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金
摘 要:前置性作業是發生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與小學生課前預習活動緊密相連的習題檢測活動,是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生本課堂的重要依據。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全面優化前置性作業的內容、訂正、反饋等多個教學因素,切實優化數學教學結構,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素質教育改革任務。將從借助導學案全面豐富前置性作業內容、借助網絡資源案呈現層次化的前置性作業、借助小組合作完善前置性作業訂正活動三個角度分析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如何不斷優化前置性作業的設計與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前置性作業;優化策略
傳統的小學數學學科作業是以課后作業、課堂作業為中心的,用來檢測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結果,可以及時幫助學生查漏補缺,使其自主調整數學學習方法。但是,前置性作業同樣重要,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判斷課前預習行為是否有效,另一方面可以作為確定課堂教學起點的基本依據。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越來越重視課前預習指導活動,需全面訓練并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利用這一機遇優化前置性作業結構,切實發揮前置性作業的導向、激勵、診斷等作用,為構建有效課堂做準備。
一、借助導學案全面豐富前置性作業內容
導學案是目前十分流行的一種導學工具,是小學數學教師為全面分析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所設計的學案資料,較為直觀地指出了自主學習任務、探究流程等,同時也包括豐富的作業習題,以便及時檢測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針對這一有效工具,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利用導學案展示前置性作業的習題內容,讓學生在預習時自然而然地完成作業任務,及時豐富解題經驗。
例如,在“有余數的除法”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利用導學案標注了預習任務,也及時整理了基礎層次的數學習題,由此設計了前置性作業,希望學生可以及時在預習時完成習題檢測任務,自主反思預習成效。在本節課,筆者所整理的前置性作業習題是圍繞有余數除法的算法、算理等知識為中心的,可以準確檢測出學生對有余數除法的意義、除法計算方法的理解情況。通過前置性預習作業檢測活動,小學生可以歸納預習經驗,必要的話,應該展開第二次預習活動,重點突破有余數除法的算理與算法。
二、借助網絡資源案呈現層次化的前置性作業
雖然前置性作業的整體解題難度是比較低的,但是同樣需要考慮學生的認知差異。這是因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直接影響著預習成效,且主要是針對數學新知所設計的相關習題,所以對小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問題分析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這就意味著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可以自主完成前置性作業任務。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整合網絡資源,切實豐富前置性作業的習題內容,通過學情分析呈現層次化的作業結構,以便針對性地提升小學生的解題能力。
例如,在“多位數乘一位數”一課教學中,筆者就主動在學科網、百度等多個搜索平臺圍繞整十、整百、整千乘以一位數這一知識點搜索了豐富的習題資源,希望學生可以及時通過前置性作業檢測個人認知狀態。由此,筆者就設計了層次化的前置性作業內容。其中,基礎層次的前置性作業是針對整十、整百、整千乘以一位數的筆算問題所展開的,學生需要以豎式計算展現乘法計算步驟;高層次的前置性作業是針對整十、整百、整千乘以一位數的口算、心算活動為主的,小學生必須要高度自覺,客觀分析整十、整百、整千乘以一位數的乘法計算規律,由此進行口算練習。如此,小學生就可以根據個人預習成效選擇相應的作業任務,及時積累高效的自學經驗。
三、借助小組合作完善前置性作業訂正活動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前預習活動中,小學生的獨立學習行為居多,很少會與同伴、教師進行溝通與交流,所以有不少缺乏自制力的學生都喪失了課前預習意識,無法高度自覺地學習,經常出現敷衍應付的學習行為。對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在前置性作業教學活動中組織豐富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一方面要促使小學生相互監督,另一方面則要引導小學生共享課前預習經驗,逐步優化前置性作業的解題質量。
例如,在“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教學開始之前,筆者就針對面積概念、多邊形面積的探究思路、各類多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設計了前置性作業,要求小學生獨立完成解題任務。待小學生普遍完成習題檢測任務之后,筆者就組織了6人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希望生生之間可以彼此監督,針對前置性作業的各類習題總結解題思路,初步訂正作業,由此優化小學生的解題意識。如此,則可切實提升前置性作業的檢測、診斷與反思指導效果。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設計前置性作業可以進一步優化預習成效,讓小學生真正重視課前預習,并自主完成預習任務與習題檢測任務,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全面豐富前置性作業的具體內容、層次結構與訂正效果,為有效教學開個好頭。
參考文獻:
[1]汪麗萍.多元化教學視角下的小學數學前置性作業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0):154.
[2]申廣坦.“學本課堂”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前置性作業布置的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92.
編輯 馮志強