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與生命息息相關,生命因教育而發展,教育因生命而產生價值。教育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學生的生命價值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英語課堂是由學生、教師、課程及課堂文化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是充滿生命活力且煥發生命價值的系統。而這一系統如何有機地組合,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能力,是作為教育主導者教師應思考的問題。課堂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因此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是推進素質教育、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發展的首要任務。在積極構建高效課堂的今天,我們必須努力讓課堂煥發活力,構建起充滿活力的、充滿個性的、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智慧課堂,而如何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更有特色,則需要我們一線英語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打造適合學生的特色智慧課堂。
【關鍵詞】智慧課堂;任務驅動;活力
【作者簡介】王治霞,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樹屏鎮初級中學。
英語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應用知識,并且體現其自身價值的園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改變自己的傳統教學模式,啟用任務型教學法,發掘教材蘊含的知識,把課堂營造成能學得開心、學得快樂、學得動力十足的學習樂園。以下結合我的教學經驗來談談任務型驅動教學法在英語課堂的應用。
一、詞匯教學——改進詞匯教學與提高詞匯記憶的高效方法
單詞的記憶是學生的頑疾。部分學生不會認讀單詞,每次讀完就記不住;有的學生怕吃苦,只是在課堂上學習,課后不再去鞏固。因此,教會學生單詞的自然拼讀方法,既能使學生快速記憶,又不讓學生感覺記憶單詞太難。在單詞教學中,采用科學的途徑提高詞匯教學的效率,為學生的學習奠定基礎。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詞匯教學的策略:
1.單詞的拼讀,是學習記憶單詞的關鍵,及時鼓勵學生反復讀,才會有深刻記憶。指導學生根據讀音記憶單詞既快捷又簡單,有時可以根據音節劃分來快速記憶單詞,因此語音教學是非常關鍵的。
2.開展“頭腦風暴”活動,強化單詞記憶。讀完單詞之后我留給學生一兩分鐘快速記憶,然后進行單詞拼讀比賽,學生們很積極,而且氣氛很活躍,達到了高效記憶的目的。但是課后一定要加強鞏固,反復記憶。
3. 將詞匯教學與具體語境應用相結合。在課后作業中,可以通過造句來加強單詞的鞏固。依照課程而定,有時單詞的記憶采取游戲活動的形式,這是學生最喜歡的。于是我布置讓學生自己制作單詞卡片,每天一個小組,這樣每個小組都能輪流上臺,上課時讓學生利用卡片提問單詞的拼讀,這樣小組內每個成員都有任務了,而且拼讀比較積極。在下午的自習課上,我們常常開展這樣的游戲:全班分好組,小組比賽。每個學生只寫該單詞的一個字母,寫完向后傳,依次直到完成單詞的拼寫。完成最快的小組是winner。學生們積極參與這種單詞記憶活動,記憶單詞也小有進步,不再感覺那么費勁和頭疼。在這個任務的帶動下,學生們學習很積極,記憶單詞的效率明顯有很大的提高。
二、聽說課教學——設計精彩、有效、有創意的活動
每一單元的聽說課是語言的輸入環節,只有大量的語言輸入,才可以有大量的語言輸出。因此聽說課是需要讓學生在盡可能具體語境中學習和運用。語言學家克魯姆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情境教學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力提供了可能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創造實踐機會。因此,英語教學必須從交際的目標出發,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讓學生受到情景的感染,激發學習的動力和欲望。例如人教版新目標九年級第十四單元“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 ”第一課時,我嘗試改變上課的風格和教學內容,因為本單元是中學英語的最后一單元,也是回憶的一節課。因為本節課的目標是練習 Remember doing ... ,所以我收集并整理出學生從七年級到九年級的許多照片,幾乎每一幅圖片都能喚起大家滿滿的回憶,讓大家感慨萬千。我還加入了大家表演節目的視頻,最后采用的是圖片上有誰,誰站起來表達自己當時在做什么事情,用上“I remember doing...”。這節課上得最成功,每個人的身影都可以看見,每個人都站起來發言并且自始至終大家都在認真聽課,最后我加入了一首經典歌曲 Auld lang Syne。大家唱完歌曲的時候,大部分學生以及我的眼中滿是淚水。
三、閱讀課教學——設計適合學生的學案
學生經過小學以及七年級的語言學習和實踐,已經具備了較好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能力,初步形成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實踐應用的能力。因此在閱讀課上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地應用新詞匯、重點句型,以及自主地完成教學任務,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結合每一單元的閱讀話題,教師多創設一些任務型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在用中學、在學中用,真正達到綜合應用語言能力的目標。以下是我在教學過程中實踐并總結出來的一些方法:
