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歡
【摘要】九年義務教育并非單純的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滲透,愛的流露。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情感初步發育階段,他們對社會的認知不強,難以正確判斷周圍的所有事物,教師必須注重向其滲透愛,以獲得學生的信賴,給予學生幫助,使其情感世界得到豐富,以促進其健康、快樂成長。我們相信,只有用愛心才可以換來真心,只有得到學生的真心,才可以實現最佳化的教育和德育效果。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德育;愛心
在班級工作中班主任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時其也是學生靈魂塑造者。班主任工作十分繁雜,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負責,同時還要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班級管理中充當著各種各樣的角色。所以,班主任直接決定了一個班級管理的好壞。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立足于愛心教育,用愛心感化和滋潤所有學生,讓愛的種子播撒在所有學生心中。
一、用愛心,營造溫馨班級
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給予學生無微不至的愛,隨時提醒學生,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都是家庭中的一員,應相互關心、照顧、幫助和鼓舞,營造溫馨、溫暖的班級氛圍。例如,在筆者的班上有這樣一個習慣,無論哪一位學生過生日,全班學生均要為他送上生日歌。有一天,有一位學生告訴我說:“老師,我的生日在暑假,我總是不能收到其他同學的祝福。”就此情況,我便告訴他說:“那我們提前給你過生日好不好?”如此,每一位學生均可以收到大家的生日祝福,他們都很期盼過生日。有一天,我興奮地對學生們說:“老師今天過生日!”他們一臉震驚和興奮,之后便異口同聲唱道:“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孩子們唱地十分投入,聲音非常動聽。為學生營造溫馨的班級氛圍,可以讓學生置身于愛的環境中更好地接受教育,確保教育教學效果最佳化。
二、鼓勵學生,呵護學生
魯迅先生曾說過:“教育是根植于愛的。”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良好性格和品行養成的重要時期,也是思維和智力快速發展的階段,他們活力四射,注意力容易分散,受外界因素和環境的影響較大,同時很容易對身邊的事物或人進行模仿,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個性和健康心理發展。教師必須對此引起高度重視,用鼓勵式和溫柔的話語,讓學生們可以將內心的慌亂和緊張拋開,更加信任教師。此外,還可以開展主題班會,給予學生鼓勵,讓其抒發自己內心的情緒,向別人吐露自己的心聲。盡管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不大,但其實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識,可以自主思考一些問題,所以他們在生活中遇到失敗和挫折,均可以告訴老師,從而將自身內心的壓抑感減輕。
例如,某次,我發現小萍沒有好其他同學到操場上玩游戲,而是獨自坐在教室中發呆,此時我并未直接問她怎么了,而是先讓她做一些其他事情,以此分散她的注意力,之后在慢慢了解。我告訴小萍:“最近部分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老師決定開展一次班會活動,希望哪位優秀的同學可以主動把自己遇到的不開心事情告訴大家,同時引導其他同學可以主動傾訴自己的煩心事。小萍你能為大家示范一下嗎?”如此,便有效給予了小萍鼓勵,同時又使其得到了呵護,小萍成為班級中首位大膽說出自己煩心事的人,受她的影響,其他的同學也積極說出了自己所遇到的不開心的事情。
在班會中,我并未直接問學生遇到了什么不開心的事,而是讓學生相互溝通和交流。班會結束后,小萍和諸多同學內心的煩惱都消除了。
三、理解學生,用寬容之心包容他們
了解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學生,對其所犯的錯誤予以包容。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才可以更好地對其展開教育。當前,信息化時代已經到來,學生的生活越來越多姿多彩,同時在他們的成長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成年人的眼中,這些問題可能很幼稚,甚至算不上問題,但小學階段的學生卻很難將其有效解決。小學班主任應積極關心和理解他們,對其進行幫助,以有效解決他們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這就需要班主任對每一位學生傾注自己的愛,用包容之心對待他們成長中所做的事情,無論好壞。當然,這種愛并不代表溺愛學生,更不能一味縱容他們。既要對優等生予以寬容,同時后進生也一樣。教師應平等看待所有學生,對學生的個體差異予以正確看待。無論是在整體上,還是個別方面,學生都具有自身的發展特點,小學班主任應用一顆寬容的心,對每一位學生予以包容,應正確看待優缺點。
四、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用愛心感化學生
面對性格各不相同的學生,必須善于發現學生的細微變化,同時第一時間運用合理的教育方式,如此才能增強教育的藝術性,獲得理想效果。處理班級瑣事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有一天下午快要下課的時候,忽然小麗站了起來說:“老師,我給媽媽買藥的錢丟了!”我迅速用眼睛看了其他同學的表情,大家都很茫然,相互觀望。只有坐在最后一排的小芳一臉慌張,不敢和我對視,這時候她的臉很紅。我想此時若是直接呵斥、批評她,肯定會傷害她的自尊心,她就是想認錯也會因為感到十分害怕而不敢認錯,這便錯失了教育她的良好機會。于是我便故意大聲問小麗:“你媽媽得了什么病?”她說道:“媽媽感冒了,這幾天都沒有胃口吃飯,醫生說很嚴重。”這時候,我便對其他學生說:“同學的媽媽生病了,我們應該上門看望,自己的同學心情不好,我們更應主動給予其關心對不對?”大家齊聲回答:“對!”我又說:“老師打包票你的錢沒有丟,我想肯定是班上某位同學撿到了,她想做好事但還沒有來得及呢。”說完我便向小芳投去鼓勵的眼神,并笑著點點頭。果不其然,下課后,她便主動到辦公室找我,不僅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同時還向我保證以后再也不做這種事了。
五、掌握恰當的批判方式,有效開展德育教育
小學生非常害怕教師的嚴厲斥責,這樣會嚴重傷害他們的心靈,導致學生害怕和教師交流溝通。所以教師應運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多表揚、少批判,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動力,充分激發出學生的自覺意識,讓德育充分滲透進學生的內心。所以,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需要對地點、時間、事情的輕重程度引起高度重視,運用科學合理的教育和批評方式,對學生的反應和態度引起密切關注,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保證。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活動中,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應嚴格遵循先揚后抑、適度得當的原則,在批評學生時應對語言的藝術性引起重視,運用合理的言語,針對其優點做出表揚,然后再批評其身上存在的問題,同時需要將自己的情緒控制好,否則就會造成學生對教師的說教產生排斥,針對學生不良的行為和思想,應采取果斷手段,開展嚴厲的德育教育。
教育具有藝術性,是一種愛的語言。這種愛是無私且不求回報的。我們會因為學生的一點點進步而歡呼雀躍,會因為學生的努力而感到欣慰。班主任是經常和學生接觸、最了解他們的人,我們每一位教師應用愛感化學生,讓愛的溪流滋潤學生的心田,充分了解他們,和其成為朋友,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陳淵斌.小學生的感恩教育要從愛字入手[J].新課程(上),2017(1).
[2]鄧月春.走進學生心里深處———淺談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藝術[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7):88.
[3]卞敬愛.談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關愛教育藝術[J].中華少年,2018(28).
[4]王樂.愛的澆灌,使孩子健康成長———小學班主任工作策略淺談[J].新課程(小學),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