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核心素養這一教學理念已經有了明確的界定,那就是學生在經過學習之后不僅要掌握學科知識,同時還要具備可以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以及適應終身發展的品格和關鍵能力。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培養核心素養落實到每一次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基于核心素養去進行學科內容的學習。而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實踐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我們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起點,以核心素養為基礎,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接下來,文章將對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平行四邊形教學進行研究,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平行四邊形教學
數學作為初中階段最為重要的課程之一,具有抽象性、邏輯性等特點。而這一階段的學生因為年齡等因素,其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都相對欠缺,所以在學的過程中往往會比較困難,特別是像平行四邊形這類幾何知識。因此,作為教師應該基于數學核心素養去開展平行四邊形的教學活動,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在進行平行四邊形教學的時候,還在沿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不重視平行四邊形定義和定理的形成過程教學,給學生布置大量的題目練習,使得教學氛圍枯燥且呆板,學生學習起來也異常的辛苦和效率低下。因此,為了改善這一問題,在進行平行四邊形教學時培養學生幾何直觀思維、數學符號意識以及推理能力、空間觀念、模型思想、應用和創新意識等數學核心素養是極其重要的。下面筆者將結合平行四邊形的實踐教學經驗對其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 立足于學情,把握學生起點
學生自身所具備的知識和經驗是一切教學活動開始的起點,無論是進行什么教學,想要切實有效,都必須挖掘和利用學生自身所具備的知識和經驗,這里所說的經驗既有學生的認知經驗,也包含學生的生活經驗。在初中時期,學生因為其年齡特征,自身所具備的知識和經驗還很欠缺。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先對學生具體的認知水平進行了解,關注學生的現實起點和邏輯起點,并結合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后續的數學平行四邊形學習提供可持續的發展空間。
二、 創設有效情境,培養學生直觀想象力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平行四邊形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存在一個通病,就是將課堂教學搞得非常的枯燥且嚴肅,教師先講解定義或定理,然后再讓學生做練習,這樣很難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同時原本抽象的知識內容,依舊是抽象的,不利學生直觀想象力的培養。而情境教學是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連接,有效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和興趣,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力,讓平行四邊形學習變得高效。例如,在“平行四邊形性質(1)”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明確的了解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作平行四邊形”,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圖片,然后讓學生尋找他們所熟悉的圖形,在學生回答完之后,教師緊接著為學生出示以下花園圖,里面已經種了三棵樹,圍成了一個三角形,然后提問學生現在學校又多買了一棵樹,想要讓這棵樹種進去后花園里的樹可以圍成一個平行四邊形,要將這棵樹種在哪里?最后以此為切入點,幫助學生去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定義。通過創設這樣一個有效的生活情境,不僅增添了課堂的趣味性,學生們都踴躍地參與到了如何種樹的探索當中,而且有了實際的情境之后,學生在腦海中構思時就有了參考的模型,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 設計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學生的學習應該是自主進行的,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學生應該通過學習在自身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之上構建新的知識,從而實現知識的再創造。蕭伯納曾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我們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都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所以,作為教師在進行初中階段的數學平行四邊形教學時,應該適當的設計一些讓學生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在活動開始后,學生先進行自主探索,然后再與周圍的同學進行合作交流,讓學生所探索到的知識在交流的過程中得以升華,讓學生的思想和智慧在交流的過程中碰撞出火花。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例如,在“平行四邊形性質(2)”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這一定理,首先,教師先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其次,教師給學生設計以下問題“有一位年邁的老人,辛苦了一生終于得到了一塊平行四邊形的土地,在他去世之前,他將這塊平行四邊形土地的兩條對角線連接得出四塊三角形土地,分給了他的四個兒子,但是當他的兒子們看到這塊土地時都覺得自己的那塊最小,現在需要大家幫忙分析一下,這樣分配是否合理。”再然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索學習。最后,教師再讓每一個小組都派出一個代表來說一說探索的結果,并與全班一起進行討論分析得出最終的結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自己所設計的問題,不僅要具備探索性,同時還要符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這樣才能保證探索學習不會淪為空談,讓學生的數學推理以及數學建模能力得以提升。
四、 編制跟蹤練習,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平行四邊形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部分的知識內容,作為教師應該講解了基礎的理論知識后,為學生編制跟蹤練習,在編制跟蹤練習時,教師應該重視練習題的系統性,讓學生掌握系統的做題技巧,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這樣同一類型題即便題目變形,學生也能輕而易舉地解決。例如,在“平行四邊形的判定”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編制練習題“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點E、F在BD的延長線上,且BE=DF。求證:四邊形AECF是平行四邊形。”讓學生根據所學到的知識去進行練習。然后在學生解決了這一問題之后,教師要逐漸去提高題目難度,讓學生跟著一步一步地去進行練習,從而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總結出做題技巧,這樣學生在今后遇到有關平行四邊判定的問題,無論題目如何變形,學生都可以迅速地解決問題。
五、 創新總結評價,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建模能力也是數學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師在進行初中階段的數學平行四邊形教學時,對最后的總結評價也應該給予重視,對所學習的平行四邊形定義等基礎知識,平行四邊形解題基本方法,以及數學思想進行總結,同時還要為學生總結所學知識的價值、研究角度以及經驗,讓學生在總結的過程中,將所學知識進行內化,以此來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可以舉一反三,讓數學教學更加高效。例如,在學習完平行四邊形性質這部分內容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幾點問題,“通過學習這一部分的內容有學到哪些知識點?對于每一個知識點有哪些認識?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猜一猜在學完這部分內容之后平行四邊形還有什么研究內容?會用什么方法進行研究?”然后讓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從而將這部分所學習到的知識內容串聯起來,讓學生感悟平行四邊形的研究路徑,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可以得到提升。
六、 結束語
總而言之,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平行四邊形教學需要教師先詳細的了解核心素養的相關理論知識,并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立足于實踐,把握好平行四邊形的教學起點;然后,基于核心素養為學生創建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內容;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自主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創新最后階段的總結評價,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這樣一來,才能使核心素養滲透到每一個教學環節當中,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平行四邊形知識,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許凌燕.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初中教學探究——以同題異構課“平行四邊形復習課”為例[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學研究,2019(6):45-47.
[2]衣曉蕾.核心素養視域下教學設計的實踐與思考——以人教版“18.1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為例[J].中學數學雜志(初中版),2019(4):26-28.
[3]蔣紅.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幾何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以“平行四邊形(第1課時)”為例[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8(8).
[4]楊長久,武秀華,孫麗媛.讓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生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磨課歷程與思考[J].小學數學教育,2018.
[5]景秀.基于“核心素養”視角,提升學生學習力——以《認識平行四邊形》的教學為例[J].山海經:教育前沿,2017(11):99.
[6]陳思怡.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探索——以“平行四邊形的認識”的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數學版,2019(10):30-32.
作者簡介:
丁藝真,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