1. 閱讀課任務的分解——設計問題,分配給各小組。在閱讀課上,教師要根據內容創造性地設計問題,問題都是有吸引力的,可以讓學生動起來。教師也可以把問題任務寫在不同的小紙條上,讓各小組學生自己選擇數字,完成相應的任務。學生們的熱情很高,都能積極完成各自的任務。閱讀課要讓學生動起來,解決簡單的問題,教師負責解答疑問。
2. 小組相互提問,解決課文的短語、句子、語法等難點。問題解決之后,小組互相比拼,可以提問題,檢查關于文章的內容與短語。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言,他可以提問其他小組的任何人,如果被提問的小組輸了,則被罰寫答不出來的問題。在這樣實踐了幾次之后,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課堂上氣氛很活躍,有些課堂提問大家都搶著站起來,他們希望被提問的組可以答不出來問題接受懲罰。好多時候大家笑得很開心,雖然進度慢了一點兒,但是每個人都在努力參與,為本小組爭光。后進生也在努力回答問題,本組的成員都會幫助他。
任務完成之后,通過練習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效,掌握的都還不錯,甚至有的學生提出的問題,超出了老師的想象。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學習的積極性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上課積極努力去學習,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小組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爭取給自己的小組加分。即使后進生也表現超乎尋常,上課不再睡覺,主動向他人詢問如何表達,或者干脆用漢語表達,當他們獲得贊揚與肯定后,那種自豪的表情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這樣的課堂正是彰顯學生個性、展示自我、體現每個人的價值,促使學生相互合作的自由樂園。英語的學習就是應用,就是交流。這一切都讓我在自豪之余也贊嘆學生的無限潛力。
3. 獎懲機制也是促進有效學習的動力。在課堂小組討論中常會出現這種現象,有的是小組是組長一人發言,長期發言的只有 那么幾個人,其他人偶爾參加活動,有的甚至不說話;有的小組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誰也不聽誰的;甚至有的小組借此機會閑聊、說笑或者干別的事。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相應的獎懲措施來保證小組內任務型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并且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公平性和全面性。
一是要重視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通過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促使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小組而努力,具有集體榮譽感。
二是重視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教師除對小組學習結果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外,還要對其在學習中的表現及時給予點評。
三是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要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合作情況,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獎勵。
小組合作采用積分的獎勵機制,小組內每位成員回答問題加的分數等級是不一樣的,可以適當地加大中間生、后進生的得分,促使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樣也會促使組內學生的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共同進步。后進生若能積極回答問題,可以加高分,其他組員得分依次遞減。每次活動由組長統計分數,一周一小結,一個月一大總結,給予相應的獎勵,學生得到相應的獎勵非常高興,學習興趣非常高漲,而且和老師的關系很親近。這個方法很有效,各小組回答問題都特別積極,每個人都在積極爭取為本組加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很高,課堂氣氛相當活躍。
四是教師評價一定有始有終。對學生的承諾一定要做到,這樣學生就會覺得只要有所付出就會有所收獲,他們就會有成就感,下次參與就更加有動力了,課堂的學習效率提高了,也促使他們將課堂上的問題快速解決,實現新課程理念下真正高效的、人文的、智慧的課堂,也體現了每個學生的價值,
智慧課堂需要個性化的教學,而個性化的教學需要個性化、創新型的教師。教師要充實自身的文化底蘊與專業素養,在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中促進自身的成長,進入教育的新境界。
智慧課堂需要個性化的課堂氛圍。農村中學的學生學習程度不一,只有多樣化的課堂、智慧型的課堂,才能使不同學生都能獲得學習與主動參與的機會。這樣的課堂以探究性學習為主,任務型學習為目標,是真正能促進學生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并能感受體驗快樂、展示自我個性的課堂。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創造一個有利于展示學生個性的氛圍,使師生之間具有愉快的情感溝通和和諧的交流,使課堂充滿著歡樂、輕松、和諧、合作和互動,洋溢著動人的真情交流,點亮學生求知的火花,激發學生的潛能。
智慧課堂滲透了教師獨特的個性與魅力。我們只有深刻領會新課改精神,深入發掘教材內涵,在教學設計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整合并實踐適合學生的教學課堂,才能上出個性化的課,課堂上學生才能煥發出激情與活力。
參考文獻:
[1]高小蘭.關于提高中學生英語課堂參與度的實踐與研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3.
[2]劉相登.如何提高中學英語課堂參與度[J].雜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