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長培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及教育理念的逐漸變化,語文課變得越來越重要。近年來,“國風”“國學”這樣的詞匯越來越流行,使人們開始思索如何弘揚我國的優秀文化,那么作為與國學最為密切的學科,語文的受關注程度也得到提升。語文知識是需要一朝一夕的不斷積累,在積累中實現質的飛躍,而生本課堂應用于小學語文中,恰恰就是從小抓起的最佳策略。生本課堂,顧名思義,就是學生為本的課堂,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學習觀念在小學階段就得以樹立,有利于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形成和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本課堂;實施策略
新課改下,語文課成為核心中的核心課,語文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科學人文知識,這就要求教師構建一個以學生為本的課堂,不僅要督促學生學習,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還要采取獨特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才是真正的生本課堂,從而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加強,實現老師和學生共同進步。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生本課堂,就是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有學習的責權,而這一切的開端,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有效地展開生本課堂。對此,教師不能局限于傳統教學,要改變思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是值得推崇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讓學生脫離書本的束縛,通過視頻的方式來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懷,從而對課文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滿江紅》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因為岳飛的故事婦孺皆知,從小我們的兒童讀物也少不了他的英雄事跡。然而,大多數學生只知道岳飛是英雄,卻不知當時朝代背景是怎樣的,甚至不知道所謂的“入侵者”到底是誰。作為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帶著疑問看視頻,撥開層層迷霧,通過一節講述宋朝背景的視頻課,就可以知道岳飛為什么會從軍,最終為什么會寫下《滿江紅》。這樣的一節視頻課,使學生充分理解作者的愛國情懷,而且視頻課的動態畫面可以把原本枯燥的詩詞變得有立體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開始喜歡語文課。
二、利用課外閱讀,開拓知識面
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之后,教師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來創建生本課堂,以學生為主,就要了解學生想要做什么,閱讀和寫作是關鍵,如何讓學生自主閱讀呢,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進行適當的課外閱讀,這樣學生可以自主學習,課堂氛圍也更活躍。
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時,可能有一部分同學非常愿意聽講,但是大多數學生對三國時期的時代背景并不是特別了解,所以教師應該在前一天布置任務,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比如少兒版的《三國演義》等,只有學生準備了充分的課外閱讀,才能對這篇課文的時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學習起來也能積極參與。課堂上,每個學生的課外閱讀都不一樣,他們就可以直抒己見,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知識儲備,學生都自主積極地參與其中,教師的教學也得以順利進行。所以,在小學語文課上,課外閱讀并不是“不務正業”,相關的課外閱讀可以輔助教學,因為還有很多課文都是節選自歷史名著,如果不讓學生閱讀課外書,課文也很難講述明白,學生更不會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課外閱讀著實是一種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有效學習策略。
三、創設情景,提高生本課堂質量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未知事物的探索有著很多好奇,而且很多事物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有各種各樣的解答思路,尤其是語文課,有些課文都是開放式結尾,老師應該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立一個情景,讓學生自由發揮,進一步實現生本課堂。
例如,小學課文《坐井觀天》中,青蛙并沒有跳出深井,這是一個開放式結尾,如果青蛙爬出來,它會對小鳥說什么,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對于這篇課文,教師就可以設立一個情景劇,分別組織不同的學生進行演繹。每位學生可能有不同的解讀,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演繹給予不同的反饋,學生的參與度得到提升,自主學習的意愿也比以前強烈。長期執行此種教學策略,生本課堂能不斷完善,質量也會有大的提升。
綜上所述,當前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生本課堂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教師掌握了引導的策略以及技巧可以提高引導的質量,學生可以參與到課堂中,并且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對問題進行改進和創新,可以提高語文課堂的質量和效率,這樣一來,不僅學生進步了,而且教師的教學質量也得到升華,師生關系也比以前融洽,學校也會加大力度實施,為素質教育的深入貫徹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連松.以生本理念為引導 構建小學語文閱讀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09.
[2]俞全仁.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J].新課程研究,2019(25):121-122.
[3]孫淑琴.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生本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8):130.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