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如娟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手段的不斷成熟,教學正式步入了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加對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重要的影響及巨大的挑戰,它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必須不斷進行改革。直面互聯網加對小學數學教學帶來的挑戰,圍繞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策略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互聯網+ 小學數學教學 改革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互聯網+模式的融入,將會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優化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使課堂效率得到長足的進步。教師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夠為小學數學建設高效課堂,更有利于小學教學目標的完成。互聯網+模式下,小學數學教學受時代進步的推動,必須不斷進行改革與創新,如此才能夠在提升學生的書面成績的同時,引導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一、“互聯網+”下小學數學教學面臨的挑戰
1.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減少
互聯網技術在為教學帶來更加豐富的素材、更廣闊的信息收集平臺的同時,因為師生間的溝通帶來了一定的障礙。互聯網技術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如果過于依賴互聯網技術,將會減弱師生間的交流,是教師無法完全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2.阻礙學生思維和能力的提高
通過互聯網平臺,學生獲取知識及信息的途徑更加廣闊,在遇到難題時查詢答案更加方便。但反方面來說,這也會引起學生的惰性心理,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時不再愿意自主思考,而是選擇直接查詢答案。如此,非常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二、“互聯網+”模式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策略
1.利用互聯網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就學興趣。教師的教學效果可以由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進行直接體現。反而言之,學生的興趣也能夠直接影響小學數學的教學結果。教師應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充分利用互聯網教學手段,打破一潭死水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帶來更多的可能性。通過互聯網技術為數學課堂注入新的活力,通過大數據的整合,豐富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內容。如此,還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創設生動情境,提升教學效果。若想小學生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主要還應通過豐富生動的課堂教學內容作為引導,增添課堂的精彩性,改變枯燥無趣的課堂特色,才能夠使學生全神貫注的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改變“黑板+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利用互聯網加模式,為學生打造靈動、直觀的教學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到數學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軸對稱”教學。“軸對稱”是數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若教師僅進行枯燥的講述,將無法加深這一概念在小學生腦海中的印象。而在互聯網+模式下,教師可為學生創設“過春節、貼窗花”的教學情景,在情景中帶領學生進行窗花欣賞及制作。在窗花制作的過程中,通過剪紙藝術,展開生動的“軸對稱”概念教學,加深學生的理解。如此,不僅將數學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進行完美的融合,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動腦與動手能力。
3.運用互聯網+為學生導入具有新意的授課內容。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內容是有限的,而受到自身教學水平及教材內容的限制,大部分小學教師的授課內容是一成不變的。這就導致小學數學教學中出現教學內容陳舊的現象。所以,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教師的教學內容也應該進行不斷地擴充,隨著時代的進步容納近新的授課內容,為學生提供充滿心意的數學教學。這就要求教師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底蘊,提升個人的教學水平及綜合素養。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教師豐富、提高自身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老師應做到與時俱進,為學生導入時興的授課內容。而充滿新意的課堂教學,也能夠激發學生最大的探索欲,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
4.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難點。小學教學處于學生終身教學的基礎階段,在教學時會面臨諸多問題。尤其是數學這一學科,這是一門較為抽象且復雜的學科,那對于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及邏輯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但是在這兩方面,小學生尚未形成優秀的思維邏輯能力,在面對數學學習時,會產生較強的無力感,存在較大的難度。而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素質發育尚不成熟,并未形成迎難而上的積極心態。面對困難時,常常抱有畏難情緒,存在躲避心理。長此以往,學生將徹底喪失攻克數學難點的信心與動力,數學必將成為其小學學習中的弱點。因此,如何幫助學生克服數學學習時的困難也是小學數學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在互聯網加模式下,小學數學教學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突破數學學習的障礙,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能夠將數學這門抽象的學科更加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更加有利于學生進行記憶及理解。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數學教學時,在備課階段要注重課堂教學設計,有效融入學習技術,面對豐富的教學素材,進行仔細的篩選,求精不求多。
例如,“分數乘法”的教學。在小學數學中,這一部分的教學一直是數學教學中的難點。僅通過黑板對分數乘法進行反復的演繹與歸納,小學生很難第一時間對知識點進行掌握。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聯想能力都尚不成熟,無法舉一反三的理解教師講解的知識點。因此,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會導致教師的教授過程較為吃力,學生的理解過程也較為困難。而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對這一模塊進行教學,在電子白板中能夠將分數乘法計算過程及規律進行反復、具體的演示。通過動態的變化過程,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立體展示,幫助學生記憶,從而實現高效率的課堂教學。
5.合理使用微課,加強課后輔導。長期以來,小學數學教學過分重視課堂教學,而忽視課后輔導的重要性。教師在面對課堂教學設計時是報以十二分認真的態度進行備課的,因此,教師只要能夠采用合理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的效果終將差強人意。但是,教師在面對課后輔導時,確實抱以輕視的態度。很多教師課后輔導,僅局限于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并對課后作業進行批改。這種課后輔導模式是無法發揮課后輔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的。優質的課后輔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因為課后輔導的過程是對知識點進行鞏固的過程,是決定學生是否能夠真正掌握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點的關鍵。教師不重視,而我國大部分小學生也不具備不懂就問的精神與習慣。這將直接導致課后輔導的效率極低。
在互聯網+模式下,教師應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微課等教學手段,加強對學生的課后輔導。備課能夠將課堂學習的重點與難點進行濃縮,幫助學生在課后進行反復鞏固及理解。同時,能夠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養成獨立探索的數學思維。教師可融合自身的知識體系及數學教材錄制微課視頻,將微課上傳到特定的,向學生開放的微課平臺上,讓學生對微課進行下載,通過微課,進行課后復習。
三、總結
在互聯網+模式下,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創新性改革,融入現代教學技術,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必須在主觀上正視互聯網技術對教學帶來的影響,善于利用信息教育手段,完善課堂教學。為學生營造最佳的學習氛圍,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改革,可以充分發揮小學數學教學的現實意義,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打下基礎,初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賈雙.小學數學教學中互聯網+課堂的構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21):120.
[2]彭愛萍.“互聯網+”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J].甘肅教育,2017,(21) :94.
[3]王再梅.運用信息技術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8,(22)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