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菊
摘 要:核心素養理念的出現使得學校教育的課程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課程教育從一開始只重視學科理論,轉而更加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與全面進步,需要客觀分析小學生通過學科學習所能獲得的關鍵能力與思維品質。其中,信息技術課程雖然是一門新興學科,但是卻是讓學生順利適應信息時代的基本學科,所以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師也要全面落實核心素養,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做準備。從豐富任務探究教學活動、完善數字化學科實踐活動、滲透信息社會責任教育三個角度來分析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如何創新教學活動。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在信息素養理念中,信息意識是指小學生自主鑒別、評價與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獲取有效信息的自主發展;計算思維則是從計算機領域去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則是通過數字化技術去學習、內化知識的學習行為;信息社會責任則需培養學生的社會道德、品格意識等。對于這些素養,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從下面幾個角度來調整教學方法。
一、豐富任務探究教學活動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常規的做法是由教師全面解釋信息技術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術,學生認真聽講、重復模仿每一項信息技術操作過程。雖然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卻依然難以真正提升學生本身的信息素養,因為過于被動、機械,小學生無法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也不會利用本學科所學去解決現實中的學習、成長問題。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豐富任務探究教學活動,切實改善小學生的自主思考與探究行為,讓學生為了特定任務自主搜集信息、鑒別信息與使用信息,也能積極分享有效信息。
就如在“編輯演示文稿”一課教學中,筆者就設計了幾項合作探究任務,即學會在演示文稿軟件中插入新的幻燈片;通過菜單編輯掌握插入文本框、藝術字的操作技術;能夠自主制作豐富的幻燈片。為此,本班學生需以5人小組的形式合作探究這幾項任務,認真觀察演示文稿制作軟件的菜單欄中各個編輯功能,合作探究演示文稿軟件的常規操作,積極積累自主學習經驗。在小組討論中,各小組通過調查網絡信息,結合教材內容可以自主生成新知意義,然后便可在組際交流環節展現本小組所設計的演示文稿,歸納插入幻燈片、文本框與藝術字的操作技術,完善探究結論,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同時,也可使其自主生成計算思維。
二、完善數字化學科實踐活動
核心素養教學理念是從學生的一生發展角度進行教學研究的,所以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目的并不是讓學生單純識記信息技術知識,而是為了讓學生在未來發展中自主展開數字化學習,切實創新學生的學習行為。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積極組織數字化的學科實踐任務,讓學生經歷利用本學科知識與技能去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不斷豐富學生的體驗式學習經歷,為學生的現實成長做好準備。
就如在“用鍵盤打字”一課教學中,筆者就鼓勵本班學生利用Word文檔來寫電子版的日記。本班學生在語言類學科學習中會學習寫日記,由此來記錄個人成長。常規的日記形式是以紙質材料為主的,但是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使得電子版的文檔成為人們最重要的信息記錄、編輯方式之一,所以本班學生要在學習了用鍵盤打字的方法之后,主動利用鍵盤打字活動建設電子版的日記平臺,由此引導學生記錄生活。如此,小學生就可以將數字化學習與現實學習需求結合起來,切實拓展自身的學習途徑、表達途徑。
三、滲透信息社會責任教育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常規的課程目標并未從學生的精神層面進行思考,導致學生缺乏必要的信息社會責任感。客觀來講,網絡環境十分復雜,每個人都應該自覺維護網絡安全、網絡健康,同時要堅持文明用語,遵守信息技術領域的法規與道德約束,以便進一步優化學生的自主發展。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全面滲透信息社會責任教育,不斷深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完善學生的品格發育。
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筆者會滲透信息社會責任教育。比如,在“收發電子郵件”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引導本班學生學習了登錄電子郵箱,收發電子郵件的基本方式,希望學生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由此來記錄生活、傳遞信息。在本節課上,筆者告訴學生要維護網絡安全與健康,不可隨意發布不實言論,更不可在郵件中插入一些負面、不健康的信息,避免其他同學受到不良侵蝕。為此,筆者還插入了一則關于網絡暴力的微視頻,讓學生意識到雖然網絡讓人們的言論更加自由,但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否則很可能會傷害他人。
總而言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組織信息素養教學可以切實提升本學科的人才培養質量,讓小學生順利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全面落實信息素養改革,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做好充足準備。
參考文獻:
[1]吳蔚青.基于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163,167.
[2]許遵照.淺析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對策[J].才智,2018(27):187.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