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政治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包括學生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尤其是高中政治主觀題強調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此情況下,學生的規范化答題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如許多學生在答題時陷入盲區,無法得到高分,答題不夠規范、文字表述不準確等,這些需要引起師生的高度重視,采取有效的策略措施加以解決。對于主觀題規范化答題,學生要結合學過的政治有關概念和原理,運用恰當的政治學科專業術語把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和規律道理準確地闡述表達出來,并對人們經濟生活和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合理的解釋分析,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規范化答題能力。文章重點就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培養學生的高中政治主觀題規范化答題能力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政治;主觀題;規范化答題能力
一、 引言
新課程改革之后,教育教學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高中政治主觀題的解答中,許多學生經常有這樣的感受,就是這道題我會做,可是往往得不了高分、滿分,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就是沒有做到規范化答題。隨著突出能力考核的高考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學生在政治中的規范化答題的問題日益凸顯,對學生的考查最終還是要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試卷上,對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要加強規范化答題能力的培養,結合學習過的概念和原理,運用合適恰當的學科專業術語對政治中涉及的經濟問題、政治問題和哲學課題等進行規范化的解答,在答題中對學科知識形成一個整體性的把握和理解,切實提高多層次、多角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政治學科核心素養。
二、 高中政治主觀題答題不規范的主要表現
由于多種因素,當前在高中政治主觀題的回答中還有一些不規范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答題方向不明確,有時出現答非所問。在回答主觀題時,一些學生審題不清,對政治主觀題知識點的宏觀把握能力不足,答題的方向出現偏差。比如,有的題目需要運用唯物論的知識進行解答,而學生卻用了辯證法的知識;有的題目需要運用經濟常識的知識進行回答,而學生卻運用政治的常識去解答,這些都是答題方向不明確,答非所問的具體表現。第二,專業術語不規范,致使文字表述不準確。比如,在講解通貨膨脹知識時,把國家發行紙幣多了說成國家把錢發了;國家職能卻說成是國家做事;在回答加強黨的領導時,只簡單地回答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而沒有運用十九大的最新表述等,這些都是沒有使用政治學科專業術語進行答題的表現,專業術語運用不規范、不準確。第三,觀點表述缺乏邏輯性和條理性。往往出現對而不全、會而不對的問題。在形式上,書寫潦草,不整齊、不工整,要點表述不清,答而不全;在內容方面,材料和觀點產生兩張皮,無法有效統一起來。有的學生回答啰唆,畫蛇添足,出現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所云,發生錯誤性的表述。第四,口語化問題。有的學生對政治學科專業術語把握不準確,將經濟術語、哲學術語和政治術語混為一談,說起來頭頭是道,但是卻不符合主觀題的答題要求,發生張冠李戴的現象。
三、 核心素養下培養學生高中政治主觀題規范化答題能力的主要策略
(一)夯實政治基礎知識,努力構建知識網絡
學科核心素養的前提下,要全面熟悉、準確掌握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識體系,做到心中有數。要想進行規范化答題,就要構建系統全面的學科知識架構,需要包括考試說明中所要求掌握的全部的知識點,為開展規范化答題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從系統性來講,要對所有的知識點進行合理的組織,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有序的整體的知識結構。從而在解決問題時,能夠隨需要的知識點專業術語進行快速有效的運用。要構建此知識系統,就一定要徹底轉變灌輸式教學和被動消極的學習,充分運用探索式、研究式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這就需要學生要對書本進行多次誦讀,提高復習的速度,并對每節課、每章都進行總結規范,把所學知識形成立體網絡,隨時可以采集和搜索。筆者在教學時經常讓學生把每節課的章節、目錄做成思維導圖,把各課的重要知識點融進導圖,并讓學生背誦。這樣做的效果反應很不錯。
(二)掌握答題的基本方法技巧,不斷提升解題能力
