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愛蘭
【摘要】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建設的步伐也加快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數量呈直線趨勢上漲。由于缺乏父母的照顧,大多數留守兒童的性格都有缺陷,這給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對留守兒童的感恩教育,對他們的茁壯成長十分有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留守兒童;感恩教育;有效舉措
中圖分類號:G7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2-0005-02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Family Education Research
(Baozhen Primary School,Wudu District,Longnan City,Gansu Province,China)SHENG Ailan
【Abstract】At this stage,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the pace of urban construction has also accelerat‐ed.The resulting problem is that the number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is on the rise.Due to the lack of parental care,most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have defects in character,which has a very negative impact on their study and life.Therefore,it is very helpful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to develop gratitud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Left-behind children;Gratitude education;Effective measures
一、培養留守兒童感恩意識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留守兒童人格的正常和諧發展
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關鍵就是感恩,感恩是人積極心理品質的重要組成內容。培養留守兒童的感恩意識對他們良好道德行為規范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做出對社會有益的行為舉動的前提條件就是留守兒童懂得感恩。所以說,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把對留守兒童的感恩教育提到日程上來。
(二)有利于幫助留守兒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
感恩是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優良品德,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對留守兒童進行感恩教育,有助于幫助他們了解他人對自己的善舉,進而使他們自發形成感恩意識,最終轉化為實際的感恩行為。一旦留守兒童形成感恩意識,他們就會懂得父母的不易、教師的辛苦、同學的友好,這對他們日后走向社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感恩教育的內容比較復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養育之恩,另外培養留守兒童對祖國、對社會的感恩也是感恩教育的重點內容。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感恩教育滲透語文教學內容中,從留守兒童的角度想問題,這樣一來,留守兒童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社會各界對自身的友好,表達自己的情感,進而產生一種回報心理。
二、提高留守兒童感恩意識的有效舉措
(一)通過朗讀教學,提高留守兒童的感恩意識
小學語文教材具有內容豐富的特點,很多文章中的情感都是極為濃烈的,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留守兒童大聲朗讀課文,使兒童感受到文章中的深刻含義,進而豐富兒童的內心世界。我們可以在小學語文課文中觀察到,作者的情感蘊含在各具特色的語言文字中,語文教師在帶領兒童進行閱讀時,必須引導留守兒童學會品讀文章中的意境,找到與作者情感表達有關的語句,這對留守兒童思想深度的提高有著不小的幫助。
例如:很多留守兒童的親情觀念較弱,他們也不懂得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洞饶盖樯睢芬徽n講述了:雖然“我”的家境十分貧寒,母親掙錢也十分不易,但是在買書這一件事上母親卻沒有絲毫不舍得,體現出了母親對“我”的無私奉獻。文章中有不少令人感動的細節,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這些情感表達內容,引導留守兒童將這些內容全部吸收,進而使他們產生情感共鳴,激發他們對母親的感激之情,讓他們了解父母離家工作也是無奈之舉,他們都是為了給自己創造更好的經濟條件,雖然父母沒有長期陪伴在他們身邊,但是父母對他們的關心絲毫沒有減少。在學完《慈母情深》一課后,教師還可以給留守兒童布置這樣的一個家庭作業:要求他們回家給自己的父母打一個電話,將自己的生活近況告訴父母,并將自己想法講給父母聽。
(二)致力于教學情景的創設
充分調動留守兒童情感的前提條件就是留守兒童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教學情境中,讓留守兒童體會到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思想感情,使他們自主發揮出積極向上的情感,進而幫助他們健全人格。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教學情境的創設,提高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屏幕上給留守兒童播放《狼牙山五壯士》的影片,影片播放完畢后,教師可以向留守兒童提問:“看完此影片,你們有何想法呢?”之后再引導留守兒童回歸課文內容中。學了此文章之后,留守兒童會被狼牙山五壯士的英勇就義感動,他們也會明白當下安定生活的難能可貴,這不僅有利于他們感恩意識的提高,同時對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還有非常大的幫助。又如,在學習《父愛之舟》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留守兒童對父親雨雪天送“我”上學這個場景進行角色扮演,在活動過程中留守兒童將體會到父母的辛勞以及父母對他們的愛。另外,教師還可以將《父愛之舟》這篇文章以講故事的方式敘述出來,以此調動留守兒童的學習積極性。最后,教師可以要求留守兒童寫一篇以“我最喜歡的人”為題的關于人物描寫的作文,要求必須是自己父母中的一方,并且要將有價值的事情描寫出來,必須帶有真情實感。
三、結語
總之,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培養留守兒童的感恩意識,并使留守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感恩行為,這有助于留守兒童正確三觀的形成,同時對他們品德修養的提升還有不小的幫助,最終能夠實現完成感恩教育的教學目標的目的。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小學語文教學與我校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9]GHB1571)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韋瓊.淺談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留守兒童的感恩教育[J].新課程·小學,2018(05).
[2]陸芳麗.如何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感恩教育[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03).
(責編 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