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美璠
【摘要】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想要讓學生真正意義上學好語文學科,僅靠課堂學習和訓練還不行,課后的復習也至關重要。只有不斷溫故知新,才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復習課;有效教學
大量調查發現,當前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復習課較為枯燥乏味,內容單調,目的不明確,復習深度不夠,很難取得理想的復習效果。因此,改進當前六年級復習課中的問題,發揮復習課的作用,已成為廣大小學語文老師都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一、小學六年級語文復習課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單一的復習模式。總是要求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復習,如通過抄寫、背誦及習題練習來鞏固所學,這樣的方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第二,復習缺乏章法。復習課想要取得較好的效果,就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規律,如記憶規律、理解能力等,這樣才能夠布置合理的復習作業,提升復習課的效果。總是布置統一的缺乏梯度的作業,難以讓學生有效復習。第三,復習內容局限性較強。當前小學六年級語文復習中,復習內容僅停留在課本中,沒有讓學生進行延伸性的復習,這樣會讓學生的思維被禁錮,難以保障最終的復習效果。
二、小學六年級語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1.樹立以生為本的復習教學理念。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三維教學目標的設定。學生對所學知識既要有理性認識,也要有感性思考,并拓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掌握豐富的課外內知識。
所以,作為六年級語文老師,必須正確理解與認識復習,讓學生從以往的知識層面復習過渡到對已學知識的概括、反思與升華層面,這樣學生才能夠對所學知識有全面的認識,建立起適合自己的思考方式,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對于整個復習過程,老師要大膽“放手”,發揮引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復習、提高復習質量。
2.有章法復習,掌握有效復習方法。要取得理想的復習效果,就必須要掌握學生的學習規律,即根據學生的記憶曲線和知識結構來規劃復習活動,幫助學生在鞏固的過程中不斷提高。
首先,第一輪復習,讓學生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老師可以將知識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呈現。這樣由點及線、由線及面的復習,既能夠呈現重難點知識點,還能夠讓學生進行串聯性的復習。其次,第二輪復習,讓學生查漏補缺。布置默寫、練習題等作業,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弱項在哪里,及時查漏補缺。最后,第三輪復習,讓學生進行拓展性復習。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推薦課外讀物,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進行詞匯、寫作等方面的拓展。
3.突破傳統的復習模式。為了提升復習的趣味性、創新性及實效性,老師可以設計演講、課堂舞臺劇表演、歌唱比賽等復習形式,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內容。創新的復習模式能讓師生、生生間更好地交流與合作,讓學生對復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4.拓展復習內容的深度。六年級語文復習中,老師要具有拓展復習內容深度的意識,這樣才能夠將復習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發揮出來。比如在學習完《魯濱遜漂流記(節選)》內容后,老師就可以向學生推薦名著作品,在閱讀中提高學生的審美及鑒賞能力,為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基。
【參考文獻】
[1]江其藍.小學六年級語文復習課有效教學的探討[J].名師在線,2018(16).
[2]朱再剩.小學語文復習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