在高中政治的主觀題都是將問題融入特定的情景材料中,怎樣提升考試的得分幾乎是每個高中生都比較重視但是又感到困惑的問題。在準備好上述知識和熱點問題后,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練習,強化答題方法的訓練,努力掌握解題的技巧。一方面,要保證答題的方向正確,要認真地審題,逐字逐句地看清楚,提取有效的信息和隱含的條件,并把干擾的信息和迷惑條件排除掉。要辨明題目的指向,知道題目的設問點是什么,堅決杜絕沒有讀清題意就進行盲目地作答,防止出現答非所問的問題。要分析命題者的意圖,對題目考查的知識范圍進行再明確。同時,要消除思維定式的影響,越是熟悉的題目更要注意,不可簡單地用做過的類似題目的思維進行解答。另一方面,在答題大方向正確的前提下,一要提高答題的科學性、完整性和準確性,更好地表現自己的答題能力。要縮小范圍,提高答題準確性。比如對于涉及哲學知識的題目,要先確定題目是對哪個知識板塊的考查,再考慮該知識板塊中的哪方面內容和知識點。二要正確選用高中政治專業的術語進行答題。要盡量運用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進行作答,增強用詞的規范性。比如,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具有普遍性、多樣性的特點,在概況分析這些現象時,就要用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等詞語描述。三要提高敘述的簡潔性,要對答案的要點進行認真梳理,精心地組織答案。答案要段落化、序號化,字跡要整潔工整。這樣不僅能夠表明對問題的深刻理解,還節約了時間,使閱卷者快速找到答案的采分點。
(三)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高中政治課在高考中,堅持能力立意,教師在把握雙基的基礎上,要把能力的訓練貫穿始終,尤其是要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老師要對學生進行有目的、分階段的訓練,緊緊圍繞學生的終身學習和長遠發展需要,借助一些代表性強、富含思辨性的問題的分析理解,提升學生對政治材料和事實的閱讀能力、信息收集處理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和問題分析解決能力。要加強對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積極運用聯系全面辯證的認識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切實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培養,徹底改變過去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新的課標改革下,政治考試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較大的改變,試題重點是要求學生對于實際問題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評價,這就需要學生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做好有心人,時刻關注時事,關心人生和社會,并將有關的知識和體會運用到政治主觀題的規范化答題上來,切實提高答題的效果和質量。
(四)強化規范答題意識,構建學科思維能力結構
在注重知識、方法和技巧對學生規范化答題能力培養的同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還要加強對學生規范化答題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答題用語和習慣,有效提升學生的規范化答題能力。比如,要引導學生親自參與政治試卷非選擇題的評分工作,對教授的班級按照情況進行合理分組,一般為4~5人。在改卷之前,可以先對閱卷人員開展短期的培訓,使其嚴格按照評分的標準開展評卷工作,使其在此過程匯總體驗好的答案應該是什么標準。在評卷過程中,教師要對各組學生開展一對一的輔導,整理好自己的認識和體會;在試卷的評講中,教師要讓學生將評卷的體會和注意的問題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實現學生規范化答題意識的持續提升。同時,要探索建立以學科思維能力為核心的能力結構,切實提升規范化答題的針對性和條理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政治主觀題開展充分的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精心選擇一些高考試題開展思維訓練,結合標準答案進行反復的理解分析,對不規范的答題進行及時糾正,切實增強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四、 結語
總之,在核心素養下,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作為主體,創新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運用政治概念和原理等規范化的專業術語,對政治學習中各種問題進行規范化答題,并做出合理性的分析解釋,切實提升學生對高中政治主觀題的規范化答題能力。
參考文獻:
[1]石瓊.淺析高中政治復習中規范化答題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5).
[2]杜洪雷.高中政治主觀題規范化答題能力的培養[J].考試與評價,2013(12).
[3]譚蘭.培養高中學生政治主觀題規范化答題能力的探索[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7).
[4]張敏.高三政治主觀題規范化答題能力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2(14).
[5]羅燕芬.高中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實現途徑[J].教育導刊,2013(5).
[6]黃麗英.正確使用三種語言解答政治主觀題[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2).
[7]鄧先德.淺談高考政治主觀題的規范化答題[J].中國教師,2010(1).
作者簡介:
肖敏輝,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