習共同影響學生音樂學習的效果,而且教師在音樂課堂上,最好是一邊講解理論知識穿插進行體驗式學習,這樣的效果能夠更加及時的鞏固理論傳授的效果,并且能夠糾正學生理解上的偏差,將知識學習和技能的學習密切聯系起來。更顯著地提升了音樂這門學科的自身特點和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優勢。
三、注重體驗式教學的參與性
將體驗式教學融入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要關注全體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的參與程度,要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并且每一堂課都能有機會參與音樂活動,這樣的體驗參與,可以擴大體驗式教學的受眾,也符合音樂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結合音樂劇的方式或者舞蹈系的方式來進行音樂教學可以收到更為顯著的參與效果。這樣的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挑戰,可以讓他們在較短的時間之內,更快地掌握音樂教學中,所要學生掌握的內容,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鼓勵學生們通過創新式的參與,感受到音樂本身所帶來的奇妙感受。所以,這些都進一步強化了課堂上學生們對于音樂本身的認識和理解,并且能夠將這種認識和理解用自己行為的方式快速地傳遞出去。例如,在唱歌或者是樂器的學習中,學生都需要有這樣一個先理解知識,體驗知識,并且進行轉化變成自己實際行動的過程。學生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掌握了一定的音樂技能,所以,音樂素養也得到了全方面的提高。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課堂中,體驗式學習方式,需要教師科學地組織引導,引入創新的理念和具體方法,實踐體驗式教學,促進小學生在體驗中有更全面的體會和能力的提升,讓小學生熱愛音樂課,在音樂的熏陶下,獲得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徐景倩.激活情感體驗,走進音樂欣賞[J].江西教育,2018,(3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