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生
【摘要】小學階段開展信息技術教育,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帶領學生探索信息技術的神奇,還可以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圍繞如何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展開討論,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起到參考性價值。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興趣
一、因材施教與學生興趣培養
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必須注意到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按照學生心理特點,進行愉快教學方式。通過此種方法設置,有助于提升教師教學效果,以此提升學習興趣。比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指導學生使用小游戲學習鍵盤操作。如《打地鼠》游戲,學生對于游戲的興趣比較高,教師向學生講解打游戲時的鍵盤手指分工,確保學生能夠正確輸入字母,以此保證學習教學性有效性。通過《打地鼠》游戲,能夠練習學生的指法。利用自主學習,可以掌握鍵盤手指分工,以此獲得學習樂趣。
二、推廣應用翻轉課堂模式
翻轉課堂已經受到教育領域的重視,屬于新型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流。翻轉課堂是由教師建立視頻,學生課前觀看和學習教學視頻,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探究,以此完成課堂任務。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實現因材施教和分層教學,轉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全面提升學生的自主構建能力與合作探究能力。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PPT中插入聲音課程時,教師應當制作PPT插入聲音的視頻,確保學生課前觀看,了解插入聲音的方法與音量控制方法,以此完成課前任務。提問如何在PPT內插入聲音,如何控制聲音播放與音量,如何設計故事型PPT,不僅包含圖片文字,還包含聲音配樂,提出制作PPT時遇到的難題,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以此交流和總結操作方法。通過此種教學模式,可以將學生變為學習的主人,能夠按照自身知識掌握情況,合理安排和控制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可以針對問題進行討論交流,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加強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以此促進個性化發展,強化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推廣應用微課模式
微課屬于重要教學資源,將微課教學作為信息技術教學策略,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微課模式可以確保教學工作者重新審視課堂教學與課堂管理,還能夠明確師生關系,在教學中全面展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生注重學習信息技術教育的基礎知識,在學習期間產生疑惑和問題,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能夠全面處理學習難題,確保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信息技術知識。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當適宜地穿插微課,提前準備好微課內容,將其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這樣不僅能夠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還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全面提升教學效率。在課后知識鞏固中,也可以應用微課教學內容,既可以豐富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還可以使學生做好預習和復習,全面加強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信息技術鍵盤指法操作中,教師按照可呈現課程學習目標與重難點設計學習單,同時將學習單制作為課程,學生可以按照微課,學習鍵盤指法,能夠明確基本鍵及其作用,按照練習內容,正確熟練地敲擊鍵盤,以此體會到學習樂趣。
四、開展多元化教學評價,輔助信息技術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體系具有重要作用,會影響教學效果。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比較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并且引導學生按照自身意愿,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能夠深入思考和分析問題,同時高效解決問題,所以整個教學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采用多元化教學評價,確保評價方式與評價參與者的多元化,能夠對學生潛能及學業成就進行客觀評價,以此實現教學信息改革,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信息技術教學評價中,可以應用變通性評價、動態化評價、卷宗評價和實作評價等。評價參與人員包括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和家長,應當聽取多方面建議和意見,將合理建議和意見應用到信息技術教學中。評價內容多元化主要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果、考試成績、課業成績及時實操成績進行評價。比如,在實操評價中,開展關于保護生態環境的教學主題,課前讓學生收集關于環境污染、環境變化等信息,使用文檔整,理出影響環境的因素,污染源等調查表。學生在制作文檔表格時,可以應用教學平臺上傳作業,開展自我評價,并且寫出心得體會。教師和其他學生可以評價調查表內容、格式、字體等。基于多方面評價學生,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以此確保教學評價的科學性與全面性,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屬于重要學科,優勢特點顯著,并且在整個小學教學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能夠獲得學校關注和重視。信息技術教師應當確保教學內容與方法的趣味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展現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此加強自主學習能力。此外,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模式,將微課模式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合理應用教學評價方式,以此促進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發展,從根本上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孫思華.“教學做合一”,打造高質量信息技術教學課堂[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