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摘 要:在課程革新背景下,現階段教育領域中的教學質量迎來了更大的挑戰,而作為基礎性課程之一的初中思想政治課程,在學生成長發展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有效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與課程革新要求相符合,同時在初中政治教學質量方面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針對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應用的探究十分重要。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初中思想政治教學;應用途徑
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單純說教和板書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社會和學生需求。基于教學中逐漸深入且廣泛應用數字媒體背景下,課堂教學主要方式開始更傾向于選擇多媒體教學模式。對于初中教育教學來說,對學生正確三觀構建具有重要作用的一門課程就是初中思想政治課程,其不僅在學生對國際和國內政策及環境掌握方面能夠提供幫助,同時還能對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給予有效培養。在初中思想政治課堂中有效融入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學生呈現具有豐富感官體驗的知識內容,進而幫助學生實現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一、多媒體課件導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課堂教學具體開展時,要想全面體現學生課堂之上的主體地位,其關鍵之處就在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在保障課堂教學中學生良好學習狀態長久保持的情況下,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有效促進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在課程導入過程中就可以高效運用多媒體課件,借助多媒體自身具備的功能,將知識內容以生動形象的圖片和動畫視頻等手段進行展示,進而為學生營造形象化的學習氛圍,此種方式不僅能夠確保課堂導入的順利進行,同時還能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充分激發,夯實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基礎。
例如:圍繞“世界文化之旅”課程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將包含世界多元文化內容的視頻呈現給學生,借助生動形象且多姿多彩的視頻將學生學習興趣和注意力進行有效吸引,促進學生能夠迅速進入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展示完多媒體課件內容之后,通過對圖像以及視頻文件的利用,將一些中國和世界歷史的特色文化遺跡進行播放展示,借此幫助學生對沉淀的文化背后所展現的濃重文化氣息和色彩等進行充分感受,不僅能夠促使學生正確對待文化差異,同時還能保障學生學會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價值,實現課堂教學內容豐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確保課堂教學目標得以有效達成。
二、多媒體教學情境創設,增強教學效果
理論知識概念的抽象性是大多初中思想政治課程知識內容的顯著特征,因而學生學習以及認知和理解具有一定難度。而在以往課堂教學中,通過運用板書以及說教式等教學模式,不能保障抽象知識內容的形象化和具體化,因而往往會對課堂教學效果造成不良影響。初中思想政治密切聯系著現實生活,因此在進行具體教學時,教學模式的應用也應做到與時俱進,而多媒體技術不僅與時代要求相匹配,同時在教學中應用的價值也十分顯著。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能夠借助真實情境的方式將抽象政治理論概念知識內容呈現在課堂之上,在強化教學效果的同時,也為學生的充分全面理解創造了有利條件。
例如:在“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課程知識教學過程中,名譽權以及榮譽權等知識點為課程教學主要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將課堂教學材料設定為典型案例以及身邊事例等內容,將這些材料內容視頻運用多媒體進行播放,通過多媒體創設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對受害人被侵犯了何種權利進行探討,通過探討將人人享有尊嚴權、法律維護我們的名譽權等教學重點內容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上將一些實際案例提供給學生,為學生知識內容的深入理解和鞏固等創造有利條件,保障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三、網絡媒體方式運用,加強師生互動
運用傳統課堂模式開展的課堂教學,完成課程教學后也就基本完成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職能,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教學模式中有效的溝通手段較為缺乏,并且也缺少對學生持續性學習的督促機會。而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良好應用,不僅能夠為教師與家長之間有效溝通的保持提供便利,同時基于家校合力基礎上,還能夠為學生對網絡便捷服務于學習和生活的認知理解提供幫助;此外通過網絡平臺還能為教師針對學生重難點以及疑問等講解的時間和空間限制進行有效突破,對學生的學習給予督促和幫助。
例如:在“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課程內容教學時,在借助微信群等網絡平臺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有關健康網絡交往的資料內容等進行搜集,進而要求學生將所搜集的資料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和展示,圍繞學生自主搜集的資料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比較,基于教師鼓勵以及贊揚等,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確保課堂上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保障課堂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
在現階段教育教學中,作為有效教學工具之一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高效運用對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等的提升所發揮的作用十分重大,因此教師在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應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確保借助此種教學方式實現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劉東麗.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3):156-157.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