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婕
【摘要】小學階段正是對學生進行啟蒙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間,而此類教學工作的開展僅僅依靠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教學是很難做到,因此就需要班主任能夠有效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實現對小學生心智啟蒙、素質提高等方面的教學管理。當然,班主任還應該維持良好的班級秩序與班級風氣,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從充分發揮本職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以及完善班級干部制度等方面出發。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分析
一、充分發揮本職工作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中最高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應該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首先,班主任應該具有一定的威信,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這教師應該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量與較高的文化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夠成為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榜樣,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小學階段相關課程的學習之中。其次,在日常的生活中,班主任還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樹立個人魅力。
二、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學生逐漸成為了班級紀律維護工作中的主導力量。因此班主任在展開班級管理工作時,也應該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意見,使學生能夠參與到班級秩序維護的工作當中。而若想達到這一管理目的,使學生起到對班級管理的推動作用,就需要班主任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班主任還可以在日常教學活動開展中,對一些遵守班級秩序的學生進行一定的表揚與鼓勵,為其他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當然,班主任在發現班級內部的不正之風時也應該及時指出,并要求學生進行改正,以便維持良好的班級秩序。
三、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小學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通常隔著一條看不見的鴻溝,兩者在日常學習生活的進行中總會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感,教師與學生之間難以實現有效的溝通交流。為了打破這一局面,班主任應該放低身段,構建出一個與學生平等、友好交流的平臺,并且能夠與學生進行心靈與心靈間的對話。諸如,在學生之間發生矛盾時,教師應該以公平公正的心態解決問題,聽取來自不同學生的看法和意見,采取最為合理的解決方法。
四、完善班級干部制度
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班級干部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的班級干部制度可以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有效維持班級環境。因此,班主任要合理地把控班級干部制度,就要使被選舉出的班級干部能夠得到班級內部全體學生的信賴與認可。當然,班主任還應該維持班級秩序的正常運行,避免對在一些學習成績較好或是其他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的學生違反班級秩序時采取包庇的態度。同時,班主任還應該貫徹“人人都能當班長”的理念,給予班級內每一位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也就能夠滿足小學生樂于表現,渴望得到他人認可的精神需求,使其能夠進一步的完善、提升自己。
總而言之,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班主任首先應該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采取更為符合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班級管理方法與手段,同時能夠協調班級內的學生管理力量,打造和諧友好的班級環境,打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實現對班級的高效管理。
【參考文獻】
[1]郭偉.優化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