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王靖
【摘要】本文主要講述將信息化智慧化教學模式應用于我校高職英語教學而引起的教學模式,授課方式及學生作業的一系列變革。在使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及解決方案。以及教師的角色不斷變化,逐漸成為知識的引入者及學習后臺的監控者。
【關鍵詞】智慧教學模式;教學改革;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教師角色轉變
【作者簡介】李偉(1983.03-),男,漢族,內蒙古人,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中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王靖(1983.12-),女,漢族,內蒙古人,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中級,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2020年度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科學研究立項:基于移動智能終端探索高職英語智慧學習新途徑(編號:2019NMGJ026)部分研究成果。
一、高職英語智慧教學模式
1.教學模式改革。在網絡環境下,隨著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發展,高職英語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在傳統的課堂中,學生學習知識在課堂,內化知識在課外。然而,在現代化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知識在課外,內化知識在課堂。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校高職英語課堂改革如下:教學模式分為課上內教學+課外自學模式。期中課內教學=教師講授+學生展示。課外自學模式=網絡平臺內容自學+圖書資料閱讀。以《新職業英語》第一單元《文化的象征》為例,課內教學教師講授:主要以美國文化為切入點,占時10分鐘,文本欣賞占時15分鐘,中美文化對比10分鐘。作業處理占時為10分鐘。學生展示:把學生分為5組,每組由3-4個同學組成,他們分別介紹麥當勞餐飲,迪士尼樂園,美國歷史,中國文化,中國餐飲等內容,占時為30分鐘,老師點評10分鐘,布置作業五分鐘。課外自學模式=網絡平臺閱讀+課外圖書閱讀。網絡平臺閱讀指學生借助手機 、平板、從云班課等網絡平臺欣賞有關教學背景知識短片和自學平臺微課內容,做學習筆記并上傳至云班課平臺。課外圖書閱讀,主要指查閱圖書館相關文獻和進行課文提前自學(微信公眾號內容也可代替)。
2.教師授課方式改革。我校高職英語課堂中,很多英語教師已經通過提前錄制微課,鼓勵學生進行碎片化學習,高職英語已經基本實現翻轉課堂。學生提前自學微課內容,做好筆記,并將筆記上傳至云班課,教師給每位同學分組,并指定小組長,由每組組長記錄小組成員筆記完成情況,評價方式為小組互評。在課堂上教師進行知識點歸納總結,并且采用隨堂測驗或者提問等方式檢測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教師量化評分細則,對于評分標準嚴格把關,采取現場打分并公布分數的策略使得教學評價更加透明公正,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3.學生作業改革。學生的作業由傳統的書本作業改革為紙質作業加網絡平臺作業。云班課語音作業要求教師提前錄制語音音頻,教師把語音作業發布在云班課上,學生自行學習進行練習,評價方式可以是教師評價加學生互評。云班課聽力和寫作作業由教師最終給出評價,寫作主要練習三級英語考試的作文真題。除了云班課教學平臺,教師也可以使用批改網作為教學的輔助平臺,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如此能夠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云班課測試功能,使學生的作業由每學期五次增加為多次,夯實學生基礎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精益求精的精神。
4.教學評價方式改革。教學評價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包含學生出勤、平時作業、平時測驗、學生回答問題等方面。其中,學生出勤和平時測驗都在云班課網絡平臺進行。出勤考查可以使用一鍵簽到或者固定手勢簽到,但要求學生顯示簽到的距離,這樣即節省了點名的時間,又能夠更加準確地判斷學生出勤情況。教師通過云班課成績分析功能了解到每個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有的放矢,更好地確定教學的重難點。云班課平臺頭腦風暴和討論功能清楚地記錄每個學生參與話題討論的情況,為平時成績數據的采集提供了有效的參考證據,更客觀地反映出學生學業的水平。
二、信息化英語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1.教師對于信息化智慧化教學認知不足,執行有難度。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智慧化信息化教學的不斷普及,各大院校也開始組織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培訓。但是并不是所有教師都有機會參加各項培訓,而且對于教學培訓的內容也不可能全部掌握。這就使得在使用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仍然會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廣大師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學習,相互合作。年輕教師要勇于承擔教學教改的先鋒,在智慧化教學軟件使用的過程中多探究多交流。在教學評價中應增加教師對于信息化手段的使用的比重,此外,也可以通過教學比賽等方式促成信息化教學的推廣。外語教研室也應該組織大家多多觀看“外研之星”等賽事的教學比賽,以提高大家的教研教改意識。
