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漢


摘 要:闡述了滿足經濟發展原則、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力量、可持續發展原則、合理劃分工作職責等森林經營分類原則,提出森林培育措施與方法,為有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森林經營;森林培育;實踐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6-0065-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50? ? ? ? 文獻標志碼:A
做好森林分類經營管理工作,能夠提升森林多樣性,實現森林資源穩定發展。提高森林經營分類管理力度,能夠顯著提升森林培育質量,保證森林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基于此,重點探討了森林經營分類原則和培育措施。
1? 森林經營分類原則分析
第一,滿足經濟發展原則。有關人員要全面考慮經濟發展現狀,推動生態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措施,在滿足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需求的同時,確保森林資源的重要價值得到完美體現。同時,相關人員要根據我國森林經營發展歷程,有針對性地實施經營分類,我國森林經營發展歷程具體見表1。
第二,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力量。要想提升森林經營水平,就要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讓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森林保護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森林資源保護力度,從根本上減少破壞行為。
第三,可持續發展原則。制定出科學的經營管理體系,以此為基礎,確保森林經營與生態之間保持平衡,促進生態環境健康、可持續發展。在提高森林整體經營效益的同時,滿足林業健康發展需求。
第四,合理劃分工作職責。各部門之間保持密切配合,加強統一管理,確保森林分類更為科學。做好職責劃分工作,滿足森林管理要求,確保森林培育工作有序進行。
2? 森林培育措施與方法
2.1? 科學選擇集材模式
結合森林培育工作特點可知,科學選擇集材模式特別重要,集材模式不同會對森林環境產生不同影響。在選擇集材模式的過程中,要遵守合理化原則,確保樹木采伐后仍然能夠快速更新。同時,科學選用集材模式,能夠顯著降低水土流失現象發生的概率,提高林地生產力[1]。
2.2? 適當調整采伐強度
森林采伐的核心目標是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但從某種角度來說,林木的大面積砍伐會給森林帶來嚴重影響。通過嚴格控制采伐強度,能夠調節森林生態功能,滿足森林苗木的發展需求。林木受采伐強度影響較大,科學采伐能夠為幼林提供更多空間,滿足其營養需求,提高林木生長速率,確保森林的經濟效益得到良好發揮。
此外,通過對森林采伐強度進行有效調整,能夠促進林木健康成長。在具體工作中,有關人員要結合林木種類對林木采伐區域進行全方位調查,進而確定采伐強度,保持生態平衡。
2.3? 加強植物年齡梯度更新
結合森林培育工作特點可知,有關部門需要成立專業勘察小組,對該區域的林木種類與生長狀況進行調查,結合以往的數據資料,深入分析森林環境。栽種林木應盡可能選擇雨水較多的時節,根據植物的年齡梯度分布情況,科學種植,以減少水土流失現象的發生,為動植物的生長與生存提供良好空間[2]。
在植物年齡梯度更新環節,要求有關人員要明確不同林種森林的經營管理要求,具體內容見表2。
在采伐工作不間斷開展的同時,有關部門要做好資源補充工作,從而促進林地資源的穩定發展。加強森林的培育與管理力度,為幼齡樹木提供充足養分。要定期清理森林內部的病木與枯木,不斷提高木材質量。做好幼林培育工作,快速補充儲備資源,以滿足森林資源經營發展需求,保持生態平衡,推動社會經濟和森林資源的協同、可持續發展。
2.4? 制定完善的培育措施
森林培育工作流程比較復雜。為了確保培育工作順利進行,有關部門要制定完善的培育措施,明確森林培育發展方向,確保森林的各項核心功能得到全面體現。
相關部門需要全方位了解當地森林資源利用現狀,綜合分析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制定出科學的管理方案,確保森林培育管理工作順利開展[3]。
另外,森林主體功能比較穩定。在培育過程中要合理利用各項林業資源,為森林培育工作奠定基礎,確保森林資源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減少林業資源的損耗。
3? 結束語
通過對森林培育措施與方法進行全方位分析,能夠促進森林經營和生態環境協調、統一發展,提高森林資源的利用效率。在森林培育環節,相關工作人員要遵守環保性原則,不斷提升森林采伐的規范性與合理性。
參考文獻:
[1]向艷平.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為基礎的森林分類經營與經營措施[J].綠色科技,2018(17):168-169.
[2]羅惠寧,阮友劍,羅珊,等.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背景下的森林可持續經營研究與展望[J].低碳世界,2017(24):295-296.
[3]黃禮祥.基于特定林分狀態下的森林分類經營技術研究[J].防護林科技,2017(5):78-7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