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加強教學中的閱讀推廣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大,這要求學校必須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本文將具體分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閱讀推廣的一系列問題,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推廣;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48-0038-02
引 言
閱讀是語文教學活動中最為普遍的形式之一,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如今,新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對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有足夠的重視[1]。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語文閱讀推廣的含義與重要性,然后總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推廣的現狀,并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以期完善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推廣。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推廣的含義與意義
1.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推廣的含義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推廣的含義是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向學生傳播學習閱讀的理念,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學會閱讀、愛上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2]。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推廣的意義
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師在課堂上做簡單的板書并講解教材知識的形式,而是利用新型教學設備和生活化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靈活思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文閱讀,主動探究文字的奧秘,積累更多文學知識,喜歡上語文課,并享受學習的樂趣。
二、閱讀推廣的重要性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閱讀是通往智慧的橋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閱讀推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閱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閱讀技巧可以讓學生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在提高成績的同時培養自身良好的價值觀念。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吸收大量文學知識,并與作者進行靈魂上的對話,這些都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3]。只有在教學中堅持進行閱讀推廣,教師和學生才能夠感受到心靈的充實,才能夠從文學作品中獲取寶貴的精神財富,從而讓充滿人生哲理的文字影響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4]。同時,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無法分割,加強閱讀推廣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學生的寫作積累更多素材,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思維的發展和學習成績的提高。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推廣的現狀
1.對課內閱讀失去興趣
如今,網絡的發展使不少學生對課內閱讀失去了興趣,反而會沉迷網絡小說、課外雜志[5]。事實上,學生之所以喜歡課外閱讀而摒棄課內閱讀,是因為課外讀物大多是能夠吸引學生關注的小故事,以及與青春期相關的文章,其中不包含語文知識點,也不包括課內閱讀中的教育知識,僅僅是為了娛樂而存在。而課內閱讀則包括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需要掌握的字詞和語文學習方法,這些閱讀內容往往無法吸引學生,以致學生對課內閱讀失去興趣。
2.沒有掌握閱讀的技巧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和家長過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教育,導致學生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沒有掌握閱讀的技巧,生搬硬套、死記硬背[6]。這樣既不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思維的培養,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
3.課外讀物良莠不齊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推廣面臨最嚴峻的問題是課外讀物良莠不齊。各式各樣的課外讀物讓學生沉迷課外閱讀的世界,而忽視了對課內閱讀的學習。這樣既不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又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一定的壓力。
4.推廣活動過于單一
有的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使得語文閱讀推廣活動方式簡單,難以長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能讓學生長久關注語文課堂。教師需要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開展新穎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如將教學移至室外進行,將普通的課堂教學變成生活化的教學,這也是豐富語文閱讀課堂推廣活動的方法之一。
5.教師教學方式較為死板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缺乏創新,這是影響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無疑給教師的教學方式帶來了挑戰,要求教師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單一、死板的教學方式難以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給語文閱讀推廣帶來不利影響。新媒體背景下,教師可以采用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加強與學生的合作交流,明確自己的定位,并不斷調整、創新教學方式。
四、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推廣的策略
1.激發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推廣要求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使教師和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例如,在教學《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一文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用兩個鐵球做教具,親自為學生演示實驗,讓學生仔細觀察,兩個鐵球是否可以同時著地。這樣的實驗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講解課文內容,能夠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創新教學方法,寓教于樂。
2.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只關注學生的成績,而應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語文學習過程是培養學生思維的過程,教師可以利用分組討論與朗誦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時,教師可以先播放在網絡上收集的朗讀課文的音頻,讓學生聽著音頻默讀課文,體會文章蘊含的情感。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學生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散文閱讀的方法。接著,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朗讀文章,評比哪個小組的朗讀最有感情。最后,教師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收集一些與課文類似的散文,并仿寫一篇300字的散文,幫助學生鞏固散文閱讀的方法。這樣能夠在培養學生語文閱讀技巧的同時,達到課程教學的目的。
3.為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閱讀書目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網絡走進了學生的生活。網絡上有很多小說、雜志等課外讀物,這些課外讀物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然而網絡上的讀物良莠不齊,很容易給學生帶來消極影響。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為學生推薦適合的課外書籍,同時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幫忙篩選適合學生的課外書籍,從而更好地達到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推廣的目的。例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毛流浪記》等優秀課外讀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師也可以在教室內設置圖書角,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書籍與同學分享、交換,充實圖書角的書籍儲備。
4.開展多元化的語文閱讀推廣活動
多元化的活動是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推廣的重要途徑之一。這要求教師改變原本單一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接觸各種各樣的閱讀方式,加強學生交流的同時,更好地落實生活化的語文教學。例如,在教學《晏子使楚》一課時,教師可以采用分組討論和情境表演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分為晏子組和楚王組,每組分別派出兩名成員扮演晏子與楚王,再選出一位學生讀旁白。學生通過情境表演的方式,表演晏子使楚時雙方尖銳的矛盾,讓其他同學通過觀看表演深刻地感受晏子的聰慧與機敏。這樣的學習方式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也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通過互相交流達到多元化語文閱讀推廣的目的。
5.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需要學生發揮自身的積極性,深刻理解文章含義,培養獨立自主的習慣,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例如,在教學《再見了,親人》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首先,教師要為學生預留足夠的時間,讓其通讀全文,然后提問:“文章中寫到了哪些親人?在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們是親人?文章中哪些句子表達了強烈的情感?這些情感是怎樣的?”這樣,教師通過一步步的引導,讓學生明白語文閱讀的順序,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結? ? 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推廣十分重要。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與方法,為學生推薦適合的課外書籍,開展多元化的語文閱讀推廣活動,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又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在小學語文閱讀推廣中,教師應以身作則,發揮自身示范作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參與閱讀教學。
[參考文獻]
胡灶錦.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推廣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9):34.
王彥力,劉芳兵,楊新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閱讀推廣模式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34(04):30-35.
蘇曉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學習活動設計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6.
平蕾.農村小學圖書室幫助學生提升課外閱讀效果的調查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8.
丁明秀,錢萬成.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的現狀及培養策略:以長春市為例[J].東疆學刊,2016,33(02):39-42.
黃小霞.小學語文低年級社區讀書會實踐研究[D].深圳:深圳大學,2018.
作者簡介:尚耿燕(1985.11—),女,甘肅平涼人,本科學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