2.學生展示內容不夠全面,且參與度不夠。由于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關注點的不同,學生作品所展示的內容并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教師課前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由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作品,然而在實際準備及制作的過程中,并不是所有小組成員都能完全參與查找資料與PPT的制作。與此同時,僅憑在課堂上學習,學生也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學內容?;诖朔N情況,教師在安排學生作品制作的時候要盡可能詳細,比如在學習《新職業英語》第一課《第一家麥當勞餐廳》時,教師要求學生查閱的資料必須包括:(1)第一家麥當勞的位置,創始人信息。(2)世界上最大的麥當勞連鎖店的相關情況。(3)麥當勞美食介紹。教師把學習任務單發給學生,學生才會有的放矢的準備作品,課堂展示內容才不會脫離主題。其次,教師在分組時應給每個小組成員編號,并指定成員完成作品,輪流進行。作品完成后要求各小組成員將作品發至云班課平臺上,供其他同學提前預習。教師要求所有學生針對作品內容提出3-5個問題,并做好充分準備。在學生展示課上進行提問。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可以設置評價方式為教師評分與小組互評相結合。這樣通過云班課平臺,學生可以提前預習所學內容,且學習次數和時長不受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學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在制作PPT方面能力不足。我校高職英語授課對象為大一新生,因為生源地域等方面的原因,學生計算機水平有限,一部分同學并不能單獨完成查找資料與PPT的制作工作。這就要求教師在分組之前,提前對學生計算機水平進行摸底調查,在分組時盡可能以宿舍為單位,或者把計算機水平高一點的同學均勻分配到各組中去。在作品完成時每組成員需有一到兩個同學負責電腦操作,其他同學負責資料圖片查找。把計算機能力不同的同學混合在一起,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處理信息技術的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4.學校信息化設備有待加強,學生作品展示節奏把握有待加強。學校信息化教學設備較陳舊,部分教室仍然沒有接通無線網。信息化智慧化教學只限于學生的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使用,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推進與學校經費的投入,將有更多的學生享受到信息化教學帶來的益處。學生對于展示節奏地把握有待加強,教師應在學生展示環節嚴格控制時間,并將此作為評分標準,將以評促教,以評促改的策略用在學生身上。
三、 教師在智慧課堂中的角色轉變
1.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新時代的網絡環境中,對于教師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除了傳統的傳道受業解惑,教師在很多時候承擔著網絡后臺監督的任務,教師所教授的不僅僅是知識技能,更多的是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以及做人的做事的道理。以《新職業英語》第三單元為例,本單元的主題是職業精神和勞動精神。文章以《我的第一份工作》說起,為大家講了自己從第一份工作——餐廳服務員做起,通過投資失敗、積累經驗再到創業成功的故事。文章向我們展示了作者在成功路上遇到的不同的人物以及其各自性格特點。從這些人物身上我們學會了愛崗敬業精神和團結友愛精神,作者向我們展示出誠信友善是如何幫助其最終取得成功的。教師通過講解課文,同時也挖掘出文章的主旨精神,讓學生既學到語言知識又牢牢把握文章思想,真正做到了英語與課程思政相結合。
2.在現代化智慧學習環境下,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也是學習資源的引入者,可以引入中國大學慕課網《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現代大學生英語語法》等內容作為英語課本的輔助教學內容,引入高水平慕課,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有更多的精力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個性化服務。學生可以通過云班課、釘釘留言等方式向教師提問或直接參與課堂討論,教師在網絡平臺上對學生進行答疑解惑,對學生參與的活動給出評價,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通過網絡平臺向學生分享更多學習資源,向學生推送和學習有關的音頻和視頻,通過問卷調查網絡投票等方式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與知識儲備情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習情境的策劃者,學習內容的提供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在智慧化教學模式下,英語教師可以把網絡公眾號如“滬江英語”“英文勵志演講”等內容推送給學生作為課外閱讀補充材料,同時利用批改網、云班課等平臺幫助學生進行英語聽說讀寫等訓練。在疫情期間,教師利用云班課、釘釘等教輔平臺進行教學活動,積極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云班課、批改網等智慧教學平臺,加強了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監控,更好地對學生的作業給予記錄及反饋。學生利用零散時間去云班課完成并上傳作業,實現碎片化學習,教師利網絡平臺進行數據的分析與總結,找出學生知識的薄弱點,在英語課堂上進行答疑解惑。
參考文獻:
[1]胡壯麟.中國英語教學中的“低效”問題[J].國外外語教學, 2002(4):3-7.
[2]鄔培.微課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探究與啟示[J].亞太教育, 2016(3):184-185.
[3]王美林.論微課與教師專業化[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 (16):194-196.
[4]胡鐵生,周曉清,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